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游松风亭
余尝寓居惠州嘉祐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林止息
望亭宇尚在木末,意谓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间有什么歇不得处!”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
若人悟此,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进则死敌,退则死法,当恁么时也不妨熟歇
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哲宗亲政,章悖为相,苏轼被贬为宁远军节度副使惠州(今广东惠州)。十月,苏轼到达惠州,居住在嘉祐寺,游览松风亭时作此文。 作者在谪居生涯中常常苦中作乐,信步山野中排遣愁怀,领悟自然玄机。此次登松风亭未遂,却再次觉悟到“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表现了作者为人坦诚、天真、乐观豁达的一面。全文文字简炼,意味深永,顿挫有致。
松风亭:在广东省惠阳县东弥陀寺后山岭上。 尝:曾经。 寓居:暂居。 惠州:今广东惠阳县。 嘉祐(yòu)寺:故址在白鹤峰以东,明代改建城隍庙。 纵(zòng)步:放开脚步走。 就:靠近。 止息:停下来休息。 宇:屋檐。 木末:树梢。 意谓:心里说,文中有“心想”之意。 由是:因此。 虽:即使。 兵阵:两军对阵交锋。 死敌:死于敌手。 死法:死于军法。 恁(nèn)么时:这时候。 熟歇:好好地休息一番 。
我曾经住在惠州的嘉祐寺,信步走到松风亭下,感到腿酸疲乏,很想找个能躺下的地方休息一下。抬头望向松风亭,还在高处,心想这么高,我可如何爬上去休息呢?就这样想了一会儿,忽然对自己说:“这里为什么就不能休息呢?为何要到亭子里才能休息。”于是心情一下子放松了,好像已经挂在渔钩上的鱼儿忽然得到了解脱。如果人们都能领悟随遇而安的道理,即便是马上就要上阵杀敌,耳边听得战鼓声声,想到前进杀敌也是死,逃跑受到军法处置也是死,到那时,一样能放下顾虑,很好地休息一番。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00s
Copyright ©2022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