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何瓌逸之令姿,獨曠世以秀群;表傾城之豔色,期有德以傳聞。
佩鳴玉以比潔,齊幽蘭以爭芬;淡柔情於俗內,負雅志於高雲。
悲晨曦之易夕,感人生之長勤。
同一盡於百年,何歡寡而愁殷!褰朱幃而正坐,泛清瑟以自欣。
送纖指之餘好,攘皓袖之繽紛。
瞬美目以流眄,含言笑而不分。
曲調將半,景落西軒。
悲商叩林,白雲依山。
仰睇天路,俯促鳴絃。
神儀嫵媚,舉止詳妍。
激清音以感余,願接膝以交言。
欲自往以結誓,懼冒禮之爲諐,待鳳鳥以致辭,恐他人之我先。
意惶惑而靡寧,魂須臾而九遷。
願在衣而爲領,承華首之餘芳;悲羅襟之宵離,怨秋夜之未央。
願在裳而爲帶,束窈窕之纖身;嗟溫涼之異氣,或脫故而服新。
願在髮而爲澤,刷玄鬢於頹肩;悲佳人之屢沐,從白水以枯煎。
願在眉而爲黛,隨瞻視以閑揚;悲脂粉之尚鮮,或取毀於華妝。
願在蕪而爲席,安弱體於三秋;悲文茵之代御,方經年而見求。
願在絲而爲履,附素足以周旋;悲行止之有節,空委棄於牀前。
願在晝而爲影,常依形而西東;悲高樹之多蔭,慨有時而不同。
願在夜而爲燭,照玉容於兩楹;悲扶桑之舒光,奄滅景而藏明。
願在竹而爲扇,含悽飆於柔握;悲白露之晨零,顧襟袖以緬邈。
願在木而爲桐,作膝上之鳴琴;悲樂極以哀來,終推我而輟音。
考所願而必違,徒契契以苦心。
擁勞情而罔訴,步容與於南林。
棲木蘭之遺露,翳青松之餘陰。
儻行行之有覿,交欣懼於中襟。
竟寂寞而無見,獨悁想以空尋。
斂輕裾以復路,瞻夕陽而流嘆。
步徙倚以忘趣,色慘慘而矜顏。
葉燮燮以去條,氣悽悽而就寒。
日負影以偕沒,月媚景於雲端。
鳥悽聲以孤歸,獸索偶而不還。
悼當年之晚暮,恨茲歲之欲殫。
思宵夢以從之,神飄颻而不安。
若憑舟之失棹,譬緣崖而無攀。
於時畢昴盈軒,北風悽悽。
㤯㤯不寐,衆念徘徊。
起攝帶以伺晨,繁霜粲於素階。
雞斂翅而未鳴,笛流遠以清哀。
始妙密以閑和,終寥亮而藏摧。
意夫人之在茲,託行雲以送懷。
行雲逝而無語,時奄冉而就過。
徒勤思以自悲,終阻山而帶河。
迎清風以祛累,寄弱志於歸波。
尤《蔓草》之爲會,誦《邵南》之餘歌。
坦萬慮以存誠,憩遙情於八遐。
佩鳴玉以比潔,齊幽蘭以爭芬;淡柔情於俗內,負雅志於高雲。
悲晨曦之易夕,感人生之長勤。
同一盡於百年,何歡寡而愁殷!褰朱幃而正坐,泛清瑟以自欣。
送纖指之餘好,攘皓袖之繽紛。
瞬美目以流眄,含言笑而不分。
曲調將半,景落西軒。
悲商叩林,白雲依山。
仰睇天路,俯促鳴絃。
神儀嫵媚,舉止詳妍。
激清音以感余,願接膝以交言。
欲自往以結誓,懼冒禮之爲諐,待鳳鳥以致辭,恐他人之我先。
意惶惑而靡寧,魂須臾而九遷。
願在衣而爲領,承華首之餘芳;悲羅襟之宵離,怨秋夜之未央。
願在裳而爲帶,束窈窕之纖身;嗟溫涼之異氣,或脫故而服新。
願在髮而爲澤,刷玄鬢於頹肩;悲佳人之屢沐,從白水以枯煎。
願在眉而爲黛,隨瞻視以閑揚;悲脂粉之尚鮮,或取毀於華妝。
願在蕪而爲席,安弱體於三秋;悲文茵之代御,方經年而見求。
願在絲而爲履,附素足以周旋;悲行止之有節,空委棄於牀前。
願在晝而爲影,常依形而西東;悲高樹之多蔭,慨有時而不同。
願在夜而爲燭,照玉容於兩楹;悲扶桑之舒光,奄滅景而藏明。
願在竹而爲扇,含悽飆於柔握;悲白露之晨零,顧襟袖以緬邈。
願在木而爲桐,作膝上之鳴琴;悲樂極以哀來,終推我而輟音。
考所願而必違,徒契契以苦心。
擁勞情而罔訴,步容與於南林。
棲木蘭之遺露,翳青松之餘陰。
儻行行之有覿,交欣懼於中襟。
竟寂寞而無見,獨悁想以空尋。
斂輕裾以復路,瞻夕陽而流嘆。
步徙倚以忘趣,色慘慘而矜顏。
葉燮燮以去條,氣悽悽而就寒。
日負影以偕沒,月媚景於雲端。
鳥悽聲以孤歸,獸索偶而不還。
悼當年之晚暮,恨茲歲之欲殫。
思宵夢以從之,神飄颻而不安。
若憑舟之失棹,譬緣崖而無攀。
於時畢昴盈軒,北風悽悽。
㤯㤯不寐,衆念徘徊。
起攝帶以伺晨,繁霜粲於素階。
雞斂翅而未鳴,笛流遠以清哀。
始妙密以閑和,終寥亮而藏摧。
意夫人之在茲,託行雲以送懷。
行雲逝而無語,時奄冉而就過。
徒勤思以自悲,終阻山而帶河。
迎清風以祛累,寄弱志於歸波。
尤《蔓草》之爲會,誦《邵南》之餘歌。
坦萬慮以存誠,憩遙情於八遐。
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既自以心爲形役,奚惆悵而獨悲?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
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
舟遙遙以輕颺,風飄飄而吹衣。
問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載欣載奔。
僮僕歡迎,稚子候門。
三徑就荒,松菊猶存。
攜幼入室,有酒盈罇。
引壺觴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顏。
倚南窗以寄傲,審容膝之易安。
園日涉以成趣,門雖設而常關。
策扶老以流憩,時矯首而遐觀。
雲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
景翳翳以將入,撫孤松而盤桓。
歸去來兮,請息交以絶遊。
世與我而相違,復駕言兮焉求?悅親戚之情話,樂琴書以消憂。
農人告余以春及,將有事於西疇。
或命巾車,或棹孤舟。
既窈窕以尋壑,亦崎嶇而經丘。
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
善萬物之得時,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內復幾時?曷不委心任去留?胡爲乎遑遑欲何之?富貴非吾願,帝鄉不可期。
懷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
登東皋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
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奚疑!
