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亭怨慢 · 重過中庵故園
泛孤艇東皋過遍,尚記當日,綠陰門掩。
屐齒莓苔,酒痕羅袖事何限?欲尋前跡,空惆悵成秋苑。
自約賞花人,別後總風流雲散。
水遠,怎知流水外,卻是亂山尤遠。
天涯夢短,想忘了綺疏雕檻。
望不盡冉冉斜陽,撫喬木年華將晚。
但數點紅英,猶識西園悽婉。
屐齒莓苔,酒痕羅袖事何限?欲尋前跡,空惆悵成秋苑。
自約賞花人,別後總風流雲散。
水遠,怎知流水外,卻是亂山尤遠。
天涯夢短,想忘了綺疏雕檻。
望不盡冉冉斜陽,撫喬木年華將晚。
但數點紅英,猶識西園悽婉。
本篇爲重過友人故園感懷舊遊之作。
詞人工於詠物,亦善用典,但此詞即景抒懷,語淡情真,用典極少。
開篇直敘泛舟獨遊。
接着由“尚記”提領,追憶往日暢遊樂事。
“綠陰”寫環境,“屐齒”寫遊賞,“酒痕”寫宴飲。
“事何限”,如許賞心樂事,盡括其中。
“欲尋前跡”以下,思緒迴轉到眼前,故園荒涼,故舊雲散,無端惆悵,襲上心田。
上片側重訪舊遊,下片進而懷舊友。
“水遠”遙應泛舟,由水程迢遙,想到亂山阻隔。
揣測故人遠在天涯,夢境難回,故園種種,記憶不清,對心中故人無限關切同情。
“望不盡”再折回眼前,一派夕照,木老人衰。
末以“數點紅英”的暖色調作結,因其墜落西園,故也是暖中之冷,令人更覺清冷。
今夕之感融於景物描寫之中。
語言簡淡清疏,深婉空靈,自饒韻致。
詞人工於詠物,亦善用典,但此詞即景抒懷,語淡情真,用典極少。
開篇直敘泛舟獨遊。
接着由“尚記”提領,追憶往日暢遊樂事。
“綠陰”寫環境,“屐齒”寫遊賞,“酒痕”寫宴飲。
“事何限”,如許賞心樂事,盡括其中。
“欲尋前跡”以下,思緒迴轉到眼前,故園荒涼,故舊雲散,無端惆悵,襲上心田。
上片側重訪舊遊,下片進而懷舊友。
“水遠”遙應泛舟,由水程迢遙,想到亂山阻隔。
揣測故人遠在天涯,夢境難回,故園種種,記憶不清,對心中故人無限關切同情。
“望不盡”再折回眼前,一派夕照,木老人衰。
末以“數點紅英”的暖色調作結,因其墜落西園,故也是暖中之冷,令人更覺清冷。
今夕之感融於景物描寫之中。
語言簡淡清疏,深婉空靈,自饒韻致。
長亭怨慢:詞牌名。
南宋音樂家、文學家姜夔自度曲,調屬“中呂宮”。
或作“長亭怨”。
雙片九十七字,前片六仄韻,後片五仄韻。
中庵:所指何人不詳。
孤艇:孤單的小船。
唐劉長卿《送方外上人之常州依蕭使君》詩:“夕陽孤艇去,秋水兩溪分。
”東皋:指中庵寓居之地,泛指田野或高地。
三國魏阮籍《辭蔣太尉辟命奏記》:“方將耕於東皋之陽,輸黍稷之稅,以避當塗者之路。
”皋:水邊的高地。
當日:昔日,從前。
唐李商隱《華清宮》詩:“當日不來高處舞,可能天下有胡塵。
”
綠陰:亦作“綠蔭”。
綠色的樹蔭。
唐來鵠《病起》詩:“春初一臥到秋深,不見紅芳與綠陰。
”
屐齒:木屐底部前後各二齒,可踏雪踏泥。
唐獨孤及《山中春思》詩:“花落沒屐齒,風動羣不香。
”莓階:長滿青苔的臺階。
酒痕:沾染上酒滴的痕跡。
唐岑參《奉送賈侍御史江外》詩:“荊南渭北難相見,莫惜衫襟著酒痕。
”
惆悵:因失意或失望而傷感、懊惱。
成秋苑:用唐李賀《河南府試十二月樂詞》“梨花落盡成秋苑”詩句。
風流雲散:風吹過,雲飄散,蹤跡全消。
比喻人飄零離散。
漢王粲《贈蔡子篤》詩:“風流雲散,一別如雨。
”
綺疏雕檻:指窗戶上雕飾花紋。
綺疏:指雕刻成空心花紋的窗戶。
《後漢書·樑冀傳》:“窗牖皆有綺疏青瑣,圖以雲氣仙靈。
”雕檻:猶雕欄。
冉冉:一作“苒苒”。
斜陽:傍晚西斜的太陽。
唐趙嘏《東望》詩:“斜陽映閣山當寺,微綠含風樹滿川。
