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杯樂
禁漏花深,繡工日永,蕙風布暖。
變韶景、都門十二,元宵三五,銀蟾光滿。
連雲複道凌飛觀。
聳皇居麗,嘉氣瑞煙蔥茜。
翠華宵幸,是處層城閬苑。
龍鳳燭、交光星漢。
對咫尺鰲山開羽扇。
會樂府兩籍神仙,梨園四部弦管。
向曉色、都人未散。
盈萬井、山呼鰲抃。
願歲歲,天仗裏,常瞻鳳輦。
《傾杯樂·禁漏花深》是北宋詞人柳永創作的一首詞。
該詞上闋描寫了元宵節明媚和煦的氣氛,下闋描寫皇帝駕臨後,元夕燈會的熱鬧場面。
全詞通過層層渲染,使其充滿盛世情調,固然有以詞諛世之嫌,卻全面展示了北宋人民的生活基調。
傾杯樂:原爲唐教坊曲名,後用爲詞牌。
又名《傾杯》《古傾杯》等。
雙片一百零六字。
全詞同韻,仄韻,韻字可上聲、可去聲。
另有一百零四字、一百一十五字體。
禁漏花深:禁漏,皇宮裏用以計時的計時器。
花深,花草長高了。
繡工日永:繡工,指太陽,太陽就像是一個刺繡工人一樣,不斷在大地上繡出各種美麗的圖畫;日永,一天比一天長。
蕙風布暖:蕙風,帶有蕙花香氣的風;布暖,把溫暖散佈在人間。
變韶景:變成春天的時光。
都門十二:都城之門有十二座,借指整個京城。
其實北宋都城並非真有十二座城門,此處屬於用典,典出李賀《李憑箜篌引》:“十二門前融冷光,二十三絲動紫皇。
”在漢唐之際,舊長安城牆四面,一面有三門,四面共計十二門。
銀蟾(chán)光滿:銀蟾,月亮,舊時文人常把月亮稱作蟾宮,因而稱月亮爲銀蟾。
光滿,月圓。
閬(làng)苑(yuàn):傳說中的神仙住所。
梨園:戲班子。
此指樂府、教坊之類。
《新唐書·禮樂志》:“明皇既知音律,又酷愛法曲。
選坐部伎子弟三百,教於梨園,號皇帝梨園子弟”。
四部:四部樂工,即龜茲、大鼓、胡、軍樂。
《新唐書·南蠻·驃列傳》:“凡樂三十工,百九十六人,分四部:一龜茲部;二大鼓部;三胡部;四軍樂部。
”此統指所有的管絃之樂。
鰲(áo)抃(biàn):《楚辭·天問》:“鰲戴山抃,何以安之?”後以“鰲抃”形容歡欣鼓舞。
隨着禁漏的不斷滴漏,時間一點一點地過去了,花草已經長高了。
太陽就像個刺繡工人不斷在大地上繡出各種圖畫。
帶有蕙花香氣的風把溫暖散佈在人間。
都城有十二座門,正月十五元宵節,月亮十分圓,很高的閣樓之間的通道幾乎和雲層相連,皇室成員的居所高聳華麗,嘉氣瑞煙繚繞在花草樹木之間,有如仙境一般。
元宵佳節,皇帝出來和大家一起觀燈賞月,臨幸到了皇城的有如神仙所居住的花園之中。
龍鳳花紋的蠟燭,與天空的星月所發出的光輝交相輝映。
在距離燈火晚會很近的地方打開皇帝依仗的掌扇。
會見由樂府管理的民官兩籍樂妓及梨園四部。
天快亮了人們還沒散去,街道都塞滿了人,都向聖上高呼萬歲。
希望年年都能看到聖上的儀仗。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06s
Copyright ©2025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