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
舟遙遙以輕颺,風飄飄而吹衣。
問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載欣載奔。
僮僕歡迎,稚子候門。
三徑就荒,松菊猶存。
攜幼入室,有酒盈罇。
引壺觴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顏。
倚南窗以寄傲,審容膝之易安。
園日涉以成趣,門雖設而常關。
策扶老以流憩,時矯首而遐觀。
雲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
景翳翳以將入,撫孤松而盤桓。
歸去來兮,請息交以絶遊。
世與我而相違,復駕言兮焉求?悅親戚之情話,樂琴書以消憂。
農人告余以春及,將有事於西疇。
或命巾車,或棹孤舟。
既窈窕以尋壑,亦崎嶇而經丘。
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
善萬物之得時,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內復幾時?曷不委心任去留?胡爲乎遑遑欲何之?富貴非吾願,帝鄉不可期。
懷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
登東皋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
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奚疑!
東吳王孫囅然而咍,曰:「夫上圖景宿,辨於天文者也。
下料物土,析於地理者也。
古先帝代,曾覽八紘之洪緒。
一六合而光宅,翔集遐宇。
鳥策篆素,玉牒石記。
烏聞梁岷有陟方之館、行宮之基歟?而吾子言蜀都之富,禺同之有。
瑋其區域,美其林藪。
矜巴漢之阻,則以爲襲險之右。
徇蹲鴟之沃,則以爲世濟陽九。
齷齪而筭,顧亦曲士之所歎也。
旁魄而論都,抑非大人之壯觀也。
何則?土壤不足以攝生,山川不足以周衛。
公孫國之而破,諸葛家之而滅。
茲乃喪亂之丘墟,顛覆之軌轍。
安可以儷王公而著風烈也?翫其磧礫而不窺玉淵者,未知驪龍之所蟠也。
習其獘邑而不睹上邦者,未知英雄之所躔也。」
「子獨未聞大吳之巨麗乎?且有吳之開國也,造自太伯,宣於延陵。
蓋端委之所彰,高節之所興。
建至德以刱洪業,世無得而顯稱。
由克讓以立風俗,輕脫躧於千乘。
若率土而論都,則非列國之所觖望也。
故其經略,上當星紀。
拓土畫疆,卓犖兼并。
包括干越,跨躡蠻荊。
婺女寄其曜,翼軫寓其精。
指衡岳以鎮野,目龍川而帶坰。
「爾其山澤,則嵬嶷嶢屼,巊冥鬱岪。
潰渱泮汗,滇㴐淼漫。
或涌川而開瀆,或吞江而納漢。
磈磈巍巍,滮滮涆涆。
䃢碒乎數州之間,灌注乎天下之半。
百川派別,歸海而會。
控清引濁,混濤并瀨。
濆薄沸騰,寂寥長邁。
濞焉洶洶,隱焉磕磕。
出乎大荒之中,行乎東極之外。
經扶桑之中林,包湯谷之滂沛。
潮波汨起,迴復萬里。
歊霧漨浡,雲蒸昏昧。
泓澄奫潫,澒溶沆瀁。
莫測其深,莫究其廣。
澶湉漠而無涯,㹅有流而爲長。
瑰異之所叢育,鱗甲之所集往。」
「於是乎長鯨吞航,修鯢吐浪。
躍龍騰蛇,鮫鯔琵琶。
王鮪鯸鮐,鮣龜鱕䱜。
烏賊擁劍,𪓟鼊鯖鰐。
涵泳乎其中。
葺鱗鏤甲,詭類舛錯。
泝洄順流,噞喁沈浮。
鳥則鵾雞鸀鳿,鸘鵠鷺鴻。
鶢鶋避風,候鴈造江。
鸂鶒鷛𪆂,鶄鶴鶖鶬。
鸛鷗鷁鸕,氾濫乎其上。
湛淡羽儀,隨波參差。
理翮整翰,容與自翫。
彫啄蔓藻,刷盪漪瀾。
魚鳥聱耴,萬物蠢生。
芒芒黖黖,慌罔奄欻,神化翕忽,函幽育明。
窮性極形,盈虛自然。
蚌蛤珠胎,與月虧全。
巨鼇贔屓,首冠靈山。
大鵬繽翻,翼若垂天。
振盪汪流,雷抃重淵。
殷動宇宙,胡可勝原!」
「島嶼綿邈,洲渚馮隆。
曠瞻迢遞,迥眺冥蒙。
珍怪麗,奇隙充。
徑路絕,風雲通。
洪桃屈盤,丹桂灌叢。
瓊枝抗莖而敷橤,珊瑚幽茂而玲瓏。
增岡重阻,列真之宇。
玉堂對霤,石室相距。
藹藹翠幄,嫋嫋素女。
江斐於是往來,海童於是宴語。
斯實神妙之響象,嗟難得而覼縷!」
「爾乃地勢坱圠,卉木镺蔓
下料物土,析於地理者也。
古先帝代,曾覽八紘之洪緒。
一六合而光宅,翔集遐宇。
鳥策篆素,玉牒石記。
烏聞梁岷有陟方之館、行宮之基歟?而吾子言蜀都之富,禺同之有。
瑋其區域,美其林藪。
矜巴漢之阻,則以爲襲險之右。
徇蹲鴟之沃,則以爲世濟陽九。
齷齪而筭,顧亦曲士之所歎也。
