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州远景楼记
吾州之俗,有近古者三
其士大夫贵经术而重氏族,其民尊吏而畏法,其农夫合耦以相助
盖有三代、汉、唐之遗风,而他郡之所莫及也
始朝廷以声律取士,而天圣以前,学者犹袭五代之弊,独吾州之士,通经学古,以西汉文词为宗师
方是时,四方指以为迂阔
至于郡县胥史,皆挟经载笔,应对进退,有足观者
而大家显人,以门族相上,推次甲乙,皆有定品,谓之江乡
非此族也,虽贵且富,不通婚姻
其民事太守县令,如古君臣,既去,辄画象事之,而其贤者,则记录其行事以为口实,至四五十年不忘
商贾小民,常储善物而别异之,以待官吏之求
家藏律令,往往通念而不以为非,虽薄刑小罪,终身有不敢犯者
岁二月,农事始作
四月初吉,谷稚而草壮,耘者毕出
数十百人为曹,立表下漏,鸣鼓以致众
择其徒为众所畏信者二人,一人掌鼓,一人掌漏,进退作止,惟二人之听
鼓之而不至,至而不力,皆有罚
量田计功,终事而会之,田多而丁少,则出钱以偿众
七月既望,谷艾而草衰,则仆鼓决漏,取罚金与偿众之钱,买羊豕酒醴,以祀田祖,作乐饮食,醉饱而去,岁以为常
其风俗盖如此
故其民皆聪明才智,务本而力作,易治而难服
守令始至,视其言语动作,辄了其为人
其明且能者,不复以事试,终日寂然
苟不以其道,则陈义秉法以讥切之,故不知者以为难治
今太守黎侯希声,轼先君子之友人也
简而文,刚而仁,明而不苟,众以为易事
既满将代,不忍其去,相率而留之,上不夺其请
既留三年,民益信,遂以无事
因守居之北墉而增筑之,作远景楼,日与宾客僚吏游处其上
轼方为徐州,吾州之人以书相往来,未尝不道黎侯之善,而求文以为记
嗟夫,轼之去乡久矣
所谓远景楼者,虽想见其处,而不能道其详矣
然州人之所以乐斯楼之成而欲记焉者,岂非上有易事之长,而下有易治之俗也哉!孔子曰:「吾犹及史之阙文也
有马者借人乘之
今亡矣夫
」是二者,于道未有大损益也,然且录之
今吾州近古之俗,独能累世而不迁,盖耆老昔人岂弟之泽,而贤守令抚循教诲不倦之力也,可不录乎!若夫登临览观之乐,山川风物之美,轼将归老于故丘,布衣幅巾,从邦君于其上,酒酣乐作,援笔而赋之,以颂黎侯之遗爱,尚未晚也
暂无
暂无
暂无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00s
Copyright ©2022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