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江仙 · 離果州作
鳩雨催成新綠,燕泥收盡殘紅。
春光還與美人同。
論心空眷眷,分袂卻匆匆。
衹道眞情易寫,那知怨句難工。
水流雲散各西東。
半廊花院月,一帽柳橋風。
春光還與美人同。
論心空眷眷,分袂卻匆匆。
衹道眞情易寫,那知怨句難工。
水流雲散各西東。
半廊花院月,一帽柳橋風。
乾道八年(公元1172年) ,陸游四十八歲時,撤去夔州通判的職務,到四川宣撫使王炎幕下任幹辦公事兼撿法官。
那年正月,從夔州赴宣撫使司所在地興元(今陝西省漢中市),二月途經果州(今四川省南充)而寫下了此首詞。
陸游到果州 ,已是「池館鶯花春漸老」(《果州驛 》)的時刻。
陸游在其間已寫了兩首詩,最後句寫到:花殘呼馬去,聊將俠氣壓春風。」樊亭爲園館名,亦在果州。
故這首詞的開頭二句亦云 :「鳩雨催成新綠,燕泥收盡殘紅。」雖正値二月 ,但已有晚春的景色 。
「鳩雨」詞有其淵源陸游《秋陰》詩 :「雨來鳩有語」;又三國吳時陸璣《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卷下載鳩鳥 :「陰則屛逐其匹,晴則呼之。
語曰‘天將雨,鳩逐婦’是也。
陸游祖父陸佃所作的《埤雅》亦引之。
鳩雨一詞,即指此。
鳩鳥呼喚聲中的雨水,把芳草、樹林,催成一片新綠;燕子在雨後,把滿地落英的殘紅花瓣和泥都銜盡了。
綠肥紅褪,正是作者離果州時所見的實景;這兩句組成對偶,意象結集豐富,顔色對照鮮明,基調自然,對仗工整,是上闋詞形象濃縮的焦點,與王維《田園樂》詩的「桃紅復含宿雨,柳綠更帶春煙」,著色用對 ,有異曲同工之妙。
接下來的三句 ,都從這二句生發。
「春光還與美人同:論心空眷眷,分袂卻匆匆」把春光説成與美人一樣,在相聚的時候,彼此間無限眷戀,但説到分手就這樣依依不捨地分手了。
這箇比喩極爲精當,深摯地體現出作者戀春又惜春的眞摯感情。
「空眷眷」的「空」,是惜別時追嘆之語,正是在「分袂卻匆匆」的時刻感覺前些時的「眷眷」已如夢幻成空。
這裏説春光,説美人 ,言外之意,還可能包括果州時相與宴遊的朋友,以美人喩君子在詩詞中是很常見的。
這三句由寫景轉爲抒情,化濃密爲清疏;疏而不薄,因有開頭二句爲基礎,從而能够取得濃淡相濟的效果。
有濃麗句,但很少一味濃麗到底;是抒情,但情中又往往帶著議論:這正是陸遊詞的特點。
上闋即可看出陸詞的這種特點。
上闋歇拍,猶是情中帶議;下闋換頭,即已情爲議掩。
「衹道眞情易寫」,從惜別的常情著想,這早已是預料中的「那知怨句難工」,從內心發出的感嘆是實踐後的體驗。
韓愈《荆潭唱和詩序》説 :「歡愉之辭難工 ,而窮苦之言易好也 。」作者相信這箇道理,但其結果不是這樣,意思遞進一層極言惜別之情的難以表達。
「水流雲散各西東。」申明春光不易挽畱,兼寫客中與果州告別,詞人與果州的朋友告別,天時人事融合在一起了,頗有李煜《浪淘沙》詞的「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句的筆意;當然,寫詞時兩人處境不同,一輕鬆,一哀痛,內在感情又迥然有別。
陸游寫詞時,正要走上他渴望已久的從戎前綫的軍幕生活,惜春惜別,雖未免帶有些「怨」意;但對於仕宦前程,則是滿意的,故「怨」中實帶輕快之情。
結尾兩句 :「半廊花院月,一帽柳橋風 。」前句寫離開果州前的夜色之美 ,後句寫離開後旅途的晝景之美。
花院明月,半廊可愛;柳橋輕風,一帽無嫌。
作者陶醉在這樣的美景中,雖不言情,而輕快之情可見,這兩句也是形象美而對仗工的對偶句,濃密不如上闋的起聯,而清麗又似含蓄有加。
用這兩句收束全詞,更覺美景撲人,餘味未盡。
這首詞上闋以寫景起而以抒情結,下闋以抒情起而以寫景結。