旁魄而論都,抑非大人之壯觀也。
何則?土壤不足以攝生,山川不足以周衛。
公孫國之而破,諸葛家之而滅。
茲乃喪亂之丘墟,顛覆之軌轍。
安可以儷王公而著風烈也?翫其磧礫而不窺玉淵者,未知驪龍之所蟠也。
習其獘邑而不睹上邦者,未知英雄之所躔也。」
「子獨未聞大吳之巨麗乎?且有吳之開國也,造自太伯,宣於延陵。
蓋端委之所彰,高節之所興。
建至德以刱洪業,世無得而顯稱。
由克讓以立風俗,輕脫躧於千乘。
若率土而論都,則非列國之所觖望也。
故其經略,上當星紀。
拓土畫疆,卓犖兼并。
包括干越,跨躡蠻荊。
婺女寄其曜,翼軫寓其精。
指衡岳以鎮野,目龍川而帶坰。
「爾其山澤,則嵬嶷嶢屼,巊冥鬱岪。
潰渱泮汗,滇㴐淼漫。
或涌川而開瀆,或吞江而納漢。
磈磈巍巍,滮滮涆涆。
䃢碒乎數州之間,灌注乎天下之半。
百川派別,歸海而會。
控清引濁,混濤并瀨。
濆薄沸騰,寂寥長邁。
濞焉洶洶,隱焉磕磕。
出乎大荒之中,行乎東極之外。
經扶桑之中林,包湯谷之滂沛。
潮波汨起,迴復萬里。
歊霧漨浡,雲蒸昏昧。
泓澄奫潫,澒溶沆瀁。
莫測其深,莫究其廣。
澶湉漠而無涯,㹅有流而爲長。
瑰異之所叢育,鱗甲之所集往。」
「於是乎長鯨吞航,修鯢吐浪。
躍龍騰蛇,鮫鯔琵琶。
王鮪鯸鮐,鮣龜鱕䱜。
烏賊擁劍,𪓟鼊鯖鰐。
涵泳乎其中。
葺鱗鏤甲,詭類舛錯。
泝洄順流,噞喁沈浮。
鳥則鵾雞鸀鳿,鸘鵠鷺鴻。
鶢鶋避風,候鴈造江。
鸂鶒鷛𪆂,鶄鶴鶖鶬。
鸛鷗鷁鸕,氾濫乎其上。
湛淡羽儀,隨波參差。
理翮整翰,容與自翫。
彫啄蔓藻,刷盪漪瀾。
魚鳥聱耴,萬物蠢生。
芒芒黖黖,慌罔奄欻,神化翕忽,函幽育明。
窮性極形,盈虛自然。
蚌蛤珠胎,與月虧全。
巨鼇贔屓,首冠靈山。
大鵬繽翻,翼若垂天。
振盪汪流,雷抃重淵。
殷動宇宙,胡可勝原!」
「島嶼綿邈,洲渚馮隆。
曠瞻迢遞,迥眺冥蒙。
珍怪麗,奇隙充。
徑路絕,風雲通。
洪桃屈盤,丹桂灌叢。
瓊枝抗莖而敷橤,珊瑚幽茂而玲瓏。
增岡重阻,列真之宇。
玉堂對霤,石室相距。
藹藹翠幄,嫋嫋素女。
江斐於是往來,海童於是宴語。
斯實神妙之響象,嗟難得而覼縷!」
「爾乃地勢坱圠,卉木镺蔓
魏國先生有睟其容,乃盱衡而誥曰:「异乎交益之士,蓋音有楚夏者,土風之乖也;情有險易者,習俗之殊也。
雖則生常,固非自得之謂也。
昔市南宜僚弄丸,而兩家之難解。
聊爲吾子復翫德音,以釋二客競于辯囿者也。」
「夫泰極剖判,造化權輿。
體兼晝夜,理包清濁。
流而爲江海,結而爲山嶽。
列宿分其野,荒裔帶其隅。
巖岡潭淵,限蠻隔夷,峻危之竅也。
蠻陬夷落,譯導而通,鳥獸之氓也。
正位居體者,以中夏爲喉,不以邊垂爲襟也。
長世字甿者,以道德爲藩,不以襲險爲屏也。
而子大夫之賢者,尚弗曾庶翼等威,附麗皇極。
思稟正朔,樂率貢職。
而徒務於詭隨匪人,宴安於絕域。
榮其文身,驕其險棘。
繆默語之常倫,牽膠言而踰侈。
飾華離以矜然,假倔彊而攘臂。
非醇粹之方壯,謀踳駮於王義。
孰愈尋靡䓑於中逵,造沐猴於棘刺。
劍閣雖嶚,憑之者蹶,非所以深根固蔕也。
洞庭雖濬,負之者北,非所以愛人治國也。
彼桑榆之末光,踰長庚之初輝。
況河冀之爽塏,與江介之湫湄。
故將語子以神州之略,赤縣之畿。
魏都之卓犖,六合之樞機。」
「于時運距陽九,漢網絕維。
姦回內贔,兵纏紫微。
翼翼京室,眈眈帝宇,巢焚原燎,變爲煨燼,故荊棘旅庭也。
殷殷寰內,繩繩八區,鋒鏑縱橫,化爲戰場,故麋鹿寓城也。
伊洛榛曠,崤函荒蕪。
臨菑牢落,鄢郢丘墟。
而是有魏開國之日,締構之初。
萬邑譬焉,亦獨犨麋之與子都。
培塿之與方壺也。」
「且魏地者,畢昴之所應,虞夏之餘人。
先王之桑梓,列聖之遺塵。
考之四隈,則八埏之中;測之寒暑,則霜露所均。
卜偃前識而賞其隆,吳札聽歌而美其風。
雖則衰世,而盛德形於管絃;雖踰千祀,而懷舊蘊於遐年。
爾其疆域,則旁極齊秦,結湊冀道。
開胸殷衛,跨躡燕趙。
山林幽岟,川澤迴繚。
恒碣碪𥔲於青霄,河汾浩涆而皓溔。
南瞻淇澳,則綠竹純茂;北臨漳滏,則冬夏異沼。
神鉦迢遞於高巒,靈響時驚於四表。
溫泉毖涌而自浪,華清蕩邪而難老。
墨井鹽池,玄滋素液。
厥田惟中,厥壤惟白。
原隰畇畇,墳衍斥斥。
或嵬罍而複陸,或黋朗而拓落。
乾坤交泰而絪縕,嘉祥徽顯而豫作。
是以兆朕振古,萌柢疇昔。
藏氣讖緯,閟象竹帛。
迥時世而淵默,應期運而光赫。
暨聖武之龍飛,肇受命而光宅。」
「爰初自臻,言占其良。
謀龜謀筮,亦既允臧。
修其郛郭,繕其城隍。
經始之制,牢籠百王。
畫雍豫之居,寫八都之宇。
鑒茅茨於陶唐,察卑宮於夏禹。
古公草創,而高門有閌;宣王中興,而築室百堵。
