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重山 · 深擁薰篝倏已冥
深擁熏篝倏已冥。
寂寥山枕畔,夢難成。
誰堪三兩夜烏聲。
銀缸炧,花影上圍屛。
猶記舊時情。
簾邊人似月,月如冰。
從今張眼到天明。
衣帶緩,誰與問伶俜。
寂寥山枕畔,夢難成。
誰堪三兩夜烏聲。
銀缸炧,花影上圍屛。
猶記舊時情。
簾邊人似月,月如冰。
從今張眼到天明。
衣帶緩,誰與問伶俜。
暂无
熏篝(gōu):卽熏籠,亦作「燻籠」。
一種覆蓋於火爐上供熏香、烘物和取暖用的器物。
《廣雅·釋器》:「熏篝謂之墻居。」淸·王石臞疏證:「《方言》:『篝, 陳、楚、宋、魏之間謂之墻居。
』郭注云:『今薰籠也。
』薰,與『熏』同。」《太平御覽·巻七百十一》引《東宮舊事》:「太子納妃,有漆畫手巾熏籠二,條被熏籠三。」
山枕:古代枕頭多用木、瓷等製作,中凹,兩端突起,其形如山,故名。
唐·温飛卿《更漏子》詞:「山枕膩,錦衾寒,覺來更漏殘。」
炧(xiè):《説文解字》:「燭㶳(jìn)也。
从火也聲。
徐野切。」淸·段懋堂:「《曲禮》所謂『燭跋』。
弟子職所謂『燭?』。
跋者,謂近手皆餘。
?者、謂燒過之燼。」《康熙字典》引《集韻》:「待可切,音『舵』 (哿韻)。
燭餘也。」
一種覆蓋於火爐上供熏香、烘物和取暖用的器物。
《廣雅·釋器》:「熏篝謂之墻居。」淸·王石臞疏證:「《方言》:『篝, 陳、楚、宋、魏之間謂之墻居。
』郭注云:『今薰籠也。
』薰,與『熏』同。」《太平御覽·巻七百十一》引《東宮舊事》:「太子納妃,有漆畫手巾熏籠二,條被熏籠三。」
山枕:古代枕頭多用木、瓷等製作,中凹,兩端突起,其形如山,故名。
唐·温飛卿《更漏子》詞:「山枕膩,錦衾寒,覺來更漏殘。」
炧(xiè):《説文解字》:「燭㶳(jìn)也。
从火也聲。
徐野切。」淸·段懋堂:「《曲禮》所謂『燭跋』。
弟子職所謂『燭?』。
跋者,謂近手皆餘。
?者、謂燒過之燼。」《康熙字典》引《集韻》:「待可切,音『舵』 (哿韻)。
燭餘也。」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