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
〔宋〕 1019 - 1086 年
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
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
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起强圉协洽五月,尽著雍涒滩二月,不满一年。
高祖睿文圣武昭肃孝皇帝中天福十二年(丁未,公元九四七年)
五月,乙酉塑,永康王兀欲召延寿及张砺、和凝、李崧、冯道于所馆饮酒。
兀欲妻素以兄事延寿,兀欲从容谓延寿曰:“妹自上国来,宁欲见之乎?”延寿欣然与之俱入。
良久,兀欲出,谓砺等曰:“燕王谋反,适已锁之矣。
”又曰:“先帝在汴时,遗我一筹,许我知南朝军国。
近者临崩,别无遗诏。
而燕王擅自知南朝军国,岂理邪!”下令:“延寿亲党,皆释不问。
”间一日,兀欲至待贤馆受蕃、汉官谒贺,笑谓张砺等曰:“燕王果于此礼上,吾以铁骑围之,诸公亦不免矣。

后数日,集蕃、汉之臣于府署,宣契丹主遗制。
其略曰:“永康王,大圣皇帝之嫡孙,人皇王之长子,太后钟爱,群情允归,可于中京即皇帝位。
”于是始举哀成服。
既而易吉服见群臣,不复行丧,歌吹之声不绝于内。
辛巳,以绛州防御使王晏为建雄节度使。
帝集群臣庭议进取,诸将咸请出师井陉,攻取镇、魏,先定河北,则河南拱手自服。
帝欲自石会趋上党,郭威曰:“虏主虽死,党众犹盛,各据坚城。
我出河北,兵少路迂,傍无应援,若群虏合势,共击我军,进则遮前,退则邀后,粮饷路绝,此危道也。
上党山路险涩,粟少民残,无以供亿,亦不可由。
近者陕、晋二镇,相继款附,引兵从之,万无一失,不出两旬,洛、汴定矣。
”帝曰:“卿言是也。
”苏逢吉等曰:“史弘肇大军已屯上党,群虏继遁,不若出天井,抵孟津为便。
”司天奏:“太岁在午,不利南行。
宜由晋、绛抵陕。
”帝从之。
辛卯,诏以十二日发北京,告谕诸道。
甲午,以太原尹崇为北京留守,以赵州刺史李存瑰为副留守,河东幕僚真定李骧为少尹,牙将太原蔚进为马步指挥使以佐之。
存瑰,唐庄宗之从弟也。
是日,刘晞弃洛阳,奔大梁。
武安节度副使、天策府都尉、领镇南节度使马希广,楚文昭王希范之母弟也,性谨顺,希范爱之,使判内外诸司事。
壬辰夜,希范卒,将佐议所立。
都指挥所张少敌,都押牙袁友恭,以武平节度使知永州事希萼,于希范诸弟为最长,请立之。
长直都指挥使刘彦瑫、天策府学士李弘皋、邓懿文、小门使杨涤皆欲立希广。
张少敌曰:“永州齿长而性刚,必不为都尉之下明矣。
必立都尉,当思长策以制永州,使帖然不动则可。
不然,社稷危矣。
”彦瑫等不从。
天策府学士拓跋恒曰:“三十五郎虽判军府之政,然三十郎居长,请遣使以礼让之。
不然,必起争端。
”彦瑫等皆曰:“今日军政在手,天与不取,使它人得之,异日吾辈安所
起阏逢执徐二月,尽旃蒙大荒落七月,凡一年有奇。
齐王中开运元年(甲辰,公元九四四年)
二月,甲辰朔,命前保义节度使石赟守麻家口,前威胜节度使何重建守杨刘镇,护圣都指挥使白再荣守马家口,西京留守安彦威守河阳。