兼聖哲之軌,并文質之狀。
商豐約而折中,准當年而爲量。
思重爻,摹
雖則生常,固非自得之謂也。
昔市南宜僚弄丸,而兩家之難解。
聊爲吾子復翫德音,以釋二客競于辯囿者也。」
「夫泰極剖判,造化權輿。
體兼晝夜,理包清濁。
流而爲江海,結而爲山嶽。
列宿分其野,荒裔帶其隅。
巖岡潭淵,限蠻隔夷,峻危之竅也。
蠻陬夷落,譯導而通,鳥獸之氓也。
正位居體者,以中夏爲喉,不以邊垂爲襟也。
長世字甿者,以道德爲藩,不以襲險爲屏也。
而子大夫之賢者,尚弗曾庶翼等威,附麗皇極。
思稟正朔,樂率貢職。
而徒務於詭隨匪人,宴安於絕域。
榮其文身,驕其險棘。
繆默語之常倫,牽膠言而踰侈。
飾華離以矜然,假倔彊而攘臂。
非醇粹之方壯,謀踳駮於王義。
孰愈尋靡䓑於中逵,造沐猴於棘刺。
劍閣雖嶚,憑之者蹶,非所以深根固蔕也。
洞庭雖濬,負之者北,非所以愛人治國也。
彼桑榆之末光,踰長庚之初輝。
況河冀之爽塏,與江介之湫湄。
故將語子以神州之略,赤縣之畿。
魏都之卓犖,六合之樞機。」
「于時運距陽九,漢網絕維。
姦回內贔,兵纏紫微。
翼翼京室,眈眈帝宇,巢焚原燎,變爲煨燼,故荊棘旅庭也。
殷殷寰內,繩繩八區,鋒鏑縱橫,化爲戰場,故麋鹿寓城也。
伊洛榛曠,崤函荒蕪。
臨菑牢落,鄢郢丘墟。
而是有魏開國之日,締構之初。
萬邑譬焉,亦獨犨麋之與子都。
培塿之與方壺也。」
「且魏地者,畢昴之所應,虞夏之餘人。
先王之桑梓,列聖之遺塵。
考之四隈,則八埏之中;測之寒暑,則霜露所均。
卜偃前識而賞其隆,吳札聽歌而美其風。
雖則衰世,而盛德形於管絃;雖踰千祀,而懷舊蘊於遐年。
爾其疆域,則旁極齊秦,結湊冀道。
開胸殷衛,跨躡燕趙。
山林幽岟,川澤迴繚。
恒碣碪𥔲於青霄,河汾浩涆而皓溔。
南瞻淇澳,則綠竹純茂;北臨漳滏,則冬夏異沼。
神鉦迢遞於高巒,靈響時驚於四表。
溫泉毖涌而自浪,華清蕩邪而難老。
墨井鹽池,玄滋素液。
厥田惟中,厥壤惟白。
原隰畇畇,墳衍斥斥。
或嵬罍而複陸,或黋朗而拓落。
乾坤交泰而絪縕,嘉祥徽顯而豫作。
是以兆朕振古,萌柢疇昔。
藏氣讖緯,閟象竹帛。
迥時世而淵默,應期運而光赫。
暨聖武之龍飛,肇受命而光宅。」
「爰初自臻,言占其良。
謀龜謀筮,亦既允臧。
修其郛郭,繕其城隍。
經始之制,牢籠百王。
畫雍豫之居,寫八都之宇。
鑒茅茨於陶唐,察卑宮於夏禹。
古公草創,而高門有閌;宣王中興,而築室百堵。
兼聖哲之軌,并文質之狀。
商豐約而折中,准當年而爲量。
思重爻,摹
有西蜀公子者,言於東吳王孫,曰:「蓋聞天以日月為綱,地以四海為紀。
九土星分,萬國錯跱。
崤函有帝皇之宅,河洛為王者之里。
吾子豈亦曾聞蜀都之事歟?請為左右揚搉而陳之。
「夫蜀都者,蓋兆基於上世,開國於中古。
廓靈關以為門,包玉壘而為宇。
帶二江之雙流,抗峨眉之重阻。
水陸所湊,兼六合而交會焉;豐蔚所盛,茂八區而菴藹焉。」
「於前則跨躡犍牂,枕輢交趾。
經途所亘,五千餘里。
山阜相屬,含谿懷谷。
崗巒糾紛,觸石吐雲。
鬱葐蒀以翠微,崛巍巍以峨峨。
干青霄而秀出,舒丹氣而為霞。
龍池𤀰瀑濆其隈,漏江伏流潰其阿。
汨若湯谷之揚濤,沛若濛汜之涌波。
於是乎邛竹緣嶺,菌桂臨崖。
旁挺龍目,側生荔枝。
布綠葉之萋萋,結朱實之離離。
迎隆冬而不凋,常曄曄以猗猗。
孔翠群翔,犀象競馳。
白雉朝雊,猩猩夜啼。
金馬騁光而絕景,碧雞儵忽而曜儀。
火井沈熒於幽泉,高爓飛煽於天垂。
其間則有虎珀丹青,江珠瑕英。
金沙銀礫,符采彪炳,暉麗灼爍。」
「於後則卻背華容,北指崑崙。
緣以劍閣,阻以石門。
流漢湯湯,驚浪雷奔。
望之天迴,即之雲昏。
水物殊品,鱗介異族。
或藏蛟螭,或隱碧玉。
嘉魚出於丙穴,良木攢於褒谷。
其樹則有木蘭梫桂,杞櫹椅桐,襖枒楔樅。
楩柟幽藹於谷底,松柏蓊鬱於山峰。
擢脩幹,竦長條。
扇飛雲,拂輕霄。
羲和假道於峻歧,陽烏迴翼乎高標。
巢居栖翔,聿兼鄧林。
穴宅奇獸,窠宿異禽。
熊羆咆其陽,鵰鶚鴥其陰。
猿狖騰希而競捷,虎豹長嘯而永吟。」
「於東則左綿巴中,百濮所充。
外負銅梁於宕渠,內函要害於膏腴。
其中則有巴菽巴戟,靈壽桃枝。
樊以蒩圃,濱以鹽池。
蟞蛦山棲,黿龜水處。
潛龍蟠於沮澤,應鳴鼓而興雨。
丹沙赩熾出其阪,蜜房郁毓被其阜。
山圖采而得道,赤斧服而不朽。
若乃剛悍生其方,風謠尚其武。
奮之則賨旅,翫之則渝舞。
銳氣剽於中葉,蹻容世於樂府。」
「於西則右挾岷山,涌瀆發川。
陪以白狼,夷歌成章。
坰野草昧,林麓黝儵。
交讓所植,蹲鴟所伏。
百藥灌叢,寒卉冬馥。
異類眾夥,于何不育?其中則有青珠黃環,碧砮芒消。
或豐綠荑,或蕃丹椒。
麋蕪布濩於中阿,風連莚蔓於蘭皋。
