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寿
〔晋〕 233 - 297 年
陈寿,字承祚。
巴西郡安汉县(今四川南充)人。
三国时蜀汉及西晋时著名史学家。
陈寿少时好学,师事同郡学者谯周,在蜀汉时曾任卫将军主簿、东观秘书郎、观阁令史、散骑黄门侍郎等职。
当时,宦官黄皓专权,大臣都曲意附从。
陈寿因为不肯屈从黄皓,所以屡遭遣黜。
蜀降晋后,历任著作郎、长广太守、治书待御史、太子中庶子等职。
晚年多次被贬,屡次受人非议。
元康七年(297年)病逝,享年六十五岁。
太康元年(280年),晋灭吴结束了分裂局面后,陈寿历经10年艰辛完成了纪传体史学巨著《三国志》,全书共65卷,36.7万字,完整地记叙了自汉末至晋初近百年间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全貌,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并称“前四史”。
桓阶字伯绪,长沙临湘人也。
仕郡功曹。
太守孙坚举阶孝廉,除尚书郎。
父丧还乡里。
会坚击刘表战死,阶冒难诣表乞坚丧,表义而与之。
后太祖与袁绍相拒于官渡,表举州以应绍。
阶说其太守张羡,曰:“夫举事而不本于义,未有不败者也。
故齐桓率诸侯以尊周,晋文逐叔带以纳王。
今袁氏反此,而刘牧应之,取祸之道也。
明府必欲立功明义,全福远祸,不宜与之同也。
”羡曰:“然则何向而可?”阶曰:“曹公虽弱,仗义而起,救朝廷之危,奉王命而讨有罪,孰敢不服?今若举四郡保三江以待其来,而为之内应,不亦可乎!”羡曰:“善。
”乃举长沙及旁三郡以拒表,遣使诣太祖。
太祖大悦。
会绍与太祖连战,军未得南。
而表急攻羡,羡病死。
城陷,阶遂自匿。
久之,刘表辟为从事祭酒,欲妻以妻妹蔡氏。
阶自陈已结婚,拒而不受,因辞疾告退。
太祖定荆州,闻其为张羡谋也。
异之,辟为丞相掾主簿,迁赵郡太守。
魏国初建,为虎贲中郎将、恃中。
时太子未定,而临菑侯植有宠。
阶数陈文帝德优齿长,宜为储副,公规密谏,前后恳至。
又毛玠、徐奕以刚蹇少党,而为西曹掾丁仪所不善,仪屡言其短,赖阶左右以自全保。
其将顺匡救,多此类也。
迁尚书,典选举。
曹仁为关羽所围,太祖遣徐晃救之,不解。
太祖欲自南征,以问群下。
群下皆谓:“王不亟行,今败矣。
”阶独曰:“大王以仁等为足以料事势不也?”曰:“能。
”“大王恐二人遗力邪?”曰:“不。
”“然则何为自往?”曰:“吾恐虏众多,而晃等势不便耳。
”阶曰:“今仁等处重围之中而守死无贰者,诚以大王远为之势也。
夫居万死之地,必有死争之心。
内怀死争,外有强救,大王案六军以示余力,何忧于败而欲自往?”大祖善其言,驻军于摩陂。
贼遂退。
文帝践阼,迁尚书令,封高乡亭侯,加侍中。
阶疾病,帝自临省,谓曰:“吾方托六尺之孤,寄天下之命于卿。
勉之!”徙封安乐乡侯,邑六百户,又赐阶三子爵关内侯。
佑以嗣子不封,病卒,又追赠关内侯。
后阶疾笃,遣使者即拜太常,薨,帝为之流涕,谥曰贞侯。
子嘉嗣。
以阶弟纂为散骑侍郎,赐爵关内侯。
嘉尚升迁亭公主,会嘉平中,以乐安太守与吴战于东关,军败,没。
