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寿
〔晋〕 233 - 297 年
陈寿,字承祚。
巴西郡安汉县(今四川南充)人。
三国时蜀汉及西晋时著名史学家。
陈寿少时好学,师事同郡学者谯周,在蜀汉时曾任卫将军主簿、东观秘书郎、观阁令史、散骑黄门侍郎等职。
当时,宦官黄皓专权,大臣都曲意附从。
陈寿因为不肯屈从黄皓,所以屡遭遣黜。
蜀降晋后,历任著作郎、长广太守、治书待御史、太子中庶子等职。
晚年多次被贬,屡次受人非议。
元康七年(297年)病逝,享年六十五岁。
太康元年(280年),晋灭吴结束了分裂局面后,陈寿历经10年艰辛完成了纪传体史学巨著《三国志》,全书共65卷,36.7万字,完整地记叙了自汉末至晋初近百年间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全貌,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并称“前四史”。
任峻字伯达,河南中牟人也。
汉末扰乱,关东皆震。
中牟令杨原愁恐,欲弃官走。
峻说原曰:“董卓首乱,天下莫不侧目,然而未有先发者,非无其心也,势未敢耳。
明府若能唱之,必有和者。
”原曰:“为之奈何?”峻曰:“今关东有十余县,能胜兵者不减万人,若权行河南尹事,总而用之,无不济矣。
”原从其计,以峻为主簿。
峻乃为原表行尹事,使诸县坚守,遂发兵。
会太祖起关东,入中牟界,众不知所从,峻独与同郡张奋议,举郡以归太祖。
峻又别收宗族及宾客家兵数百人,愿从太祖。
太祖大悦,表峻为骑都尉,妻以从妹,甚见亲信。
太祖每征伐,峻常居守以给军。
是时岁讥旱,军食不足,羽林监颖川枣祗建置屯田,太祖以峻为典农中郎将,[募百姓屯田于许下,得谷百万斛,郡国列置田官],数年中所在积粟,仓廪皆满。
官渡之战,太祖使峻典军器粮运。
贼数寇抄绝粮道,乃使千乘为一部,十道方行,为复阵以营卫之,贼不敢近。
军国之饶,起于枣祗而成于峻。
太祖以峻功高,乃表封为都亭侯,邑三百户,迁长水校尉。
峻宽厚有度而见事理,每有所陈,太祖多善之。
于饥荒之际,收恤朋友孤遗,中外贫宗,周急继乏,信义见称。
建安九年薨,太祖流涕者久之。
子先嗣。
先薨,无子,国除。
文帝追录功臣,谥峻曰成侯。
复以峻中子览为关内侯。
苏则字文师,扶风武功人也。
少以学行闻,举孝廉茂才,辟公府,皆不就。
起家为酒泉太守,转安定、武都,所在有威名。
太祖征张鲁,过其郡,见则悦之,使为军导。
鲁破,则绥定下辩诸氏,通河西道,徙为金城太守。
是时丧乱之后,吏民流散饥穷,户口损耗,则抚循之甚谨。
外招怀羌胡,得其牛羊,以养贫老。
与民分粮而食,旬月之间,流民皆归,得数千家。
乃明为禁令,有干犯者辄戮,其从教者必赏。
亲自教民耕种,其岁大丰收,由是归附者日多。
李越以陇西反,则率羌胡围越,越即请服。
太祖崩,西平曲演叛,称护羌校尉。
则勒兵讨之。
演恐,乞降。
文帝以其功,加则护羌校尉,赐爵关内侯。
后演复结旁郡为乱,张掖张进执太守杜通,酒泉黄华不受太守辛机,进、华皆自称太守以应之。
又武威三种胡并寇抄,道路断绝。
武威太守毋丘兴告急于则。
时雍、凉诸豪皆驱略羌胡以从进等,郡人咸以为进不可当。
又将军郝昭、魏平先是各屯守金城,亦受诏不得西度。
则乃见郡中大吏及昭等与羌豪帅谋曰:“今贼虽盛,然皆新合,或有胁从,未必同心;因衅击之,善恶必离,离而归我,我增而彼损矣。
既获益众之实,且有倍气之势,率以进讨,破之必矣。