紅葩紫飾,柯葉漸苞。
敷橤葳蕤,落英飄颻。
神農是嘗,盧跗是料。
芳追氣邪,味蠲癘痟其封域之內,則有原隰墳衍,通望彌博。
演以潛沬,浸以綿雒。
溝洫脈散,疆里綺錯。
黍稷油油,藓稻莫莫。
指渠口以為雲門,灑滮池而為陸澤。
雖星畢之滂遝,尚未齊其膏液。
爾乃邑居隱賑,夾江傍山。
棟宇相望,桑梓接連。
家有鹽泉之井,戶有橘柚
九土星分,萬國錯跱。
崤函有帝皇之宅,河洛為王者之里。
吾子豈亦曾聞蜀都之事歟?請為左右揚搉而陳之。
「夫蜀都者,蓋兆基於上世,開國於中古。
廓靈關以為門,包玉壘而為宇。
帶二江之雙流,抗峨眉之重阻。
水陸所湊,兼六合而交會焉;豐蔚所盛,茂八區而菴藹焉。」
「於前則跨躡犍牂,枕輢交趾。
經途所亘,五千餘里。
山阜相屬,含谿懷谷。
崗巒糾紛,觸石吐雲。
鬱葐蒀以翠微,崛巍巍以峨峨。
干青霄而秀出,舒丹氣而為霞。
龍池𤀰瀑濆其隈,漏江伏流潰其阿。
汨若湯谷之揚濤,沛若濛汜之涌波。
於是乎邛竹緣嶺,菌桂臨崖。
旁挺龍目,側生荔枝。
布綠葉之萋萋,結朱實之離離。
迎隆冬而不凋,常曄曄以猗猗。
孔翠群翔,犀象競馳。
白雉朝雊,猩猩夜啼。
金馬騁光而絕景,碧雞儵忽而曜儀。
火井沈熒於幽泉,高爓飛煽於天垂。
其間則有虎珀丹青,江珠瑕英。
金沙銀礫,符采彪炳,暉麗灼爍。」
「於後則卻背華容,北指崑崙。
緣以劍閣,阻以石門。
流漢湯湯,驚浪雷奔。
望之天迴,即之雲昏。
水物殊品,鱗介異族。
或藏蛟螭,或隱碧玉。
嘉魚出於丙穴,良木攢於褒谷。
其樹則有木蘭梫桂,杞櫹椅桐,襖枒楔樅。
楩柟幽藹於谷底,松柏蓊鬱於山峰。
擢脩幹,竦長條。
扇飛雲,拂輕霄。
羲和假道於峻歧,陽烏迴翼乎高標。
巢居栖翔,聿兼鄧林。
穴宅奇獸,窠宿異禽。
熊羆咆其陽,鵰鶚鴥其陰。
猿狖騰希而競捷,虎豹長嘯而永吟。」
「於東則左綿巴中,百濮所充。
外負銅梁於宕渠,內函要害於膏腴。
其中則有巴菽巴戟,靈壽桃枝。
樊以蒩圃,濱以鹽池。
蟞蛦山棲,黿龜水處。
潛龍蟠於沮澤,應鳴鼓而興雨。
丹沙赩熾出其阪,蜜房郁毓被其阜。
山圖采而得道,赤斧服而不朽。
若乃剛悍生其方,風謠尚其武。
奮之則賨旅,翫之則渝舞。
銳氣剽於中葉,蹻容世於樂府。」
「於西則右挾岷山,涌瀆發川。
陪以白狼,夷歌成章。
坰野草昧,林麓黝儵。
交讓所植,蹲鴟所伏。
百藥灌叢,寒卉冬馥。
異類眾夥,于何不育?其中則有青珠黃環,碧砮芒消。
或豐綠荑,或蕃丹椒。
麋蕪布濩於中阿,風連莚蔓於蘭皋。
紅葩紫飾,柯葉漸苞。
敷橤葳蕤,落英飄颻。
神農是嘗,盧跗是料。
芳追氣邪,味蠲癘痟其封域之內,則有原隰墳衍,通望彌博。
演以潛沬,浸以綿雒。
溝洫脈散,疆里綺錯。
黍稷油油,藓稻莫莫。
指渠口以為雲門,灑滮池而為陸澤。
雖星畢之滂遝,尚未齊其膏液。
爾乃邑居隱賑,夾江傍山。
棟宇相望,桑梓接連。
家有鹽泉之井,戶有橘柚
余每觀才士之所作,竊有以得其用心。
夫放言遣辭,良多變矣,妍蚩好惡,可得而言。
每自屬文,尤見其情,恒患意不稱物,文不逮意,蓋非知之難,能之難也。
故作文賦,以述先士之盛藻,因論作文之利害所由,佗日殆可謂曲盡其妙。
至於操斧伐柯,雖取則不遠,若夫隨手之變,良難以辭逮,蓋所能言者,具於此云。
佇中區以玄覽,頤情志於典墳。
遵四時以歎逝,瞻萬物而思紛。
悲落葉於勁秋,喜柔條於芳春,心懍懍以懷霜,志眇眇而臨雲。
詠世德之駿烈,誦先人之清芬。
遊文章之林府,嘉麗藻之彬彬。
慨投篇而援筆,聊宣之乎斯文。
其始也,皆收視反聽,耽思傍訊,精騖八極,心遊萬仞。
其致也,情曈曨而彌鮮,物昭晰而互進。
傾群言之瀝液,漱六藝之芳潤。
浮天淵以安流,濯下泉而潛浸。
於是沈辭怫悅,若遊魚銜鉤,而出重淵之深;浮藻聯翩,若翰鳥纓繳,而墜曾雲之峻。
收百世之闕文,採千載之遺韻。
謝朝華於已披,啟夕秀於未振。
觀古今於須臾,撫四海於一瞬。
然後選義按部,考辭就班。
抱暑者咸叩,懷響者畢彈。
或因枝以振葉,或沿波而討源。
或本隱以之顯,或求易而得難。
或虎變而獸擾,或龍見而鳥瀾。
或妥帖而易施,或岨峿而不安。
罊澄心以凝思,眇衆慮而爲言。
籠天地於形內,挫萬物於筆端。
始躑躅於燥吻,終流離於濡翰。
理扶質以立幹,文垂條而結繁。
信情貌之不差,故每變而在顏。
思涉樂其必笑,方言哀而已歎。
或操觚以率爾,或含毫而邈然。
伊茲事之可樂,固聖賢之所欽。
課虛無以責有,叩寂寞而求音。
函綿邈於尺素,吐滂沛乎寸心。
言恢之而彌廣,思按之而逾深。
播芳蕤之馥馥,發青條之森森。
粲風飛而猋豎,鬱雲起乎翰林。
體有萬殊,物無一量。
紛紜揮霍,形難爲狀。
辭程才以效伎,意司契而爲匠。
在有無而僶俛,當淺深而不讓。
