唐多令
蘆葉滿汀洲,寒沙帶淺流。
二十年重過南樓。
柳下繫船猶未穩,能幾日,又中秋。
黃鶴斷磯頭,故人今在否?舊江山渾是新愁。
欲買桂花同載酒,終不似、少年遊。
二十年重過南樓。
柳下繫船猶未穩,能幾日,又中秋。
黃鶴斷磯頭,故人今在否?舊江山渾是新愁。
欲買桂花同載酒,終不似、少年遊。
此詞寫秋日重登二十年前舊遊地武昌南樓,所見所思,纏綿悽愴。
在表層山水風光樂酒留連的安適下面,可以感到作者心情沉重的失落。
劉過的愛國詞篇,多爲豪爽奔放,痛快淋漓之作。
但這首《唐多令》卻寫得蘊藉含蓄,耐人咀嚼。
與其他愛國詞比較,的確別具一格,故而流傳甚廣。
《唐多令》原爲僻調,罕有填者。
自劉詞出而和者如林,其調乃顯。
劉辰翁即追和七闋,周密而因其有「重過南樓」之語,爲更名曰《南樓令》,可見此詞影響之大。
在表層山水風光樂酒留連的安適下面,可以感到作者心情沉重的失落。
劉過的愛國詞篇,多爲豪爽奔放,痛快淋漓之作。
但這首《唐多令》卻寫得蘊藉含蓄,耐人咀嚼。
與其他愛國詞比較,的確別具一格,故而流傳甚廣。
《唐多令》原爲僻調,罕有填者。
自劉詞出而和者如林,其調乃顯。
劉辰翁即追和七闋,周密而因其有「重過南樓」之語,爲更名曰《南樓令》,可見此詞影響之大。
唐多令:詞牌名,也寫作《糖多令》,又名《南樓令》,雙調,六十字,上下片各四平韻,亦有前片第三句加一襯字者。
安遠樓:在今武昌黃鵠山上,又稱南樓。
宋·姜夔《翠樓吟》詞序雲:“淳熙十三年(公元1186年)冬,武昌安遠樓成。
”當時武昌是南宋和金人交戰的前方。
小集:此指小宴。
侑(yòu)觴歌板:指酒宴上勸飲執板的歌女。
侑觴,勸酒。
歌板,執板奏歌。
龍洲道人:劉過自號。
汀洲:水中小洲。
“二十年重過南樓”句:南樓初建時期,劉過曾漫遊武昌,過了一段“黃鶴樓前識楚卿,彩雲重疊擁娉婷”(《浣溪沙》)的豪縱生活。
南樓,指安遠樓。
系船:一作“系舟”。
黃鶴斷磯:黃鶴磯,在武昌城西,上有黃鶴樓。
斷磯,形容磯頭荒涼。
故人今在否:一作“故人曾到否”,又作“故人今在不”。
渾是:全是。
安遠樓:在今武昌黃鵠山上,又稱南樓。
宋·姜夔《翠樓吟》詞序雲:“淳熙十三年(公元1186年)冬,武昌安遠樓成。
”當時武昌是南宋和金人交戰的前方。
小集:此指小宴。
侑(yòu)觴歌板:指酒宴上勸飲執板的歌女。
侑觴,勸酒。
歌板,執板奏歌。
龍洲道人:劉過自號。
汀洲:水中小洲。
“二十年重過南樓”句:南樓初建時期,劉過曾漫遊武昌,過了一段“黃鶴樓前識楚卿,彩雲重疊擁娉婷”(《浣溪沙》)的豪縱生活。
南樓,指安遠樓。
系船:一作“系舟”。
黃鶴斷磯:黃鶴磯,在武昌城西,上有黃鶴樓。
斷磯,形容磯頭荒涼。
故人今在否:一作“故人曾到否”,又作“故人今在不”。
渾是:全是。
同一幫友人在安遠樓聚會,酒席上一位姓黃的歌女請我作一首詞,我便當場創作此篇。
時爲八月五日。
蘆葦的枯葉落滿沙洲,淺淺的寒水在沙灘上無聲無息地流過。
二十年光陰似箭,如今我又重新登上這舊地南樓。
柳樹下的小舟尚未繫穩,我就匆匆忙忙重回故地。
因爲過不了幾日就是中秋。
早已破爛不堪的黃鶴磯頭,我的老朋友有沒有來過?我眼前滿目是蒼涼的舊江山,又平添了無盡的綿綿新愁。
想要買上桂花,帶着美酒一同去水上泛舟逍遙一番。
但卻沒有了少年時那種豪邁的意氣。
時爲八月五日。
蘆葦的枯葉落滿沙洲,淺淺的寒水在沙灘上無聲無息地流過。
二十年光陰似箭,如今我又重新登上這舊地南樓。
柳樹下的小舟尚未繫穩,我就匆匆忙忙重回故地。
因爲過不了幾日就是中秋。
早已破爛不堪的黃鶴磯頭,我的老朋友有沒有來過?我眼前滿目是蒼涼的舊江山,又平添了無盡的綿綿新愁。
想要買上桂花,帶着美酒一同去水上泛舟逍遙一番。
但卻沒有了少年時那種豪邁的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