若待大
张辽字文远。
雁门马邑人也。
本聂壹之后,以避怨变姓。
少为郡吏。
汉末,并州刺史丁原以辽武力过人,召为从事,使将兵诣京都。
何进遣诣河北募兵,得千余人。
还,进败,以兵属董卓。
卓败,以兵属吕布,迁骑都尉。
布为李傕所败,从布东奔徐州,领鲁相,时年二十八。
太祖破吕布于下邳,辽将其众降,拜中郎将,赐爵关内侯。
数有战功,迁裨将军。
袁绍破,别遣辽定鲁国诸县。
与夏侯渊围昌豨于东海,数月粮尽,仪引军还,辽谓渊曰:“数日已来,每行诸围,豨辄属目视辽。
又其射矢更稀,此必豨计犹豫,故不力战。
辽欲挑与语,傥可诱也?”乃使谓豨曰:“公有命,使辽传之。
”豨果下与辽语,辽为说“太祖神武,方以德怀四方,先附者受大赏”。
豨乃许降。
辽遂单身上三公山,入豨家,拜妻子。
豨欢喜,随诣太祖。
太祖遣豨还,责辽曰:“此非大将法也。
”辽谢曰:“以明公威信着于四海,辽奉圣旨,豨必不敢害故也。
”从讨袁谭、袁尚于黎阳,有功,行中坚将军。
从攻尚于邺,尚坚守不下。
太祖还许,使辽与乐进拔阴安,徙其民河南。
复从攻邺,邺破,辽别徇赵国、常山,招降缘山诸贼及黑山孙轻等。
从攻袁谭,谭破,别将徇海滨,破辽东贼柳毅等。
还邺,太祖自出迎辽,引共载,以辽为荡寇将军。
复别击荆州,定江夏诸县,还屯临颖,封都亭侯。
从征袁尚于柳城,率与虏遇,辽劝太祖战,气甚奋,太祖壮之,自以所持麾授辽。
遂击,大破之,斩单干踏顿。
时荆州未定,复遣辽屯长社。
临发,军中有谋反者,夜惊乱起火,一军尽扰。
辽谓左右曰:“勿动。
是不一营尽反,必有造变者,欲以动乱人耳。
”乃令军中,其不反者安坐。
辽将亲兵数十人,中阵而立。
有顷定,即得首谋者杀之。
陈兰、梅成以氐六县叛,太祖遣于禁、臧霸等讨成,辽督张合、牛盖等讨兰。
成伪降禁,禁还。
成遂将其众就兰,转入灊山。
灊中有天柱山,高峻二十余里,道险狭,步径裁通,兰等壁其上。
辽欲进,诸将曰:“兵少道险,难用深入。
”辽曰:“此所谓一与一,勇者得前耳。
”遂进到山下安营,攻之,斩兰、成首,尽虏其众。
太祖论诸将功,曰:“登天山,履峻险,以取兰、成,荡寇功也。
”增邑,假节。
太祖既征孙权还,使辽与乐进、李典等将七千余人屯合肥。
太祖征张鲁,教与护军薛悌,署函边曰“贼至乃发”。
俄而权率十万众围合肥,乃共发教,教曰:“若孙权至者,张、李将军出战;乐将军守,护军匆得与战。
”诸将皆疑。
辽曰:“公远征在外,比救至,彼破我必矣。
是以教指及其未合逆击之,折其盛势,以安众心
刘馥字元颖,沛国相人也。
避乱扬州,建安初,说袁术将戚寄、秦翊,使率众与俱诣太祖。
太祖悦之,司徒辟为掾。
后孙策所置庐江太守李述,攻杀扬州刺史严象,庐江梅乾、雷绪、陈兰等聚数众万在江、淮间,郡县残破。
太祖方有袁绍之难,谓馥可任以东南之事,遂表为扬州刺史。
馥既受命,单马造合肥空城,建立州治。
南怀绪等,皆安集之,贡献相继。
数年中恩化大行,百姓乐其政,流民越江山而归者以万数。
于是聚诸生,立学校,广屯田,兴治芍陂及茹陂、七门、吴塘诸堨以溉稻田,官民有畜。
又商为城垒,多积木石,编作草苫数千万枚,益贮鱼膏数千斛,为战守备。
建安十三年卒。
孙权率十万众攻围合肥城百余日,时天连雨,城欲崩,于是以苫蓑覆之,夜然脂照城外,视贼所作而为备,贼以破走。
扬州士民益追思之,以为虽董安于之守晋阳,不能过也。
及陂塘之利,至今为用。
馥子靖,黄初中从黄门侍郎迁庐江太守,诏曰:“卿父昔为彼州,今卿复据此郡,可谓克负荷者也。
”转在河内,迁尚书,赐爵关内侯,出为河南尹。
