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王庠書
軾啓
遠蒙差人致書問安否,輔以藥物,眷意甚厚
自二月二十五日,至七月十三日,凡一百三十餘日乃至,水陸蓋萬餘里矣
罪戾遠黜,既爲親友憂,又使此二人者,跋涉萬里,比其還家,幾盡此歲,此君愛我之過而重其罪也
但喜比來侍奉多暇,起居佳勝
軾罪大責薄,居此固宜,無足言者
瘴癘之邦,僵仆者相屬於前,然亦皆有以取之
非寒暖失宜,則飢飽過度,苟不犯此者,亦未遽病也
若大期至,固不可逃,又非南北之故矣
以此居之泰然
不煩深念
前後所示著述文字,皆有古作者風力,大略能道此意欲言者
孔子曰:“辭達而已矣
”辭至於達,止矣,不可以有加矣
《經說》一篇誠哉是言也
西漢以來,以文設科而文始衰,自賈誼、司馬遷,其文已不逮先秦古書,況所謂下者
文章猶爾,況其道德者乎?
若所論周勃,則恐不然
平、勃未嘗一日忘漢,陸賈爲之謀至矣
彼視祿、產猶几上肉,但將相和調,則大計自定
若如君言,先事經營,則呂后覺悟,誅兩人,而漢亡矣
軾少時好議論,既老,涉世更變,往往悔其言之過,故樂以此告君也
儒者之病,多空言而少實用
賈誼、陸賈文學,殆不傳於世
老病且死,獨欲以此教子弟,豈意姻親中,乃有王郎乎?
三複來貺,喜抃不已
應舉者志於得而已
今程試文字,千人一律,考官亦厭之,未必得也
知君自信不回,必不爲時所棄也
又況得失有命,決不可移乎?
勉守所學,以卒遠業
相見無期,萬萬自重而已
人還,謹奉於啓,少謝萬一
遠蒙差人致書問安否,輔以藥物,眷意甚厚
自二月二十五日,至七月十三日,凡一百三十餘日乃至,水陸蓋萬餘里矣
罪戾遠黜,既爲親友憂,又使此二人者,跋涉萬里,比其還家,幾盡此歲,此君愛我之過而重其罪也
但喜比來侍奉多暇,起居佳勝
軾罪大責薄,居此固宜,無足言者
瘴癘之邦,僵仆者相屬於前,然亦皆有以取之
非寒暖失宜,則飢飽過度,苟不犯此者,亦未遽病也
若大期至,固不可逃,又非南北之故矣
以此居之泰然
不煩深念
前後所示著述文字,皆有古作者風力,大略能道此意欲言者
孔子曰:“辭達而已矣
”辭至於達,止矣,不可以有加矣
《經說》一篇誠哉是言也
西漢以來,以文設科而文始衰,自賈誼、司馬遷,其文已不逮先秦古書,況所謂下者
文章猶爾,況其道德者乎?
若所論周勃,則恐不然
平、勃未嘗一日忘漢,陸賈爲之謀至矣
彼視祿、產猶几上肉,但將相和調,則大計自定
若如君言,先事經營,則呂后覺悟,誅兩人,而漢亡矣
軾少時好議論,既老,涉世更變,往往悔其言之過,故樂以此告君也
儒者之病,多空言而少實用
賈誼、陸賈文學,殆不傳於世
老病且死,獨欲以此教子弟,豈意姻親中,乃有王郎乎?
三複來貺,喜抃不已
應舉者志於得而已
今程試文字,千人一律,考官亦厭之,未必得也
知君自信不回,必不爲時所棄也
又況得失有命,決不可移乎?
勉守所學,以卒遠業
相見無期,萬萬自重而已
人還,謹奉於啓,少謝萬一
暫無
眷:關懷。
罪戾:罪過。
比:及,等到。此君愛我之過而重其罪也,意思說,您這麼過分地憐愛於我,實在使我深感罪過。 重:加重。
宜:應當。
瘴癘:南方潮溼之地熱氣蒸鬱而致,內病稱瘴,外病稱癘。
僵仆:僵倒仆地而死。 屬:接。 這句的意思是:僵倒仆地而死者接二連三。
遽:迅速,陡然。
姻親:結成婚姻的親戚。
抃:鼓掌,表示歡迎。
程試文字:科舉考試的文章。 程:格式。科考文有定式,故謂。
不回:不悔,堅定不移。
卒:成就。
少謝萬一:聊表謝意。
軾言。承蒙遠道差人送信問候,並贈送藥物,眷念之情實爲深厚。從二月二十五日,到七月十三日,共一百三十多天信纔到達,水陸路程大約有一萬多裏了。我因罪大被流放遠方,既讓親友爲我擔憂,又勞此二人萬里跋涉,等他們回到家,這一年幾乎要過完了,這真是你愛我過甚卻更叫我覺得罪孽深重了。可喜的是你近來多有空閒侍奉父母,生活安好。我罪過大受罰輕,謫居此地本就應該,沒有什麼值得多說的。這裏是煙瘴毒霧籠罩的地方,眼前病死的接連不斷,但也都有致病的原因,不是冷熱不均,就是飢飽過度,假若不犯這些毛病,也不一定會馬上病倒。如果是死期將到,本來就不可逃避,那就不是身處南北之地的原因了。因此我居於此地也感到安然,不必勞你掛念。你前後讓我看你所寫的文章,都有古代大作家的風範,大致都能表達要說的意思。孔子說:“辭達而已矣。”文辭到了能表達意思的程度,就算可以,不能夠再復加什麼了。一篇《經說》,說的的確不錯啊。自西漢以來。以文章設立取士科目而文章開始衰落,自賈誼、司馬遷,他們的文章已趕不上先秦的古書,何況以後的呢。文章尚且如此,更何況所謂道德呢?至於你對周勃的評論,恐怕不夠正確。陳平、周勃未曾一天忘記漢室,陸賈爲之謀劃也夠周到了。他們看待呂祿、呂產就象是几案上的肉,收拾他們不在話下,只要將相諧調一致,則大事自然能戎。假如象你所說.他們早早就開始謀劃,那麼呂后發覺,把二人殺掉,漢室也就亡了。我年輕時好議論古人,老了之後,經的世事變遷多了.往往追悔以前的議論太過份,所以樂意將此意告訴你。文人的毛病.在於空話說得多而實用價值。賈誼、陸贄的學說,大多不流傳於世。我又老又病離死不遠了,只想把這些道理教給子弟,哪想到姻親當中,卻出了你王郎呢。再三來信,令我非常欣喜。應舉的人在於想得中而已。現在老程式的文章,千人一個樣,考官也覺得它討厭,不一定可以得中。假如:你能自信不夠,一定不會被時代所拋棄。又何況得失都有命中註定,絕對不可逆轉呢?希望勉力學下去,以完成久遠的學業。不知何時能相見,望多多保重自己。來人要回返,帶我的覆信,以表些許謝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