雖離方而遯員,期窮形而盡相。
故夫夸目者尚奢,愜心者貴當。
言窮者無隘,論達者唯曠。
詩緣情而綺靡,賦體物而瀏亮。
碑披文以相質,誄纏綿而悽愴。
銘博約而溫潤,箴頓挫而清壯。
頌優遊以彬蔚,論精微而朗暢。
奏平徹以閑雅,說煒曄而譎誑。
雖區分之在茲,亦禁邪而制放。
要辭達而理舉,故無取乎冗長。
其爲物也多姿,其爲體也屢遷。
其會意也尚巧,其遣言也貴妍。
暨音聲之迭代,若五色之相宣。
雖逝止之無常,固崎錡而難便。
苟達變而識次,猶開流以納泉。
如失機而後會,恒操末以續顛。
謬玄黃之袟敘,故淟涊而不鮮。
或仰逼於先條,或俯侵於後章。
或辭害而理比,或言順而義妨。
離之則雙美,合之則兩傷。
考殿最於錙銖,定
夫放言遣辭,良多變矣,妍蚩好惡,可得而言。
每自屬文,尤見其情,恒患意不稱物,文不逮意,蓋非知之難,能之難也。
故作文賦,以述先士之盛藻,因論作文之利害所由,佗日殆可謂曲盡其妙。
至於操斧伐柯,雖取則不遠,若夫隨手之變,良難以辭逮,蓋所能言者,具於此云。
佇中區以玄覽,頤情志於典墳。
遵四時以歎逝,瞻萬物而思紛。
悲落葉於勁秋,喜柔條於芳春,心懍懍以懷霜,志眇眇而臨雲。
詠世德之駿烈,誦先人之清芬。
遊文章之林府,嘉麗藻之彬彬。
慨投篇而援筆,聊宣之乎斯文。
其始也,皆收視反聽,耽思傍訊,精騖八極,心遊萬仞。
其致也,情曈曨而彌鮮,物昭晰而互進。
傾群言之瀝液,漱六藝之芳潤。
浮天淵以安流,濯下泉而潛浸。
於是沈辭怫悅,若遊魚銜鉤,而出重淵之深;浮藻聯翩,若翰鳥纓繳,而墜曾雲之峻。
收百世之闕文,採千載之遺韻。
謝朝華於已披,啟夕秀於未振。
觀古今於須臾,撫四海於一瞬。
然後選義按部,考辭就班。
抱暑者咸叩,懷響者畢彈。
或因枝以振葉,或沿波而討源。
或本隱以之顯,或求易而得難。
或虎變而獸擾,或龍見而鳥瀾。
或妥帖而易施,或岨峿而不安。
罊澄心以凝思,眇衆慮而爲言。
籠天地於形內,挫萬物於筆端。
始躑躅於燥吻,終流離於濡翰。
理扶質以立幹,文垂條而結繁。
信情貌之不差,故每變而在顏。
思涉樂其必笑,方言哀而已歎。
或操觚以率爾,或含毫而邈然。
伊茲事之可樂,固聖賢之所欽。
課虛無以責有,叩寂寞而求音。
函綿邈於尺素,吐滂沛乎寸心。
言恢之而彌廣,思按之而逾深。
播芳蕤之馥馥,發青條之森森。
粲風飛而猋豎,鬱雲起乎翰林。
體有萬殊,物無一量。
紛紜揮霍,形難爲狀。
辭程才以效伎,意司契而爲匠。
在有無而僶俛,當淺深而不讓。
雖離方而遯員,期窮形而盡相。
故夫夸目者尚奢,愜心者貴當。
言窮者無隘,論達者唯曠。
詩緣情而綺靡,賦體物而瀏亮。
碑披文以相質,誄纏綿而悽愴。
銘博約而溫潤,箴頓挫而清壯。
頌優遊以彬蔚,論精微而朗暢。
奏平徹以閑雅,說煒曄而譎誑。
雖區分之在茲,亦禁邪而制放。
要辭達而理舉,故無取乎冗長。
其爲物也多姿,其爲體也屢遷。
其會意也尚巧,其遣言也貴妍。
暨音聲之迭代,若五色之相宣。
雖逝止之無常,固崎錡而難便。
苟達變而識次,猶開流以納泉。
如失機而後會,恒操末以續顛。
謬玄黃之袟敘,故淟涊而不鮮。
或仰逼於先條,或俯侵於後章。
或辭害而理比,或言順而義妨。
離之則雙美,合之則兩傷。
考殿最於錙銖,定
咨大塊之受氣,何斯人之獨靈;稟神智以藏照,秉三五而垂名。
或擊壤以自歡,或大濟於蒼生,靡潛躍之非分,常傲然以稱情。
世流浪而遂徂,物群分以相形,密網裁而魚駭,宏羅制而鳥驚。
彼達人之善覺,乃逃祿而歸耕。
山嶷嶷而懷影,川汪汪而藏聲;望軒唐而永嘆,甘貧賤以辭榮。
淳源汩以長分,美惡作以異途,原百行之攸貴,莫爲善之可娛。
奉上天之成命,師聖人之遺書,發忠孝於君親,生信義於鄉閭。
推誠心而獲顯,不矯然而祈譽。
嗟乎!雷同毀異,物惡其上,妙算者謂迷,直道者云妄。
坦至公而無猜,卒蒙恥以受謗;雖懷瓊而握蘭,徒芳潔而誰亮?哀哉,士之不遇,已不在炎帝帝魁之世。
獨祗修以自勤,豈三省之或廢;庶進德以及時,時既至而不惠。
無爰生之晤言,念張季之終蔽;湣馮叟於郎署,賴魏守以納計。
雖僅然於必知,亦苦心而曠歲。
審夫市之無虎,眩三夫之獻說。
悼賈傅之秀朗,紆遠轡於促界。
悲董相之淵致,屢乘危而幸濟。
感哲人之無偶,淚淋浪以灑袂。
承前王之清誨,曰天道之無親;澄得一以作鑒,恒輔善而佑仁。
夷投老以長饑,回早夭而又貧;傷請車以備槨,悲茹薇而殞身。
雖好學與行義,何死生之苦辛!疑報德之若茲,懼斯言之虛陳。
何曠世之無才,罕無路之不澀;伊古人之慷慨,病奇名之不立。
廣結髮以從政,不愧賞於萬邑;屈雄志於戚豎,竟尺土之莫及!留誠信於身後,慟眾人之悲泣。
商盡規以拯弊,言始順而患入。
奚良辰之易傾,胡害勝其乃急!