全詞僅插兩句單句,其餘全部用對偶句。
單句轉接靈活,又都意含兩面;對偶句有疏有密,起處濃密,中間清疏,結尾優美含蓄。
情景相配,疏密相間,明快而不淡薄,輕鬆而見精美,可以看出陸詞的特色和工巧。
那年正月,從夔州赴宣撫使司所在地興元(今陝西省漢中市),二月途經果州(今四川省南充)而寫下了此首詞。
陸游到果州 ,已是「池館鶯花春漸老」(《果州驛 》)的時刻。
陸游在其間已寫了兩首詩,最後句寫到:花殘呼馬去,聊將俠氣壓春風。」樊亭爲園館名,亦在果州。
故這首詞的開頭二句亦云 :「鳩雨催成新綠,燕泥收盡殘紅。」雖正値二月 ,但已有晚春的景色 。
「鳩雨」詞有其淵源陸游《秋陰》詩 :「雨來鳩有語」;又三國吳時陸璣《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卷下載鳩鳥 :「陰則屛逐其匹,晴則呼之。
語曰‘天將雨,鳩逐婦’是也。
陸游祖父陸佃所作的《埤雅》亦引之。
鳩雨一詞,即指此。
鳩鳥呼喚聲中的雨水,把芳草、樹林,催成一片新綠;燕子在雨後,把滿地落英的殘紅花瓣和泥都銜盡了。
綠肥紅褪,正是作者離果州時所見的實景;這兩句組成對偶,意象結集豐富,顔色對照鮮明,基調自然,對仗工整,是上闋詞形象濃縮的焦點,與王維《田園樂》詩的「桃紅復含宿雨,柳綠更帶春煙」,著色用對 ,有異曲同工之妙。
接下來的三句 ,都從這二句生發。
「春光還與美人同:論心空眷眷,分袂卻匆匆」把春光説成與美人一樣,在相聚的時候,彼此間無限眷戀,但説到分手就這樣依依不捨地分手了。
這箇比喩極爲精當,深摯地體現出作者戀春又惜春的眞摯感情。
「空眷眷」的「空」,是惜別時追嘆之語,正是在「分袂卻匆匆」的時刻感覺前些時的「眷眷」已如夢幻成空。
這裏説春光,説美人 ,言外之意,還可能包括果州時相與宴遊的朋友,以美人喩君子在詩詞中是很常見的。
這三句由寫景轉爲抒情,化濃密爲清疏;疏而不薄,因有開頭二句爲基礎,從而能够取得濃淡相濟的效果。
有濃麗句,但很少一味濃麗到底;是抒情,但情中又往往帶著議論:這正是陸遊詞的特點。
上闋即可看出陸詞的這種特點。
上闋歇拍,猶是情中帶議;下闋換頭,即已情爲議掩。
「衹道眞情易寫」,從惜別的常情著想,這早已是預料中的「那知怨句難工」,從內心發出的感嘆是實踐後的體驗。
韓愈《荆潭唱和詩序》説 :「歡愉之辭難工 ,而窮苦之言易好也 。」作者相信這箇道理,但其結果不是這樣,意思遞進一層極言惜別之情的難以表達。
「水流雲散各西東。」申明春光不易挽畱,兼寫客中與果州告別,詞人與果州的朋友告別,天時人事融合在一起了,頗有李煜《浪淘沙》詞的「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句的筆意;當然,寫詞時兩人處境不同,一輕鬆,一哀痛,內在感情又迥然有別。
陸游寫詞時,正要走上他渴望已久的從戎前綫的軍幕生活,惜春惜別,雖未免帶有些「怨」意;但對於仕宦前程,則是滿意的,故「怨」中實帶輕快之情。
結尾兩句 :「半廊花院月,一帽柳橋風 。」前句寫離開果州前的夜色之美 ,後句寫離開後旅途的晝景之美。
花院明月,半廊可愛;柳橋輕風,一帽無嫌。
作者陶醉在這樣的美景中,雖不言情,而輕快之情可見,這兩句也是形象美而對仗工的對偶句,濃密不如上闋的起聯,而清麗又似含蓄有加。
用這兩句收束全詞,更覺美景撲人,餘味未盡。
這首詞上闋以寫景起而以抒情結,下闋以抒情起而以寫景結。
全詞僅插兩句單句,其餘全部用對偶句。
單句轉接靈活,又都意含兩面;對偶句有疏有密,起處濃密,中間清疏,結尾優美含蓄。
情景相配,疏密相間,明快而不淡薄,輕鬆而見精美,可以看出陸詞的特色和工巧。
暂无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