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江紅 · 登黃鶴樓有感
遙望中原,荒煙外、許多城郭。
想當年,花遮柳護,鳳樓龍閣。
萬歲山前珠翠繞,蓬壺殿裏笙歌作。
到而今、鐵騎滿郊畿,風塵惡。
兵安在?膏鋒鍔。
民安在?填溝壑。
嘆江山如故,千村寥落。
何日請纓提銳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卻歸來、再續漢陽遊,騎黃鶴。
《滿江紅·登黃鶴樓有感》創作時代較《滿江紅·怒髮衝冠》略早,寫於南宋紹興四年岳武穆出兵收復襄陽六州駐節鄂州(今湖北武昌)時。
作品通過不同的畫面,形成今昔鮮明的對比,又利用短句,問語等形式,表現出強烈的感情,有極強的感染力。
同時,刻畫了一位以國事爲己任,決心「北逾沙漠,喋血虜廷,盡屠夷種。
迎二聖歸京闕,取故土上版圖」的愛國形象。
黃鶴樓:舊址在黃鶴山(武昌之西)西北的黃鶴磯上。
陸游《入蜀記》:「黃鶴樓舊傳費瑋飛昇於此,後忽乘黃鶴來歸,故以名樓。」
萬歲山:即萬歲山艮岳,宋徽宗政和年間所造,消耗了大量民力民財。
據宋·洪景廬《容齋三筆》説:「(萬歲)山周十餘里,最高一峰九十尺,亭堂樓閣不可殆記。」
蓬壺殿:疑即北宋故宮內的蓬萊殿。
這四句形容北宋汴京宮室壯麗,富庶繁華。
鐵騎:指金國軍隊。
郊畿:指汴京所在處的千里地面。
風塵惡:謂敵人佔領中原,戰亂頻仍,形勢十分險惡。
唐·杜少陵《贈別賀蘭銛》:「國步初返正,乾坤尙風塵。」風塵,指戰亂。
「兵安在?膏鋒鍔」句:謂兵士們在哪兒呢?他們(的血)滋潤了兵器的尖端(意爲被刀劍擊中而死亡)。
《莊子·説劍》:「天子之劍,以燕峪石城爲鋒,齊岱爲鍔。」膏,滋潤;鋒,兵器的尖端;鍔,劍刃。
「民安在?塡溝壑」句:謂百姓在哪兒呢?他們已因饑寒交迫而死,被丢在溪谷中了。
唐·杜少陵《醉時歌》:「但覺高歌有鬼神,焉知餓死塡溝壑。」溝壑,溪谷。
請纓:請求殺敵立功的機會。
《漢書·終軍傳》記終軍嚮漢武帝「自請願受長纓,必羈南越王而致之闕下。」纓,繩子。
河洛:黃河、洛水交匯的洛陽地區。
這裏泛指中原。
「何日請纓提鋭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句:謂哪一天能向皇帝請求,幷得到他的命令率領精鋭部隊,揮鞭渡過長江,收復中原。
漢陽:今湖北武漢市(在武昌西北)。
登樓遠望中原,衹見在一片荒烟籠罩下,彷彿有許多城郭。
想當年啊!花多得遮住視綫,柳多掩護著城墻,樓閣都是雕龍砌鳳。
萬歲山前、蓬壺殿裏,宮女成群,歌舞不斷,一派富庶昇平氣象。
如今,胡虜鐵騎卻踐踏包圍著京師郊外,戰亂頻仍,風塵漫漫,形勢如此險惡。
士兵在哪裏?他們血染沙場,鮮血滋潤了兵刃。
百姓在哪裏?他們在戰亂中喪生,屍首塡滿了溪谷。
悲嘆大好河山依如往昔,卻田園荒蕪,萬戸蕭疏。
何時能有殺敵報國的機會,率領精鋭部隊出兵北伐,揮鞭渡過長江,掃清橫行「郊畿」的胡虜,收復中原。
然後歸來,重遊黃鶴樓,以續今日之遊興。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04s
Copyright ©2025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