蒼旻遐緬,人事無已;有感有昧,疇測其理。
寧固窮以濟意,不委曲而累己。
既軒冕之非榮,豈缊袍之爲恥。
誠謬會以取拙,且欣然而歸止。
擁孤襟以畢歲, 謝良價於朝市。
或擊壤以自歡,或大濟於蒼生,靡潛躍之非分,常傲然以稱情。
世流浪而遂徂,物群分以相形,密網裁而魚駭,宏羅制而鳥驚。
彼達人之善覺,乃逃祿而歸耕。
山嶷嶷而懷影,川汪汪而藏聲;望軒唐而永嘆,甘貧賤以辭榮。
淳源汩以長分,美惡作以異途,原百行之攸貴,莫爲善之可娛。
奉上天之成命,師聖人之遺書,發忠孝於君親,生信義於鄉閭。
推誠心而獲顯,不矯然而祈譽。
嗟乎!雷同毀異,物惡其上,妙算者謂迷,直道者云妄。
坦至公而無猜,卒蒙恥以受謗;雖懷瓊而握蘭,徒芳潔而誰亮?哀哉,士之不遇,已不在炎帝帝魁之世。
獨祗修以自勤,豈三省之或廢;庶進德以及時,時既至而不惠。
無爰生之晤言,念張季之終蔽;湣馮叟於郎署,賴魏守以納計。
雖僅然於必知,亦苦心而曠歲。
審夫市之無虎,眩三夫之獻說。
悼賈傅之秀朗,紆遠轡於促界。
悲董相之淵致,屢乘危而幸濟。
感哲人之無偶,淚淋浪以灑袂。
承前王之清誨,曰天道之無親;澄得一以作鑒,恒輔善而佑仁。
夷投老以長饑,回早夭而又貧;傷請車以備槨,悲茹薇而殞身。
雖好學與行義,何死生之苦辛!疑報德之若茲,懼斯言之虛陳。
何曠世之無才,罕無路之不澀;伊古人之慷慨,病奇名之不立。
廣結髮以從政,不愧賞於萬邑;屈雄志於戚豎,竟尺土之莫及!留誠信於身後,慟眾人之悲泣。
商盡規以拯弊,言始順而患入。
奚良辰之易傾,胡害勝其乃急!
蒼旻遐緬,人事無已;有感有昧,疇測其理。
寧固窮以濟意,不委曲而累己。
既軒冕之非榮,豈缊袍之爲恥。
誠謬會以取拙,且欣然而歸止。
擁孤襟以畢歲, 謝良價於朝市。
四時忽其代序兮,萬物紛以迴薄。
覽花蒔之時育兮,察盛衰之所託。
感冬索而春敷兮,嗟夏茂而秋落。
雖末士之榮悴兮,伊人情之美惡。
善乎宋玉之言曰:「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
憀慄兮若在遠行,登山臨水送將歸。」夫送歸懷慕徒之戀兮,遠行有羇旅之憤。
臨川感流以歎逝兮,登山懷遠而悼近。
彼四慼之疚心兮,遭一塗而難忍。
嗟秋日之可哀兮,諒無愁而不盡。
野有歸燕,隰有翔隼。
游氛朝興,槁葉夕殞。
於是迺屏輕箑,釋纖絺。
藉莞蒻,御袷衣。
庭樹槭以灑落兮,勁風戾而吹帷。
蟬嘒嘒而寒吟兮,鴈飄飄而南飛。
天晃朗以彌高兮,日悠陽而浸微。
何微陽之短晷,覺涼夜之方永。
月朣朧以含光兮,露淒清以凝冷。
熠燿粲於階闥兮,蟋蟀鳴乎軒屏。
聽離鴻之晨吟兮,望流火之餘景。
宵耿介而不寐兮,獨展轉於華省。
悟時歲之遒盡兮,慨俛首而自省。
斑鬢髟以承弁兮,素髮颯以垂領。
仰群儁之逸軌兮,攀雲漢以游騁。
登春臺之熙熙兮,珥金貂之炯炯。
苟趣舍之殊塗兮,庸詎識其躁靜。
聞至人之休風兮,齊天地於一指。
彼知安而忘危兮,故出生而入死。
行投趾於容跡兮,殆不踐而獲底。
闕側足以及泉兮,雖猴猿而不履。
龜祀骨於宗祧兮,思反身於綠水。
且斂衽以歸來兮,忽投紱以高厲。
耕東皋之沃壤兮,輸黍稷之餘稅。
泉涌湍於石間兮,菊揚芳於崖澨。
澡秋水之涓涓兮,玩游鯈之潎潎。
逍遙乎山川之阿,放曠乎人間之世。
優哉游哉,聊以卒歲。
覽花蒔之時育兮,察盛衰之所託。
感冬索而春敷兮,嗟夏茂而秋落。
雖末士之榮悴兮,伊人情之美惡。
善乎宋玉之言曰:「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
憀慄兮若在遠行,登山臨水送將歸。」夫送歸懷慕徒之戀兮,遠行有羇旅之憤。
臨川感流以歎逝兮,登山懷遠而悼近。
彼四慼之疚心兮,遭一塗而難忍。
嗟秋日之可哀兮,諒無愁而不盡。
野有歸燕,隰有翔隼。
游氛朝興,槁葉夕殞。
於是迺屏輕箑,釋纖絺。
藉莞蒻,御袷衣。
庭樹槭以灑落兮,勁風戾而吹帷。
蟬嘒嘒而寒吟兮,鴈飄飄而南飛。
天晃朗以彌高兮,日悠陽而浸微。
何微陽之短晷,覺涼夜之方永。
月朣朧以含光兮,露淒清以凝冷。
熠燿粲於階闥兮,蟋蟀鳴乎軒屏。
聽離鴻之晨吟兮,望流火之餘景。
宵耿介而不寐兮,獨展轉於華省。
悟時歲之遒盡兮,慨俛首而自省。
斑鬢髟以承弁兮,素髮颯以垂領。
仰群儁之逸軌兮,攀雲漢以游騁。
登春臺之熙熙兮,珥金貂之炯炯。
苟趣舍之殊塗兮,庸詎識其躁靜。
聞至人之休風兮,齊天地於一指。
彼知安而忘危兮,故出生而入死。
行投趾於容跡兮,殆不踐而獲底。
闕側足以及泉兮,雖猴猿而不履。
龜祀骨於宗祧兮,思反身於綠水。
且斂衽以歸來兮,忽投紱以高厲。
耕東皋之沃壤兮,輸黍稷之餘稅。
泉涌湍於石間兮,菊揚芳於崖澨。
澡秋水之涓涓兮,玩游鯈之潎潎。
逍遙乎山川之阿,放曠乎人間之世。
優哉游哉,聊以卒歲。
夫立德之基有常,而建功之路不一。
何則?循心以爲量者存乎我,因物以成務者繫乎彼。
存夫我者,隆殺止乎其域;繫乎物者,豐約唯所遭遇。
落葉俟微風以隕,而風之力蓋寡;孟嘗遭雍門而泣,而琴之感以末。
何者?欲隕之葉,無所假烈風;將墜之泣,不足繁哀響也。
是故苟時啟於天,理盡於民,庸夫可以濟聖賢之功,斗筲可以定烈士之業。
故曰才不半古,而功已倍之,蓋得之於時勢也。
歷觀古今,徼一時之功,而居伊周之位者有矣。
夫我之自我,智士猶嬰其累;物之相物,昆蟲皆有此情。
夫以自我之量,而挾非常之勳,神器暉其顧盼,萬物隨其俯仰,心玩居常之安,耳飽從諛之說,豈識乎功在身外,任出才表者哉!
