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 ·彭城夜宿燕子楼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
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
紞如三鼓,铮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
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
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
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
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
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
本词是元丰元年作者夜宿燕子楼感梦抒怀之作。
上阕以倒叙笔法写惊梦游园,描写了燕子楼小园的无限清幽之夜景。
明月皎洁如霜,好风凉爽如水,清澄澄夜景美无限。
环曲的港湾鱼儿跳出水面,圆圆的荷叶露珠儿晶莹流转,天地寂寞无人见。
接着写梦觉。
三更鼓响砰然,飘零一叶铿然,以声响衬夜之寂静,且抖出一「惊」字,形容梦醒恍惚之状。
「夜茫茫」三句,反接开端夜景,夜色茫茫无处重寻,梦里悲欢,醒来後走遍小园心怅然。
下阕抒写梦後所感,登高远眺,凭吊燕子楼,融入一己身世情悰。
客游天涯已感到厌倦,欲寻山林路径找个归宿,费尽心思也望不见故园。
一發乡国之思。
古往今来如梦幻,何人曾梦中醒来,只因有旧欢新怨缠绵不断。
一发今昔之慨,他年後人面对着黄楼的清夜景观,也会像「我」面对着燕子楼感慨怅然,發出人事变迁的浩然长叹,由今日凭吊昔人,设想後人凭吊自己,感悟人生,喟叹古今。
词中深沉的人生感慨包含了古与今、倦客与佳人、梦幻与佳人的绵绵情事。
全词将景、情、理熔于一炉,传达了一种携带某种禅意玄思的人生空幻、淡漠感,隐藏着某种要求彻底解脱的出世意念。
永遇乐(lè):词牌名。
大抵创自唐之中叶。
清·毛稚黄《填词名解》云:「《永遇乐》,歇拍调也。
唐杜秘书工小词。
邻家有小女名酥香,凡才人歌曲悉能吟讽,尤喜杜词。
遂成逾墙之好。
後为仆所诉,杜竟流河朔。
临行,述《永遇乐》词诀别。
女持纸三唱而死。
第未知此调创自杜与否?」「杜秘书」,指杜与,其人史料无传。
又,一说指杜樊川,樊川进士及第後又中制科,授弘文馆校书郎,执掌校理典籍、刊正谬误,与魏晋时秘书郎相当,故亦称「杜秘书」。
然樊川流放河朔一事史无所载,但此後曾一度入观察使幕和节度使幕,似与在朝任职被贬有关。
南宋·周草窗《武林旧事·卷一·圣节》下列「天基圣节」庆典,天基圣节是宋理宗诞辰,此谓皇帝祝寿之仪式。
草窗《天基圣节排当乐次》下云:「正月五日,乐奏夹钟宫。
觱篥(bìlì)起《万寿永无疆》,引子。
上寿。
第一盏,笛起《帝寿昌慢》……第五盏,觱篥起《永遇乐慢》。」宫中设宴称为排当。
可见《永遇乐慢》原为用于祝寿宴会诸喜庆场合之宫廷音乐,可能很早就传人民间,北宋时已被文人用为词调。
调始见宋柳耆卿《乐章集》,注歇指调「林钟商」,晁无咎词名《消息》,明末清初·万红友《词律》引晁无咎《消息》注云:「自过腔,即越调《永遇乐》。」《钦定词谱·卷三十二》:「《永遇乐》有平韵、仄韵两体。」自柳耆卿创《永遇乐》仄韵体,此调在北宋均押仄韵。
南宋时,陈西麓填此调改押平韵,其「玉腕笼寒」一首自注云:「旧上声韵,今移入平声。」(《日湖渔唱》)。
《词律·卷十八》、《钦定词谱·卷三十二》均于此调下列仄韵、平韵两体。
