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州遠景樓記
吾州之俗,有近古者三
其士大夫貴經術而重氏族,其民尊吏而畏法,其農夫合耦以相助
蓋有三代、漢、唐之遺風,而他郡之所莫及也
始朝廷以聲律取士,而天聖以前,學者猶襲五代之弊,獨吾州之士,通經學古,以西漢文詞爲宗師
方是時,四方指以爲迂闊
至於郡縣胥史,皆挾經載筆,應對進退,有足觀者
而大家顯人,以門族相上,推次甲乙,皆有定品,謂之江鄕
非此族也,雖貴且富,不通婚姻
其民事太守縣令,如古君臣,既去,輒畫象事之,而其賢者,則記録其行事以爲口實,至四五十年不忘
商賈小民,常儲善物而別異之,以待官吏之求
家藏律令,往往通念而不以爲非,雖薄刑小罪,終身有不敢犯者
歲二月,農事始作
四月初吉,穀稚而草壯,耘者畢出
數十百人爲曹,立表下漏,鳴鼓以致眾
擇其徒爲眾所畏信者二人,一人掌鼓,一人掌漏,進退作止,惟二人之聽
鼓之而不至,至而不力,皆有罰
量田計功,終事而會之,田多而丁少,則出錢以償眾
七月既望,穀艾而草衰,則仆鼓決漏,取罰金與償眾之錢,買羊豕酒醴,以祀田祖,作樂飲食,醉飽而去,歲以爲常
其風俗蓋如此
故其民皆聰明才智,務本而力作,易治而難服
守令始至,視其言語動作,輒了其爲人
其明且能者,不復以事試,終日寂然
苟不以其道,則陳義秉法以譏切之,故不知者以爲難治
今太守黎侯希聲,軾先君子之友人也
簡而文,剛而仁,明而不苟,眾以爲易事
既滿將代,不忍其去,相率而留之,上不奪其請
既留三年,民益信,遂以無事
因守居之北墉而增築之,作遠景樓,日與賓客僚吏遊處其上
軾方爲徐州,吾州之人以書相往來,未嘗不道黎侯之善,而求文以爲記
嗟夫,軾之去鄕久矣
所謂遠景樓者,雖想見其處,而不能道其詳矣
然州人之所以樂斯樓之成而欲記焉者,豈非上有易事之長,而下有易治之俗也哉!孔子曰:「吾猶及史之闕文也
有馬者借人乘之
今亡矣夫
」是二者,於道未有大損益也,然且録之
今吾州近古之俗,獨能累世而不遷,蓋耆老昔人豈弟之澤,而賢守令撫循教誨不倦之力也,可不録乎!若夫登臨覽觀之樂,山川風物之美,軾將歸老於故丘,布衣幅巾,從邦君於其上,酒酣樂作,援筆而賦之,以頌黎侯之遺愛,尚未晚也
暫無
暫無
暫無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00s
Copyright ©2022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