未几,周儒引契丹将麻答自马家口济河,营于东岸,攻郓州北津以应杨光远。
麻答,契丹主之从弟也。
乙巳,遣侍卫马军都指挥使、义成节度使李守贞、神武统军皇甫遇、陈州防御使梁汉璋、怀州刺史薛怀让将兵万人,缘河水陆俱进。
守贞,河阳;汉璋,应州;怀让,太原人也。
丙午,契丹围高行周、符彦卿及先锋指挥使石公霸于戚城。
先是景延广令诸将分地而守,无得相救。
行周等告急,延广徐白帝,帝自将救之。
契丹解去,三将泣诉救兵之缓,几不免。
戊申,李守贞等至马家口。
契丹遣步卒万人筑垒,散骑兵于其外,馀兵数万屯河西,船数十艘渡兵,未已,晋兵薄之,契丹骑兵退走,晋兵进攻其垒,拔之。
契丹大败,乘马赴河溺死者数千人,俘斩亦数千人。
河西之兵恸哭而去,由是不敢复东。
辛亥,定难节度使李彝殷奏将兵四万自麟州济河,侵契丹之境。
壬子,以彝殷为契丹西南面招讨使。
初,契丹主得贝州、博州,皆抚尉其人,或拜官赐服章。
及败于戚城及马家口,忿恚,所得民,皆杀之,得军士,燔炙之。
由是晋人愤怒,戮力争奋。
杨光远将青州兵欲西会契丹。
戊午,诏石赟分兵屯郓州以备之。
诏刘知远将部兵自土门出恒州击契丹,又诏会杜威、马全节于邢州。
知远引兵屯乐平不进。
帝居丧期年,即于宫中奏细声女乐。
及出师,常令左右奏三弦琵琶,和以羌笛,击鼓歌舞,曰:“此非乐也。
”庚申,百官表请听乐,诏不许。
壬戌,杨光远围棣州,刺史李琼出兵击败之,光远烧营走还青州。
癸亥,以前威胜节度使何重建为东面马步都部署,将兵屯郓州。
阶、成义军指挥使王君怀帅所部千馀人叛降蜀,请为乡导以取阶、成。
甲子,蜀人攻阶州。
契丹伪弃元城去,伏精骑于古顿丘城,以俟晋军与恒、定之兵合而击之。
鄴都留守张从恩屡奏虏已遁去;大军欲进追之,会霖雨而止。
契丹设伏旬日,人马饥疲。
赵延寿曰:“晋军悉在河上,畏我锋锐,必不敢前,不如即其城下,四合攻之,夺其浮梁,则天下定矣。
”契丹主从之,三月,癸酉朔,自将兵十馀万陈于澶州城北,东西横掩城之两隅,登城望之,不见其际。
高行周前军在戚城之南,与契丹战,自午至晡,互有胜负。
契丹主以精兵当中军而来,帝亦出陈以待之。
契丹主望见晋军之盛,谓左右曰:“杨光远言晋兵半已馁死,今何其多也
起强圉协洽正月,尽四月,不满一年。
高祖睿文圣武昭肃孝皇帝上天福十二年(丁未,公元九四七年)
春,正月,丁亥朔,百官遥辞晋主于城北,乃易素服纱帽,迎契丹主,伏路侧请罪。
契丹主貂帽、貂裘,衷甲,驻马高阜,命起,改服,抚慰之。
左卫上将军安叔千独出班胡语,契丹主曰:“汝安没字邪?汝昔镇邢州,已累表输诚,我不忘也。
”叔千拜谢呼跃而退。
晋主与太后已下迎于封丘门外,契丹主辞不见。
契丹主入门,民皆惊呼而走。
契丹主登城楼,遣通事谕之曰:“我亦人也,汝曹勿惧!会当使汝曹苏息。
我无心南来,汉兵引我至此耳。
”至明德门,下马拜而后入宫。
以其枢密副使刘密权开封尹事。
日暮,契丹主复出,屯于赤冈。
戊子,执郑州防御使杨承勋至大梁,责以杀父叛契丹,命左右脔食之。
未几,以其弟右羽林将军承信为平卢节度使,悉以其父旧兵授之。
高勋诉张彦泽杀其家人于契丹主,契丹主亦怒彦泽剽掠京城,并傅住兒锁之。
以彦泽之罪宣示百官,问:“应死否?”皆言:“应死。
”百姓亦投牒争疏彦泽罪。
己丑,斩彦泽、住兒于北市,仍命高勋监刑。
彦泽前所杀士大夫子孙,皆绖杖号哭,随而诟詈,以杖扑之。