兹以苏、辛词为准。
一百四字,前後阕各四仄韵。
此调纡徐和缓,韵稀,而可平可仄之字较多,乃律宽之调,故宋人用此调者颇众,风格既可豪放,亦可婉约。
题注:傅子立注:「公旧注云:『夜宿燕子楼,梦盼盼,因作此词。
』一云:『徐州夜梦觉,登燕子楼作。
』」朱本、龙本作「彭城夜宿燕子楼,梦盼盼,因作此词」,径以题注作为词叙。
元延祐本作「夜宿燕子楼,梦盼盼,因作此词。
一云:『徐州夜梦觉,此登燕子楼作。
』」明吴讷钞本、《苏长公二妙集》本、茅维《苏集》本作「徐州夜梦觉,北登燕子楼作。」曹树铭云:「『北』似系『此』字形误。」并改定词题为「徐州夜梦觉,此登燕子楼作。」(见《东坡词·卷一》)。
又龙本不取「一云」。
今按,郑瘦碧《手批〈东坡乐府〉》云:「燕子楼未必可信,盼盼又何必入梦?东坡居士断不作此痴人说梦之题,亟宜改正。」疑坡词本无题叙,诸家据传闻而附会添题补叙,皆不足为凭也。
题注当傅注本从。
明月如霜:傅子立注:「李德新《月诗》:『看共雪霜同。
』」刘尚荣按:「句出《八月十五夜对月》,『共』原作『与』。」
好风如水:傅子立注:「清风如水。
宋玉曰:『其风也,清清泠泠。
』」刘尚荣按:「见《文选·卷十三·宋玉〈风赋〉》:『清清泠泠,愈病析酲。
』」
清景:此处据元延祐本、明吴讷钞本、《苏长公二妙集》本、毛本。
一作「清光」。
紞(dǎn)如三鼓:傅子立注:「《晋书·邓攸传》:『紞如打五鼓,鸡鸣天欲曙。
』」刘尚荣按:「见《晋书·卷九十·〈良史列传·邓攸传〉》所引吴人歌,别见《乐府诗集·卷八十五·〈杂歌谣辞·吴人歌〉》:『《晋书》曰:「邓攸为吴郡栽,载米之官,俸禄无所受,唯饮吴水而已。
及去郡,百姓数千人留牵攸船,不得进,乃以小舟夜中发去,吴人歌之。
『紞如打五鼓,鸡鸣天欲曙。
邓侯挽不留,谢令推不去。
』」』」龙榆生笺:「《晋书·邓攸传》:『紞如打五鼓,鸡鸣天欲曙。
』紞,都感切,击鼓声。」紞如,《苏长公二妙集》本、《东坡外集》、毛本作「沉沉」。
铮然一叶:傅子立注:「韩昌黎:『空阶一片下,铮若摧琅玕。
』」刘尚荣按:「句出《秋怀十一首(其九)》。
『铮』原作『琤』。」铮然,元延祐本、曾至游本《东坡词·卷下》作「铿(kēng)然」。
《苏长公二妙集》本、《东坡外集》、毛本作「飘然」。
梦云:《苏长公二妙集》本词末注:「『云』,疑作『魂』。」刘尚荣按:「『梦云』自有解。」傅子立注:「楚襄王梦,朝云暮雨。」刘尚荣按:「事详《文选·卷十九·宋玉〈高唐赋〉》。」龙榆生笺引战国楚·宋玉《高唐赋》:「昔者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台,望高唐之观。
其上独有云气,崒兮直上,忽兮改容,须臾之间,变化无穷。
王问玉曰:『此何气也?』玉对曰:『所谓朝云者也。
』王曰:『何谓朝云?』玉曰:『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
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
』王因幸之。
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
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旦朝视之如言。
故为立庙,号曰「朝云」。
』」
天涯倦客:傅子立注:「《汉书》:『长卿故倦游。
』」刘尚荣按:「事详《汉书·卷五十七·司马相如传》。」
故园心眼:傅子立注引唐·杜少陵《春日梓州登楼二首(其二)》诗:「天畔登楼眼,随春入故园。」
重寻无处:傅注本作「重寻无觅处」,兹从元延祐本、曾至游本《东坡词·卷下》。
刘尚荣按:「《钦定词谱》此为四字句,故龙榆生判『傅注本「处」上「觅」字』,所见极是。」