且好榮惡辱,有生之所大期;忌盈害上,鬼神猶且不免;人主操其常柄,天下服其大節,故曰天可讎乎?而時有袨服荷戟,立于廟門之下,援旗誓衆,奮於阡陌之上。
況乎代主制命,自下財物者哉!廣樹恩不足以敵怨,勤興利不足以補害,故曰代大匠斲者,必傷其手。
且夫政由寗氏,忠臣所爲慷慨;祭則寡人,人主所不久堪。
是以君奭鞅鞅,不悅公旦之舉;高平師師,側目博陸之勢。
而成王不遣嫌吝於懷,宣帝若負芒刺於背,非其然者與﹖嗟乎!光于四表,德莫富焉;王曰叔父,親莫昵焉。
登帝大位,功莫厚焉;守節沒齒,忠莫至焉。
而傾側顛沛,僅而自全,則伊生抱明允以嬰戮,文子懷忠敬而齒劍,固其所也。
因斯以言,夫以篤聖穆親,如彼之懿,大德至忠,如此之盛,尚不能取信於人主之懷,止謗於衆多之口,過此以往,惡睹其可!安危之理,斷可識矣。
又況乎饕大名以冒道家之忌,運短才而易聖哲所難者哉!身危由於勢過,而不知去勢以求安;禍積起於寵盛,而不知辭寵以招福。
見百姓之謀己,則申宮警守,以崇不畜之威;懼萬民之不服,則嚴刑峻制,以賈傷心之怨。
然後威窮乎震主,而怨行乎上下,衆心日陊,危機將發,而方偃仰瞪眄,謂足以夸世,笑古人之未工,亡己事之已拙,知曩勳之可矜,暗成敗之有會。
是以事窮運盡,必於顛仆;風起塵合,而禍至常酷也。
聖人忌功名之過己,惡寵祿之踰量,蓋爲此也。
夫惡欲之大端,賢愚所共有,而游子殉高位於生前,志士思垂名於身後,受生之分,唯此而已。
夫蓋世之業,名莫大焉;震主之勢,位莫盛焉;率意無違,欲莫順焉。
借使伊人頗覽天道,知盡不可益,盈難久持,超然自引,高揖而退,則巍巍之盛,仰邈前賢,洋洋之風,俯冠來籍,而大欲不乏於身,至樂無愆乎舊,節彌效而德彌廣,身逾逸而名逾劭。
此之不為,彼之必昧,然後河海之跡
何則?循心以爲量者存乎我,因物以成務者繫乎彼。
存夫我者,隆殺止乎其域;繫乎物者,豐約唯所遭遇。
落葉俟微風以隕,而風之力蓋寡;孟嘗遭雍門而泣,而琴之感以末。
何者?欲隕之葉,無所假烈風;將墜之泣,不足繁哀響也。
是故苟時啟於天,理盡於民,庸夫可以濟聖賢之功,斗筲可以定烈士之業。
故曰才不半古,而功已倍之,蓋得之於時勢也。
歷觀古今,徼一時之功,而居伊周之位者有矣。
夫我之自我,智士猶嬰其累;物之相物,昆蟲皆有此情。
夫以自我之量,而挾非常之勳,神器暉其顧盼,萬物隨其俯仰,心玩居常之安,耳飽從諛之說,豈識乎功在身外,任出才表者哉!
且好榮惡辱,有生之所大期;忌盈害上,鬼神猶且不免;人主操其常柄,天下服其大節,故曰天可讎乎?而時有袨服荷戟,立于廟門之下,援旗誓衆,奮於阡陌之上。
況乎代主制命,自下財物者哉!廣樹恩不足以敵怨,勤興利不足以補害,故曰代大匠斲者,必傷其手。
且夫政由寗氏,忠臣所爲慷慨;祭則寡人,人主所不久堪。
是以君奭鞅鞅,不悅公旦之舉;高平師師,側目博陸之勢。
而成王不遣嫌吝於懷,宣帝若負芒刺於背,非其然者與﹖嗟乎!光于四表,德莫富焉;王曰叔父,親莫昵焉。
登帝大位,功莫厚焉;守節沒齒,忠莫至焉。
而傾側顛沛,僅而自全,則伊生抱明允以嬰戮,文子懷忠敬而齒劍,固其所也。
因斯以言,夫以篤聖穆親,如彼之懿,大德至忠,如此之盛,尚不能取信於人主之懷,止謗於衆多之口,過此以往,惡睹其可!安危之理,斷可識矣。
又況乎饕大名以冒道家之忌,運短才而易聖哲所難者哉!身危由於勢過,而不知去勢以求安;禍積起於寵盛,而不知辭寵以招福。
見百姓之謀己,則申宮警守,以崇不畜之威;懼萬民之不服,則嚴刑峻制,以賈傷心之怨。
然後威窮乎震主,而怨行乎上下,衆心日陊,危機將發,而方偃仰瞪眄,謂足以夸世,笑古人之未工,亡己事之已拙,知曩勳之可矜,暗成敗之有會。
是以事窮運盡,必於顛仆;風起塵合,而禍至常酷也。
聖人忌功名之過己,惡寵祿之踰量,蓋爲此也。
夫惡欲之大端,賢愚所共有,而游子殉高位於生前,志士思垂名於身後,受生之分,唯此而已。
夫蓋世之業,名莫大焉;震主之勢,位莫盛焉;率意無違,欲莫順焉。
借使伊人頗覽天道,知盡不可益,盈難久持,超然自引,高揖而退,則巍巍之盛,仰邈前賢,洋洋之風,俯冠來籍,而大欲不乏於身,至樂無愆乎舊,節彌效而德彌廣,身逾逸而名逾劭。
此之不為,彼之必昧,然後河海之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