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王庠书
轼启
远蒙差人致书问安否,辅以药物,眷意甚厚
自二月二十五日,至七月十三日,凡一百三十余日乃至,水陆盖万余里矣
罪戾远黜,既为亲友忧,又使此二人者,跋涉万里,比其还家,几尽此岁,此君爱我之过而重其罪也
但喜比来侍奉多暇,起居佳胜
轼罪大责薄,居此固宜,无足言者
瘴疠之邦,僵仆者相属于前,然亦皆有以取之
非寒暖失宜,则饥饱过度,苟不犯此者,亦未遽病也
若大期至,固不可逃,又非南北之故矣
以此居之泰然
不烦深念
前后所示著述文字,皆有古作者风力,大略能道此意欲言者
孔子曰:“辞达而已矣
”辞至于达,止矣,不可以有加矣
《经说》一篇诚哉是言也
西汉以来,以文设科而文始衰,自贾谊、司马迁,其文已不逮先秦古书,况所谓下者
文章犹尔,况其道德者乎?
若所论周勃,则恐不然
平、勃未尝一日忘汉,陆贾为之谋至矣
彼视禄、产犹几上肉,但将相和调,则大计自定
若如君言,先事经营,则吕后觉悟,诛两人,而汉亡矣
轼少时好议论,既老,涉世更变,往往悔其言之过,故乐以此告君也
儒者之病,多空言而少实用
贾谊、陆贾文学,殆不传于世
老病且死,独欲以此教子弟,岂意姻亲中,乃有王郎乎?
三复来贶,喜抃不已
应举者志于得而已
今程试文字,千人一律,考官亦厌之,未必得也
知君自信不回,必不为时所弃也
又况得失有命,决不可移乎?
勉守所学,以卒远业
相见无期,万万自重而已
人还,谨奉于启,少谢万一
远蒙差人致书问安否,辅以药物,眷意甚厚
自二月二十五日,至七月十三日,凡一百三十余日乃至,水陆盖万余里矣
罪戾远黜,既为亲友忧,又使此二人者,跋涉万里,比其还家,几尽此岁,此君爱我之过而重其罪也
但喜比来侍奉多暇,起居佳胜
轼罪大责薄,居此固宜,无足言者
瘴疠之邦,僵仆者相属于前,然亦皆有以取之
非寒暖失宜,则饥饱过度,苟不犯此者,亦未遽病也
若大期至,固不可逃,又非南北之故矣
以此居之泰然
不烦深念
前后所示著述文字,皆有古作者风力,大略能道此意欲言者
孔子曰:“辞达而已矣
”辞至于达,止矣,不可以有加矣
《经说》一篇诚哉是言也
西汉以来,以文设科而文始衰,自贾谊、司马迁,其文已不逮先秦古书,况所谓下者
文章犹尔,况其道德者乎?
若所论周勃,则恐不然
平、勃未尝一日忘汉,陆贾为之谋至矣
彼视禄、产犹几上肉,但将相和调,则大计自定
若如君言,先事经营,则吕后觉悟,诛两人,而汉亡矣
轼少时好议论,既老,涉世更变,往往悔其言之过,故乐以此告君也
儒者之病,多空言而少实用
贾谊、陆贾文学,殆不传于世
老病且死,独欲以此教子弟,岂意姻亲中,乃有王郎乎?
三复来贶,喜抃不已
应举者志于得而已
今程试文字,千人一律,考官亦厌之,未必得也
知君自信不回,必不为时所弃也
又况得失有命,决不可移乎?
勉守所学,以卒远业
相见无期,万万自重而已
人还,谨奉于启,少谢万一
暂无
眷:关怀。
罪戾:罪过。
比:及,等到。此君爱我之过而重其罪也,意思说,您这么过分地怜爱于我,实在使我深感罪过。 重:加重。
宜:应当。
瘴疠:南方潮湿之地热气蒸郁而致,内病称瘴,外病称疠。
僵仆:僵倒仆地而死。 属:接。 这句的意思是:僵倒仆地而死者接二连三。
遽:迅速,陡然。
姻亲:结成婚姻的亲戚。
抃:鼓掌,表示欢迎。
程试文字:科举考试的文章。 程:格式。科考文有定式,故谓。
不回:不悔,坚定不移。
卒:成就。
少谢万一:聊表谢意。
轼言。承蒙远道差人送信问候,并赠送药物,眷念之情实为深厚。从二月二十五日,到七月十三日,共一百三十多天信才到达,水陆路程大约有一万多里了。我因罪大被流放远方,既让亲友为我担忧,又劳此二人万里跋涉,等他们回到家,这一年几乎要过完了,这真是你爱我过甚却更叫我觉得罪孽深重了。可喜的是你近来多有空闲侍奉父母,生活安好。我罪过大受罚轻,谪居此地本就应该,没有什么值得多说的。这里是烟瘴毒雾笼罩的地方,眼前病死的接连不断,但也都有致病的原因,不是冷热不均,就是饥饱过度,假若不犯这些毛病,也不一定会马上病倒。如果是死期将到,本来就不可逃避,那就不是身处南北之地的原因了。因此我居于此地也感到安然,不必劳你挂念。你前后让我看你所写的文章,都有古代大作家的风范,大致都能表达要说的意思。孔子说:“辞达而已矣。”文辞到了能表达意思的程度,就算可以,不能够再复加什么了。一篇《经说》,说的的确不错啊。自西汉以来。以文章设立取士科目而文章开始衰落,自贾谊、司马迁,他们的文章已赶不上先秦的古书,何况以后的呢。文章尚且如此,更何况所谓道德呢?至于你对周勃的评论,恐怕不够正确。陈平、周勃未曾一天忘记汉室,陆贾为之谋划也够周到了。他们看待吕禄、吕产就象是几案上的肉,收拾他们不在话下,只要将相谐调一致,则大事自然能戎。假如象你所说.他们早早就开始谋划,那么吕后发觉,把二人杀掉,汉室也就亡了。我年轻时好议论古人,老了之后,经的世事变迁多了.往往追悔以前的议论太过份,所以乐意将此意告诉你。文人的毛病.在于空话说得多而实用价值。贾谊、陆贽的学说,大多不流传于世。我又老又病离死不远了,只想把这些道理教给子弟,哪想到姻亲当中,却出了你王郎呢。再三来信,令我非常欣喜。应举的人在于想得中而已。现在老程式的文章,千人一个样,考官也觉得它讨厌,不一定可以得中。假如:你能自信不够,一定不会被时代所抛弃。又何况得失都有命中注定,绝对不可逆转呢?希望勉力学下去,以完成久远的学业。不知何时能相见,望多多保重自己。来人要回返,带我的复信,以表些许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