散骑常侍应璩书与靖曰:“入作纳言,出临京任。
富民之术,日引月长。
藩落高峻,绝穿窬之心。
五种别出,远水火之灾。
农器必具,无失时之阙。
蚕麦有苫备之用,无雨湿之虞。
封符指期,无流连之吏。
鳏寡孤独,蒙廪振之实。
加之以明擿幽微,重之以秉宪不挠;有司供承王命,百里垂拱仰办。
虽昔赵、张、三王之治,未足以方也。
”靖为政类如此。
初虽如碎密,终于百姓便之,有馥遗风。
母丧去官,后为大司农卫尉,进封广陆亭侯,邑三百户。
上疏陈儒训之本曰:“夫学者,治乱之轨仪,圣人之大教也。
自黄初以来,崇立太学二十余年,而寡有成者,盖由博士选轻,诸生避役,高门子弟,耻非其伦,故无学者。
虽有其名而无其人,虽设其教而无其功。
直高选博士,取行为人表,经任人师者,掌教国子。
依遵古法,使二千石以上子孙,年从十五,皆入太学。
明制黜陟荣辱之路,其经明行修者,则进之以崇德;荒教废业者,则退之以惩恶;举善而教不能则劝,浮华交游,不禁自息矣。
阐弘大化,以绥未宾;六合承风,远人来格。
此圣人之教,致治之本也。

后迁镇北将军,假节都督河北诸军事。
靖以“经常之大法,莫善于守防,使民夷有别。

遂开拓边守,屯据险要。
又修广戾陵渠大堨,水溉灌蓟南北;三更种稻,边民利之。
嘉平六年薨,迫赠征北将军,进封建成乡侯,谥曰景侯。
子熙嗣。
司马朗字伯达,河内温人也。
九岁,人有道其父字者,朗曰:“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
王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人也。
曾祖父龚,祖父畅,皆为汉三公。
父谦,为大将军何进长史。
进以谦名公之胄,欲与为婚。
见其二子,使择焉。
谦弗许。
以疾免,卒于家。
献帝西迁,粲徙长安,左中郎将蔡邕见而奇之。
时邕才学显着,贵重朝廷,常车骑填巷,宾客盈坐。
闻粲在门,倒屣迎之。
粲至,年既幼弱,容状短小,一坐尽惊。
邕曰:“此王公孙也,有异才,吾不如也。
吾家书籍文章,尽当与之。
”年十七,司徒辟,诏除黄门侍郎,以西京扰乱,皆不就。
乃之荆州依刘表。
表以粲貌寝而体弱通侻,不甚重也。
表卒。
粲劝表子琮,令归太祖。
太祖辟为丞相掾,赐爵关内侯。
太祖置酒汉滨,粲奉觞贺曰:“方今袁绍起河北,仗大众,志兼天下,然好贤而不能用,故奇士去之。
刘表雍容荆楚,坐观时变,自以为西伯可规。
士之避乱荆州者,皆海内之俊杰也。
表不知所任,故国危而无辅。
明公定冀州之日,下车即缮其甲卒,收其豪杰而用之,以横行天下。
及平江、汉,引其贤俊而置之列位,使海内回心,望风而愿治,文武并用,英雄毕力,此三王之举也。
”后迁军谋祭酒。
魏国既建,拜侍中。
博物多识,问无不对。
时旧仪废弛,兴造制度,粲恒典之。
初,粲与人共行,读道边碑。
人问曰:“卿能谙诵乎?”曰:“能。
”固使背而诵之,不失一字。
观人围棋,局坏,粲为覆之。
棋者不信,以帊盖局,使更以他局为之。
用相比较,不误一道。
其强记默识如此。
性善算,作算术,略尽其理。
善属文,举笔便成,无所改定,时人常以为宿构。
然正复精意覃思,亦不能加也。
着诗、赋、论、议垂六十篇。
建安二十一年,从征吴。
二十二年春,道病卒,时年四十一。
粲二子,为魏讽所引,诛。
后绝。
始文帝为五官将,及平原侯植皆好文学。
粲与北海徐干字伟长,广陵陈琳字孔璋,陈留阮瑀字元瑜,汝南应玚字德琏,东平刘帧宇公干并见友善。
干为司空军谋祭酒掾属,五官将文学。
琳前为何进主簿。