勋命断腕出锁,剖其心以祭死者。
市人争破其脑取髓,脔其肉而食之。
契丹送景延广归其国,庚寅,宿陈桥,夜,伺守者稍怠,扼吭而死。
辛卯,契丹以晋主为负义侯,置于黄龙府。
黄龙府,即慕容氏和龙城也。
契丹主使谓李太后曰:“闻重贵不用母命以至于此,可求自便,勿与俱行。
”太后曰:“重贵事妾甚谨。
所失者,违先君之志,绝两国之欢耳。
今幸蒙大恩,全生保家,母不随子,欲何所归!”癸巳,契丹迁晋主及其家人于封禅寺,遣大同节度使兼侍中河内崔廷勋以兵守之。
契丹主数遣使存问,晋主每闻使至,举家忧恐。
时雨雪连旬,外无供亿,上下冻馁。
太后使人谓寺僧曰:“吾尝于此饭僧数万,今日独无一人相念邪!”僧辞以“虏意难测,不敢献食。
”晋主阴祈守者,乃稍得食。
是日,契丹主自赤冈引兵入宫,都城诸门及宫禁门,皆以契丹守卫,昼夜不释兵仗。
磔犬于门,以竿悬羊皮于庭为厌胜。
契丹主谓晋群臣曰:“自今不修甲兵,不市战马,轻赋省役,天下太平矣。
”废东京,降开封府为汴州,尹为防御使。
乙未,契丹主改服中国衣冠,百官起居皆如旧制。
赵延寿、张砺共荐李崧之才。
会威胜节度使冯道自邓州入朝,契丹主素闻二人名,皆礼重之。
未几,以崧为太子太师,充枢密使,道守太傅,于枢密院祗候,以备顾问。
契丹主分遣使者,
起旃蒙大荒落八月,尽柔兆敦牂,凡一年有奇。
齐王下开运二年(乙巳,公元九四五年)
八月,甲子朔,日有食之。
丙寅,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和凝罢守本官。
加枢密使、户部尚书冯玉中书侍郎、同平章事,事无大小,悉以委之。
帝自阳城之捷,谓天下无虞,骄侈益甚。
四方贡献珍奇,皆归内府。
多造器玩,广宫室,崇饰后庭,近朝莫之及。
作织锦楼以织地衣,用织工数百,期年乃成。
又赏赐优伶无度。
桑维翰谏曰:“曏者陛下亲御胡寇,战士重伤者,赏不过帛数端。
今优人一谈一笑称旨,往往赐束帛、万钱、锦袍、银带,彼战士见之,能不觖望,曰:‘我曹冒白刃,绝筋折骨,曾不如一谈一笑之功乎!’如此,则士卒解体,陛下谁与卫社稷乎!”帝不听。
冯玉每善承迎帝意,由是益有宠。
尝有疾在家,帝谓诸宰相曰:“自刺史以上,俟冯玉出,乃得除。
”其倚任如此。
玉乘势弄权,四方赂遗,辐辏其门。
由是朝政益坏。
唐兵围建州既久,建人离心。
或谓董思安:“盍早择去就?”思安曰“吾世事王氏,危而叛之,天下其谁容我!”众感其言,无叛者。
丁亥,唐先锋桥道使上元王建封先登,遂克建州,闽主延政降。
王忠顺战死,董思安整众奔泉州。
初,唐兵之来,建人苦王氏之乱与杨思恭之重敛,争伐木开道以迎之。
及破建州,纵兵大掠,焚宫室庐舍俱尽。
是夕,寒雨,冻死者相枕,建人失望。
唐主以其有功,皆不问。
汉主杀韶王弘雅。
九月,许文稹以汀州,王继勋以泉州,王继成以漳州,皆降于唐。
唐置永安军于建州。
丙申,以西京留守兼侍中景延广充北面行营副招讨使。
殿中监王钦祚权知恒州事。
会乏军储,诏钦祚括籴民粟。
杜威有粟十馀万斛在恒州,钦祚举籍以闻。
威大怒,表称:“臣有何罪,钦祚籍没臣粟!”朝廷为之召钦祚还,仍厚赐威以慰安之。
戊申,置威信军于曹州。
遣侍卫马步都指挥使李守贞戍澶州。
乙卯,遣彰德节度使张彦泽戍恒州。
