瀟湘雨 · 送西溟歸慈溪
長安一夜雨,便添了、幾分秋色
奈此際蕭條,無端又聽,渭城風笛
咫尺層城留不住,久相忘、到此偏相憶
依依白露丹楓,漸行漸遠,天涯南北
凄寂
黔婁當日事,總名士、如何消得
只皂帽蹇驢,西風殘照,倦遊蹤迹
廿載江南猶落拓,嘆一人、知己終難覓
君須愛酒能詩,鑑湖無恙,一蓑一笠
《瀟湘雨·送西溟歸慈溪》是清代著名詞人納蘭容若寫於康熙十八年(西元一六七九年)給好友姜西溟奔母喪再度南歸之前。 此詞上闋由景起筆,描寫秋雨後的蕭瑟場景,表現依依惜別之情。下闋描寫對友人懷才不遇的同情,幷加以慰藉。全詞情眞意切,勸慰與牢騷縱橫交織,從怨別與不平中可見作者對西溟的誠摯的情意。
瀟湘雨:按此調《譜》、《律》不載,疑爲納蘭容若自度曲。 西溟(míng):卽姜宸英,號湛園,又號葦間,浙江慈溪人。康熙三十六年(西元一六九七年)探花,授編修,年已七十。初以布衣薦修明史,與朱竹垞、嚴秋水稱「三布衣」。 慈溪:隸屬浙江,因治南有溪,東漢董黯「母慈子孝」傳説而得名。 蕭條:寂寥冷落,草木凋零。 無端:沒來由,沒道理。 渭城:地名,本秦都成陽,漢高租元年改名新城,後廢。武帝元鼎三年復置,改名渭城,治所在今陝西成陽東北二十里,唐·王摩詰《送元二使安西》:「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此詩又稱《渭城曲》。後人以之代作送客、離別。 風笛:管樂器,笛子的一種。 咫(zhǐ)尺:比喩相距很近。 層城:古代神話中崑崙山上之高城,後指重城、高城。 相忘:卽相忘鱗,《莊子·大宗師》:「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以濕,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後以「相忘鱗」喩優遊自得者。 黔婁(Qián Lu):人名。隱士,不肯出仕,家貧,死時衾不蔽體。漢·劉向《列女傳·魯黔婁妻》載黔婁爲春秋時魯人。《漢書·藝文志》、晉·皇甫玄晏《高士傳·黔婁先生》則説是齊人。 皂帽:黑色帽子。 蹇(jiǎn)驢:跛腳駑弱的驢子。 落拓(tuò):貧困失意。 鑑湖:湖名,即鏡湖,又稱長湖、慶湖。在浙江紹興城西南二公里,爲紹興名勝之一。西溟之故里慈溪在紹興東北,故云。
京城下了一夜凉雨,便添了幾分秋色。面對著簫條的秋色,正感無奈之際,又聽到笛子吹出的別離之曲。近在咫尺的高城不能將你留住,你我共處的時光,從此後便成了令人思念的往事。在一片白露丹楓裏,你漸行漸遠,從此你我天各一方,相去萬里。 心中有無限凄凉弧寂,忽然想起當年黔婁的故事,卽使是名士風流,也難以適應塵世的勢利。你戴著一頂黑帽,騎著一頭跛腳的驢子,在西風殘照裏遠去,從此浪迹天涯 你在江南已經負有盛名二十年,卻仍以疏狂而落落寡歡,可嘆知己難以尋覓.分別後想必你會更加喜好飲酒作詩,灑脫不羈,獨釣於鑑湖之上。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00s
Copyright ©2022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