进欲诛诸宦官,太后不听,进乃召四方猛将,并使引兵向京城,欲以劫恐太后。
琳谏进曰:“《易》称‘即鹿无虞’。
谚有‘掩目捕雀’。
夫微物尚不可欺以得志,况国之大事,其可以诈立乎?今将军总皇威,握兵要,龙骧虎步,高下在心。
以此行事,无异于鼓洪炉以燎毛发。
但当速发雷霆,行权立断,违经合道,天人顺之;而反释其利器,更征于他。
大兵合聚,强者为雄,所谓倒持干戈,授人以柄。
必不成功,只为乱阶。
”进不纳其言,竟以取祸。
琳避难冀州,袁绍使典文章。
袁氏败,琳归太祖。
太祖谓曰:“卿昔为本初移书,
武皇帝二十五男:卞皇后生文皇帝、任城威王彰、陈思王植、萧怀王熊,刘夫人生丰愍王昂、相殇王铄,环夫人生邓哀王冲、彭城王据、燕王宇,杜夫人生沛穆王林、中山恭王衮,秦夫人生济阳怀王玹、陈留恭王峻,尹夫人生范阳闵王矩,王昭仪生赵王干,孙姬生临邑殇公子上、楚王彪、刚殇公子勤,李姬生谷城殇公子乘、郿戴公子整、灵殇公子京,周姬生樊安公均,刘姬生广宗殇公子棘,宋姬生东平灵王徽,赵姬生乐陵王茂。
丰愍王昂字子修。
弱冠举孝廉。
随太祖南征,为张绣所害。
无子。
黄初二年追封,谥曰丰悼公。
三年,以樊安公均子琬奉昂后,封中都公。
其年徙封长子公。
五年,追加昂号曰丰悼王。
太和三年改昂谥曰愍王。
嘉平六年,以琬袭昂爵为丰王。
正元、景元中,累增邑,并前二千七百户。
琬薨,谥曰恭王。
于廉嗣。
相殇王铄,早薨,太和三年追封谥。
青龙元年,子愍王潜嗣,其年薨。
二年,子怀王偃嗣,邑二千五百户,四年薨。
无子,国除。
正元二年,以乐陵王茂子阳都乡公竦继铄后。
邓哀王冲字仓舒。
少聪察岐嶷,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
时孙权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
冲曰:“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则校可知矣。
”太祖大锐,即施行焉。
时军国多事,用刑严重。
太祖马鞍在库,而为鼠所啮,库吏惧必死,议欲面缚首罪,犹惧不免。
冲谓曰:“待三日中,然后自归。
”冲于是以刀穿单衣,如鼠啮者,谬为失意,貌有愁色。
太祖问之,冲对曰:“世俗以为鼠啮衣者,其主不吉。
今单衣见啮,是以忧戚。
”太祖曰:“此妄言耳,无所苦也。
”俄而库吏以啮鞍闻,太祖笑曰:“儿衣在侧,尚啮,况鞍县柱手?”
一无所问。
冲仁爱识达,皆此类也。
凡应罪戳,而为冲微所辩理,赖以济宥者,前后数十。
太祖数对群臣称述,有欲传后意。
年十三,建安十三年疾病,太祖亲为请命。
及亡,哀甚。
文帝宽喻太祖,太祖曰:“此我之不幸,而汝曹之幸也。
”言则流涕,为聘甄氏亡女与合葬,赠骑都尉印绶,命宛侯据子琮奉冲后。
二十二年,封琮为邓侯。
黄初二年,追赠谥冲曰邓哀候,又追加号为公。
三年,进琮爵,徙封冠军公。
四年,徙封己氏公。
太和五年,加冲号曰邓哀王。
景初元年,琮坐于中尚方作禁物,削户三百,贬爵为都乡侯。
三年,复为己氏公。
正始七年,转封平阳公。
景初、正元、景元中,累增邑,井前千九百户。
彭城王据,建安十年封范阳侯。
二十二年,徙封宛侯。
黄初二年,进爵为公。
三年,为章陵王,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15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