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神子 · 大雪有懷朱康叔使君,亦知使君之念我也,作此以寄之
黃昏猶是雨纖纖,曉開簾,欲平檐。
江闊天低,無處認靑帘。
孤坐凍吟誰伴我,揩病目,捻衰髯。
使君留客醉厭厭,水晶鹽,爲誰甜,手把梅花,東望憶陶潛。
雪似故人人似雪,雖可愛,有人嫌。
全詞先從寫友情開始,詞人從故人和自己雙方下筆,由自己懷念友人過渡到友人懷念自己,感情樸厚,體貼入微。
最後的哲學感悟和人生感想,微言大義,內涵豐富。
江神子:詞牌名。
據唐·崔令欽《教坊記》、敦煌曲子詞與現存晩唐前文人詞,均無載録《江城子》,故是調當興於晩唐。
王昆吾《唐代酒令藝術》謂是調源自唐著詞曲調,卽唐時酒令,知是調始流行於晩唐酒筵上,經文人加工,遂成小令詞調。
唐五代時爲單調,始見《花間集》韋端己詞,單調三十五字,七句五平韻,間有三十六字、三十七字諸格。
可見唐五代《江城子》調興之初,格式尙未定型。
全唐五代以《江城子》詞約十六首,由七位詞人所作,以端己最長,當爲最早依調塡詞者。
五代時,歐陽炯單調詞添一襯字變尾二句爲七言句,開宋詞「襯字法」。
牛松卿單調詞添二字於第二句,開宋詞「添字法」。
尹參卿單調詞攤破首句爲兩三言句,開宋詞「減字法」、「攤破法」。
北宋初,是調作者甚少,晏同叔、柳耆卿、歐陽文忠諸大家均無《江城子》傳世,唯張子野有兩首《江城子》。
至東坡始變雙調,由是詞格漸定。
薛瑞生《東坡詞編年箋證》中考東坡首用是調約於熙寧年間,《江神子·湖上與張先同賦,時聞彈箏》與《江神子·孤山竹閣送述古》卽東坡初創之作,仍承唐五代詞柔婉細膩之風。
元豐間,《江神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和《江神子·密州出獵》開一代詞風,引時人乃至後代追和。
是調衰於金元,近三分之一爲道士所作,内容多渉道教。
《欽定詞譜》:「晁無咎改名《江神子》,韓澗泉詞有『臘後春前邨意遠』句,更名《邨意遠》。」嚴建文《詞牌釋例》:「《江城子》,又名《江神子》、《邨意遠》、《水晶簾》,……淸李符曾《詞家辨證》云:『南唐人張泌有《江城子》二闋,五代歐陽炯用此調塡詞有『如西子鏡,照江城』句,含本意……」《唐圭璋推薦唐宋詞》注:「《江城子》調應由詠江城事而得名。
『子』爲曲名後綴。
本篇用原始題意詠揚子江畔古城金陵。」可知調因歐詞「如西子鏡,照江城」句得名。
歐詞雖非現存《江城子》首作,然詠江城金陵事而歸本意。
有單調四體,分三十五字、三十六字、三十七字三種;雙調一體,七十字,上下闋各七句,五平韻。
格律多爲平韻格,雙調體偶有塡仄韻者。
「大雪有懷朱康叔使君,亦知使君之念我也,作此以寄之」:明呉訥鈔本、《蘇長公二妙集》本、毛本題作「公舊序云:『大雪有懷朱康叔使君,亦知使君之念我也,作此《江神子》寄之』」。
《東坡外集》題作「雪中懷朱康叔」。
傅注本存目闕文,今據元延祐本補足正文,仍以明呉訥鈔本等加以校訂。
傅注文則無從輯補,暫付闕如。
靑帘:舊時酒店門前所挂之幌,多用靑布製成。
借指酒家。
龍楡生箋引唐·鄭都官《旅寓洛南村舍》詩:「白鳥窺魚網,靑帘認酒家。」
厭厭(yānyān):安逸貌。
龍楡生箋引《詩經·小雅·湛露》:「厭厭夜飲,不醉無歸。」漢·毛亨傳:「厭厭,安也。
夜飲,私燕也。」
水晶鹽:一種晶瑩明澈如水晶之鹽。
龍楡生箋引《北史·巻二十一·〈崔宏傳·(子)崔浩傳〉》:「帝大恱,語至中夜,賜浩縹醪酒十斛,水精戎鹽一兩,曰:『朕味卿言,若此鹽酒,故與卿同其味也。
』」又引唐·李太白《題東谿公幽居》詩:「客到但知留一醉,盤中秪有水晶鹽。」
昨日黃昏時,天上飄灑的還是纖纖細雨,次日清晨醒來打開窗簾,卻發現大雪差不多快要和屋檐齊平了。
江闊天低,漫漫白雪把江邊酒館的酒旗都蓋住了,寒冷中獨自坐着吟詠詩詞,有誰陪伴?擦擦昏花的眼睛,捋捋衰老的鬍子。
你可能正盛筵宴客,這如水晶鹽般透明的雪,是爲誰獻上的美味?你手中拿着梅花,向東望去,想起陶潛。
雪似故人,故人似雪,雖可愛,卻又怕“有人嫌”。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05s
Copyright ©2025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