燕子楼:傅子立注:「张建封镇武宁,盼盼乃徐府奇色,公纳之于燕子楼,三日乐不息。
後别为新燕子楼,独安盼盼,以宠嬖焉。
暨公薨,盼盼感激深恩,誓不他适。
後往往不食,遂卒。」刘尚荣按:「事见白乐天《白氏长庆集·卷十五·燕子楼诗三首序》。
白序言张尚书未著其名,言盼盼未著其姓。
传张尚书即张建封者,见于宋叶翠岩撰《海录碎事·卷四下·〈宫殿门·燕子楼〉》及宋蔡绦(Tāo)撰《西清诗话·卷中》等,然其成书时代未必早于《注坡词》,则当傅子立别有所本。
又,清汪立名《白香山年谱》,自称略同于陈直斋《直斋书录解题·卷十六》所载《白公年谱》,考定纳盼盼为妾者,非建封。
乃其子愔(yīn)。
其说可信。」龙榆生笺:「《啽呓集》:『唐张建封妾盼盼,誓节,今在徐州州廨(xiè)。
』白乐天和《燕子楼诗》序:『徐州故张尚书有爱妓曰盼盼,善歌舞,雅多风态。
予为校书郎时,游徐泗间,张尚书宴予。
酒酣,出盼盼以佐欢。
欢甚,予因赠诗云:「醉娇胜不得,风袅牡丹花。」一欢而去,尔後绝不相闻,迨兹仅一纪矣。
昨日司勋员外郎张仲素缋之访予,因吟新诗,有《燕子楼》三首。
词甚婉丽,诘其由,为盼盼作也。
缋之从事武宁军累年,颇知盼盼始末。
云尚书既殁,归葬东洛,而彭城有张氏旧第,第中有小楼名燕子。
盼盼念旧爱而不嫁,居是楼十馀年,幽独块然,于今尚在。
予爱缋之新咏,感彭城旧游,因同其题,作三绝句。
』」
梦觉:傅子立注:「《庄子》:『吾与汝,其梦未始觉者邪!』」刘尚荣按:「语见《庄子·卷六·〈内篇·大宗师〉》:『吾特与汝,其梦未始觉者耶!』」
黄楼:《苏长公二妙集》本、毛本作「南楼」,又《东坡外集》独作「黄鹤」,未明所据。
傅子立注:「公守徐州,河决澶渊,徐当水冲,而城几坏。
水既去,公请增筑徐城。
于是为大楼于城东门之上,垩以黄土,曰:『土实胜水。
』因名之黄楼。」刘尚荣按引苏颍滨《栾城集·卷十八·黄楼赋并叙》:「熙宁十年秋七月乙丑,河决于澶渊,东流入钜野,北溢于济南,溢于泗。
八月戊戌,水及彭城下,余兄子瞻适为彭城守。
水未至,使民具畚锸,畜土石,积刍茭,完窒隙穴,以为水备。
故水至而民不恐。
自戊戌至九月戊申,水及城下者二丈八尺,塞东西北门,水皆自城际山。
雨昼夜不止,子瞻衣制履屦,庐于城上,调急夫发禁卒以从事,令民无得窃出避水,以身帅之,与城存亡。
故水大至而民不溃。
方水之淫也,汗漫千馀里,漂庐舍,败冢墓,老弱蔽川而下,壮者狂走无所得食,槁死于丘陵林木之上。
子瞻使习水者浮舟楫载糗饵以济之,得脱者无数。
水既涸,朝廷方塞澶渊,未暇及徐。
子瞻曰:『澶渊诚塞,徐则无害,塞不塞天也,不可使徐人重被其患。
』乃请增筑徐城,相水之冲,以木堤捍之,水虽复至,不能以病徐也。
故水既去,而民益亲。
于是即城之东门为大楼焉,垩以黄土,曰:『土实胜水』。
徐人相劝成之。
辙方从事于宋,将登黄楼,览观山川,吊水之遗迹,乃作黄楼之赋。」龙榆生笺引引《钦定大清一统志·卷六十九·〈徐州府·黄楼〉》:「黄楼,在铜山县城东门。
宋熙宁中,郡守苏轼建,垩以黄土,故名弟辙为作。」
月光皎洁像给大地铺上轻霜,秋风送爽犹如流水一般清凉,这清秋的夜色令人如此沉醉。
环曲的港湾鱼儿跳出了水面,圆圆的荷叶露珠儿晶莹流转,天然如此的寂寞却是无人见。
三更鼓响砰然飘零一叶铿然,黯沉沉梦里倩影突然惊散了。
夜色茫茫无处重寻梦里悲欢,醒来後走遍小园心中多惆怅。
客游天涯已经感到十分厌倦,我一心想归隐到山林之中去,但是故园遥遥令人望眼欲穿。
燕子楼空佳人今日又在何处?空锁了楼中梁上的那些燕子。
古往今来如梦何人曾梦中醒,只因为有旧欢新怨缠绵不断。
他时后人面对这黄楼的夜景,为我发出人事变迁的长叹息。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05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