汉主杀刘思潮、林少强、林少良、何昌延。
以左仆射王翻尝与高祖谋立弘昌,出为英州刺史,未至,赐死。
内外皆惧不自保。
冬,十月,癸巳,置镇安军于陈州。
唐元敬宋太后殂。
王延政至金陵,唐主以为羽林大将军。
斩杨思恭以谢建人。
以百胜节度使王崇文为永安节度使。
崇文治以宽简,建人遂安。
初,高丽王建用兵吞灭邻国,颇强大,因胡僧袜啰言于高祖曰:“勃海,我婚姻也,其王为契丹所虏,请与朝廷共击取之。
”高祖不报。
及帝与契丹为仇,袜啰复言之。
帝欲使高丽扰契丹东边以分其兵势。
会建卒,子武自称权知国事,上
起著雍涒∷滩三月,尽屠维作噩,凡一年有奇。
高祖睿文圣武昭肃孝皇帝下乾祐元年(戊申,公元九四八年)
三月,丙辰,史弘肇起复,加兼侍中。
侯益家富于财,厚赂执政及史弘肇等,由是大臣争誉之。
丙寅,以益兼中书令,行开封尹。
改广晋府为大名府,晋昌军为永兴军。
侯益盛毁王景崇于朝,言其恣横。
景崇闻益尹开封,知事已变,内不自安,且怨朝廷。
会诏遣供奉官王益如凤翔,征赵匡赞牙兵诣阙,赵思绾等甚惧,景崇因以言激之。
思绾途中谓其党常彦卿曰:“小太尉已落其手,吾属至京师,并死矣,奈何?”彦卿曰:“临机制变,子勿复言。

癸酉,至长安,永兴节度副使安友规、巡检乔守温出迎王益,置酒于客亭。
思绾前白曰:“壕寨使已定舍馆于城东。
今将士家属皆在城中,欲各入城挈家诣城东宿。
”友规等然之。
时思绾等皆无铠仗,既入西门,有州校坐门侧,思绾遽夺其剑斩之。
其徒因大譟,持白梃,杀守门者十馀人,分遣其党守诸门。
思绾入府,开库取铠仗给之,友规等皆逃去。
思绾遂据城,集城中少年,得四千馀人,缮城隍,葺楼堞,旬日间,战守之具皆备。
王景崇讽凤翔吏民表景崇知军府事,朝廷患之。
甲戌,徙静难节度使王守恩为永兴节度使,徙保义节度使赵晖为凤翔节度使,并同平章事。
以景崇为邠州留后,令便道之官。
虢州伶人靖边庭杀团练使田令方,驱掠州民,奔赵思绾。
至潼关,潼关守将出击之,其众皆溃。
初,契丹主北归,至定州,以义武节度副使邪律忠为节度使,徙故节度使孙方简为大同节度使。
方简怨恚,且惧入朝为契丹所留,迁延不受命,帅其党三千人保狼山故寨,控守要害。
契丹攻之,不克。
未几,遣使请降,帝复其旧官,以扞契丹。
邪律忠闻鄴都既平,常惧华人为变。
诏以成德留后刘在明为幽州道马步都部署,使出兵经略定州。
未行,忠与麻答等焚掠定州,悉驱其人弃城北去。
孙方简自狼山帅其众数百,还据定州,又奏以弟行友为易州刺史,方遇为泰州刺史。
每契丹入寇,兄弟奔命,契丹颇畏之。
于是晋末州县陷契丹者,皆复为汉有矣。
丙子,以刘在明为成德节度使。
麻答至其国,契丹主责以失守。
麻答服,曰:“因朝廷征汉官致乱耳。
”契丹主鸩杀之。
苏逢吉等为相,多迁补官吏。
杨邠以为虚费国用,所奏多抑之,逢吉等不悦。
中书侍郎兼户部尚书、同平章事李涛上疏言:“今关西纷扰,外御为急。
二枢密皆佐命功臣,官虽贵而家未富,宜授以要害大镇。
枢机之务在陛下目前,易以裁决,逢吉、禹珪自先帝时任事,皆可委也。
”杨邠、郭威闻之,见太后泣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17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