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江雲 · 久客山陰,一再逢春,回憶西杭,渺然愁思
山空天入海,倚樓望極,風急暮潮初。
一簾鳩外雨,幾處閒田,隔水動春鋤。
新煙禁柳,想如今、緑到西湖。
猶記得、當年深隱,門掩兩三株。
愁余,荒洲古漵,斷梗疏萍,更漂流何處?空自覺圍羞帶減,影怯燈孤。
常疑即見桃花面,甚近來翻致無書。
書縱遠,如何夢也都無。
《渡江雲》是張玉田(張炎號玉田)客居山陰,懷思故都杭州之作,寫於南宋覆亡之後。
玉田本是貴公子,世代生活在杭州,家中有園林聲伎。
宋亡之後家資喪盡,四處漂泊,楊纘曾稱他爲「佳公子,窮詩客」。
故其對杭州有特殊的感情。
全詞由眼前之景聯想到西湖之景,再由自己之愁思而想到西湖之戀情,娓娓道來,意脈清晰,層次井然。
是詞林藝苑之佳作。
上闋觸景傷情。
「山空」三句以遼闊、宏壯的筆勢,描繪出詞人倚樓遙望,遠山隨着空闊的長天沒入大海,海天空闊渺遠,暮色風急潮涌的壯觀景象。
下闋以「愁餘」總上挽下,層層展衍其故國淪亡後孤旅漂泊之愁。
「荒洲」三句描述其遠離杭州後,猶如斷折的枝梗,離散的浮萍,漂泊於沙洲水灣,詞人借梗萍隱喻自己亡國浪跡的命運和處境,感嘆茫然無所歸宿。
「空自」二句由託物轉爲寫己,卻不直說,借圍帶、影燈側襯曲致,寫自己深感故國淪喪之痛而形容憔悴,腰圍瘦損,以「影怯燈孤」映襯出詞人自覺悲涼,怯懼而無人關情的空虛和孤寂。
「長疑」四句從作者所愛西湖佳人抒寫離愁,從「即見」、「無書」等語可知詞人與她雙方書信往返,情篤意深,以「長疑」之否定語意表達肯定性推測,自以爲即見其桃花美豔之面容,「翻致」二字頓折生變,不見書信,會面落空。
「書縱遠」傾訴詞人內心活動:縱然路遠無書,如何夢魂都不見?因是癡人癡想,卻是詞人渴盼知心伴侶的真情流露。
借「桃花面」渺遠和無書、無夢的空虛,寫出雙方淪落的悲楚。
山陰:今浙江紹興。
鳩:鳥名,俗稱斑鳩。
動春鋤:開始春耕。
禁柳:宮中的柳樹,此泛指西湖一帶柳樹。
羞:怕。
淑:浦,水邊。
斷梗:用桃梗故事。
一簾鳩外雨:聽簾外雨中鳩聲。
古漵:古水浦渡頭。
桃花面:指佳人。
遠山隨著空闊的長天沒入了大海,我倚著高樓遙望海天無際,衹見風勢勁急,黃昏時暮潮剛剛涌起。
簾外下起一陣疏雨,斑鳩正在鳴啼,幾處閑置的水田,農夫已趁著春雨開始了春耕。
嫩葉如煙霧繚繞著柳梢泛出新綠,這情景,不禁使我想起西湖的美景,如今也一定是春光旖旎。
我還清楚地記得,當年在深巷中隱居,兩三棵垂柳將柴門輕掩,綠蔭掩映令人心醉神迷。
如今我滿懷愁緒,在這荒洲舊浦苦捱著時日。
就像斷梗浮萍,不知還要漂泊到何處江灣。
枉自覺得腰帶漸寛瘦了身軀,怕對孤燈看到瘦影而不覺可憐自己。
我常常懷疑自己很快能見到她那桃花般美艷的容顔,爲什麽她近來,反而連書信都已絶斷。
縱然説書信遙遠,爲何連夢裏都不見?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04s
Copyright ©2025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