”
喬木:高大的樹木。
《詩經·周南·漢廣》:“南有喬木,不可休思。
”年華:年歲;年紀。
北周庾信《竹杖賦》:“潘岳《秋興》,嵇生倦遊,桓譚不樂,吳質長愁,並皆年華未暮,容貌先秋。
”
紅英:紅花。
南唐李煜《採桑子》詞:“亭前春逐紅英盡。
”
悽婉:悲涼婉轉;哀傷。
《新唐書·張說傳》:“既謫嶽州,而詩亦悽婉,人謂得江山助雲。
”
南宋音樂家、文學家姜夔自度曲,調屬“中呂宮”。
或作“長亭怨”。
雙片九十七字,前片六仄韻,後片五仄韻。
中庵:所指何人不詳。
孤艇:孤單的小船。
唐劉長卿《送方外上人之常州依蕭使君》詩:“夕陽孤艇去,秋水兩溪分。
”東皋:指中庵寓居之地,泛指田野或高地。
三國魏阮籍《辭蔣太尉辟命奏記》:“方將耕於東皋之陽,輸黍稷之稅,以避當塗者之路。
”皋:水邊的高地。
當日:昔日,從前。
唐李商隱《華清宮》詩:“當日不來高處舞,可能天下有胡塵。
”
綠陰:亦作“綠蔭”。
綠色的樹蔭。
唐來鵠《病起》詩:“春初一臥到秋深,不見紅芳與綠陰。
”
屐齒:木屐底部前後各二齒,可踏雪踏泥。
唐獨孤及《山中春思》詩:“花落沒屐齒,風動羣不香。
”莓階:長滿青苔的臺階。
酒痕:沾染上酒滴的痕跡。
唐岑參《奉送賈侍御史江外》詩:“荊南渭北難相見,莫惜衫襟著酒痕。
”
惆悵:因失意或失望而傷感、懊惱。
成秋苑:用唐李賀《河南府試十二月樂詞》“梨花落盡成秋苑”詩句。
風流雲散:風吹過,雲飄散,蹤跡全消。
比喻人飄零離散。
漢王粲《贈蔡子篤》詩:“風流雲散,一別如雨。
”
綺疏雕檻:指窗戶上雕飾花紋。
綺疏:指雕刻成空心花紋的窗戶。
《後漢書·樑冀傳》:“窗牖皆有綺疏青瑣,圖以雲氣仙靈。
”雕檻:猶雕欄。
冉冉:一作“苒苒”。
斜陽:傍晚西斜的太陽。
唐趙嘏《東望》詩:“斜陽映閣山當寺,微綠含風樹滿川。
”
喬木:高大的樹木。
《詩經·周南·漢廣》:“南有喬木,不可休思。
”年華:年歲;年紀。
北周庾信《竹杖賦》:“潘岳《秋興》,嵇生倦遊,桓譚不樂,吳質長愁,並皆年華未暮,容貌先秋。
”
紅英:紅花。
南唐李煜《採桑子》詞:“亭前春逐紅英盡。
”
悽婉:悲涼婉轉;哀傷。
《新唐書·張說傳》:“既謫嶽州,而詩亦悽婉,人謂得江山助雲。
”
我獨自泛一葉孤舟,駛遍田野荒地去尋訪他的故園。
還記得當年,綠蔭將園門摭掩。
我們一同尋訪遊覽,滿地苔蘚都印下了我們木屐的齒印。
那時賞心樂事真無限,縱情豪飲,任憑酒痕把衣袖溼遍,酒痕斑斑。
如今想要尋覓以往的蹤跡。
只能空自感到惆悵和幽怨。
昔日的百花園,已變成一片淒涼秋苑。
從前共同賞花的友人,分別後全都風一樣流逝雲一樣消散了。
流水悠悠遠遠,怎知流水之外,是紛亂的羣山,可友人比那亂山還更遠。
料想他獨處天涯,歸夢何其短暫,想是早已忘掉故鄉的綺窗雕欄。
擡望眼,所見到的只是斜陽冉冉。
撫着高大的樹木,嘆息自己的年華已晚。
只有數點落下的紅英,還在眷戀着悽婉的庭院。
還記得當年,綠蔭將園門摭掩。
我們一同尋訪遊覽,滿地苔蘚都印下了我們木屐的齒印。
那時賞心樂事真無限,縱情豪飲,任憑酒痕把衣袖溼遍,酒痕斑斑。
如今想要尋覓以往的蹤跡。
只能空自感到惆悵和幽怨。
昔日的百花園,已變成一片淒涼秋苑。
從前共同賞花的友人,分別後全都風一樣流逝雲一樣消散了。
流水悠悠遠遠,怎知流水之外,是紛亂的羣山,可友人比那亂山還更遠。
料想他獨處天涯,歸夢何其短暫,想是早已忘掉故鄉的綺窗雕欄。
擡望眼,所見到的只是斜陽冉冉。
撫着高大的樹木,嘆息自己的年華已晚。
只有數點落下的紅英,還在眷戀着悽婉的庭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