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夷頌
士之特立獨行,適於義而已,不顧人之是非:皆豪傑之士,信道篤而自知明者也
一家非之,力行而不惑者寡矣;至於一國一州非之,力行而不惑者,蓋天下一人而已矣;若至於舉世非之,力行而不惑者,則千百年乃一人而已耳;若伯夷者,窮天地、亙萬世而不顧者也
昭乎日月不足爲明,崒乎泰山不足爲高,巍乎天地不足爲容也
當殷之亡,周之興,微子賢也,抱祭器而去之
武王、周公,聖也,從天下之賢士,與天下之諸侯而往攻之,未嘗聞有非之者也
彼伯夷、叔齊者,乃獨以爲不可
殷既滅矣,天下宗周,彼二子乃獨恥食其粟,餓死而不顧
繇是而言,夫豈有求而爲哉?信道篤而自知明也
今世之所謂士者,一凡人譽之,則自以爲有餘;一凡人沮之,則自以爲不足
彼獨非聖人而自是如此
夫聖人,乃萬世之標準也
餘故曰:若伯夷者,特立獨行、窮天地、亙萬世而不顧者也
雖然,微二子,亂臣賊子接跡於後世矣
一家非之,力行而不惑者寡矣;至於一國一州非之,力行而不惑者,蓋天下一人而已矣;若至於舉世非之,力行而不惑者,則千百年乃一人而已耳;若伯夷者,窮天地、亙萬世而不顧者也
昭乎日月不足爲明,崒乎泰山不足爲高,巍乎天地不足爲容也
當殷之亡,周之興,微子賢也,抱祭器而去之
武王、周公,聖也,從天下之賢士,與天下之諸侯而往攻之,未嘗聞有非之者也
彼伯夷、叔齊者,乃獨以爲不可
殷既滅矣,天下宗周,彼二子乃獨恥食其粟,餓死而不顧
繇是而言,夫豈有求而爲哉?信道篤而自知明也
今世之所謂士者,一凡人譽之,則自以爲有餘;一凡人沮之,則自以爲不足
彼獨非聖人而自是如此
夫聖人,乃萬世之標準也
餘故曰:若伯夷者,特立獨行、窮天地、亙萬世而不顧者也
雖然,微二子,亂臣賊子接跡於後世矣
伯夷頌伯夷、叔齊是商末孤竹國君的兩個兒子。相傳其父遺命立幼子叔齊爲繼承人。孤竹君死後叔齊讓位給長兄伯夷,伯夷不受,叔齊也不肯繼位,兄弟倆先後逃到周國。武王伐紂,二人叩馬諫阻。武王滅商後,他們恥食周粟,采薇而食,餓死首陽山。伯夷姓墨,名允,字公信。伯,長也。夷,諡也。叔齊名智,字公達,齊亦諡也。
讀書人特立獨行,不隨波逐流,只是使自己的行爲符合道義而已。能不顧及別人的肯定或否定(而我行我素的),都是豪傑之士,是堅定地信奉儒道並且有充分自信的人。
一個家族的人非難他,(他仍然)竭盡全力去做而不受蠱惑,這樣的人是很少的;至於一國一州的人非難他,(他仍然)竭盡全力去做而不受蠱惑,大概天下只有一個人而已。若是到了全世界的人都非難他,而他仍然竭盡全力去做而不受蠱惑,那麼這樣的人千百年來僅有一個人而已;像伯夷,就是(這樣)一個窮盡於天地之間,橫貫於古今萬世而不顧及(別人議論)的人。(和他相比),日月也不如他明亮,泰山也不如他高峻,天地也不如他有容。
當殷商滅亡,周朝興起的時候,微子作爲殷的賢臣,(尚且)抱着祭器離開紂王。武王、周公都是聖人,(他們)帶領天下賢士,和天下諸侯一起去攻打商紂,不曾聽說有人指責他們。(而)那個伯夷叔齊,卻偏偏認爲不能這樣做。殷商被滅掉以後,天下尊奉周朝的統治,(而)那兩個人卻偏偏以食周粟爲恥,餓死也不回頭。就這一點來說,他們難道是有所求而這樣做的嗎?(他們只是)堅定地信奉儒道並且對自己的言行有充分的自信(而已)。
現在的所謂讀書人,一有人稱讚他,就自以爲才德有餘;一有人詆譭他,就自以爲才德不足。他們只不過不是聖人而自認爲是這樣的道理罷了。(要知道像伯夷那樣的)聖人,乃是萬世立身行事的標準啊!所以我說:像伯夷,就是一個能特立獨行、窮盡於天地之間、橫貫於古今萬世而不顧及別人議論的人。雖然如此,如果不是這兩個人,(那些反對朝廷的)亂臣賊子一定會在後世接踵而至。
讀書人的立身行事獨特,符合道義罷了。不理會別人的讚譽或批評的,都是豪傑之士,也是忠實地相信自己的道並且清楚知道自己的人。全家的人批評他,仍堅定執行而不迷惑的人很少。至於一國一州的人批評他,仍堅定執行而不迷惑的,大概整個天下只有一人罷了。若是到了全世界的人都批評他,仍堅定執行而不迷惑的,則千百年來只有一人罷了。像伯夷這樣的人,是窮盡天地,經歷萬世也不回頭的人。(與他比較),即使光明的日月也不算亮,雄峻的泰山也不算高,寬廣的天地也不算能包容。
當殷商要滅亡而周要興盛時,微子這樣的賢人都抱着祭祀的器具離開殷商。武王、周公是聖人,率領天下的賢士和諸侯前去進攻殷商,未曾聽說有人批評過他們。獨有伯夷、叔齊認爲他們不該。殷商滅亡後,天下承認周爲宗主國,伯夷、叔齊二人獨認爲吃周的糧食是羞恥的,即使餓死也不後悔。由此說來,他這樣做難道是要博取甚麼嗎?是因爲忠實地相信自己的道並且清楚知道自己罷了。
現今的所謂讀書人,當有一人稱譽他,自以爲該得到更高的讚譽。有一人不滿他,自以爲別人的話未盡正確。他可以獨自批評聖人而自以爲是到如此的地步。聖人的行事是萬世的標準啊。所以我認爲,好像伯夷這樣的人,是立身行事獨特,窮盡天地,經歷萬世也不會回頭的人啊。雖然這樣,如果沒有他們二人,亂臣賊子便會接連不斷地出現在後來的世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