谥曰壮侯。
子翊嗣。
陈群字长文,颖川许昌人也。
祖父实,父纪,叔父湛,皆有盛名。
群为儿时,实常奇异之,谓宗人父老曰:“此儿必兴吾宗。
”鲁国孔融高才倔傲,年在纪、群之间,先与纪友,后与群交,更为纪拜,由是显名。
刘备临豫州,辟群为别驾。
时陶谦病死,徐州迎备,备欲往。
群说备曰:“袁术尚强,今
韩暨字公至,南阳堵阳人也。
同县豪右陈茂,谮暨父兄,几至大辟。
暨阳不以为言,庸赁积资,阴结死士,遂追呼寻禽茂,以首祭父墓,由是显名。
举孝廉,司空辟,皆不就。
乃变名姓,隐居避乱鲁阳山中。
山民合党,欲行寇掠。
暨散家财以供牛酒,请其渠帅,为陈安危。
山民化之,终不为害。
避袁术命召,徙居山都之山。
荆州牧刘表礼辟,遂遁逃,南居孱陵界,所在见敬爱,而表深恨之。
暨惧,应命,除宜城长。
太祖平荆州,辟为丞相士曹属。
后迁乐陵太守,徙监冶谒者,旧时冶作马排,每一熟石用马百匹;更作人排,又费功力。
暨乃因长流为水排,计其利益,三倍于前。
在职七年,器用充实。
制书褒叹,就加司金都尉,班亚九卿。
文帝践阼,封宜城亭侯。
黄初七年,迁太常,进封南乡亭侯,邑二百户。
时新都洛阳,制度未备,而宗庙主杨皆在邺都,暨奏请迎邺四庙神主,建立洛阳庙,四时蒸尝,亲奉粢盛。
祟明正礼,废去淫祀,多所匡正。
在官八年,以疾逊位。
景初二年春,诏曰:“太中大夫韩暨,澡身浴德,志节高洁,年逾八十。
守道弥固,可谓纯笃,老而益劭者也。
其以暨为司徒。
”夏四月薨,遗令敛以时服,葬为土藏。
谥曰恭侯。
子肇嗣。
肇薨,于邦嗣。
崔林字德儒,清河东武城人也。
少时晚成,宗族莫知,惟从兄琰异之。
太祖定冀州,召除邬长,贫无车马,单步之官。
太祖征壶关,问长吏德政最者,并州刺史张陟以林对,于是擢为冀州主簿,徙署别驾、丞相掾属。
魏国既建,稍迁御史中丞。
文帝践阼,拜尚书,出为幽州刺史。
北中郎将吴质统河北军事,涿郡太守王雄谓林别驾曰:“吴中郎将,上所亲重,国之贵臣也。
仗节统事,州郡莫不奉笺致敬,而崔使君初不与相闻。
若以边塞不修斩卿,使君宁能护卿邪?”别驾具以白林。
林曰:“刺史视去此州如脱屣,宁当相累邪?此州与胡虏接,宜镇之以静,扰之则动其逆心,特为国家生北顾忧,以此为寄。
”在官一期,寇窃寝息。
犹以不事上司,左迁河间太守,清论多为林怨也。
迁大鸿胪。
龟兹王遣侍子来朝,朝廷嘉其远至,褒赏其王甚厚。
余国各遣子来朝,间使连属,林恐所遗或非真的。
权取疏属贾胡,因通使命,利得印绶。
而道路护送,所损滋多。
劳所养之民,资无益之事,为夷狄所笑,此囊时之所患也。
乃移书炖煌喻指,并录前世待遇诸国丰约故事,使有恒常。
明帝即位,赐爵关内侯,转光禄勋、司隶校尉。
属郡皆罢非法除过员吏。
林为政推诚,简存大体,是以去后每辄见思。
散骑常侍刘劭作《考课论》,制下百僚。
林议曰:“案《周
和洽字阳土,汝南西平人也。
举孝廉,大将军辟,皆不就。
袁绍在冀州,遣使迎汝南士大夫。
洽独以“冀州土平民强,英桀所利,四战之地。
本初乘资,虽能强大,然雄豪方起,全未可必也。
荆州刘表无他远志,爱人乐士,土地险阻,山夷民弱,易依倚也。
”遂与亲旧惧南从表,表以上客待之。
洽曰:“所以不从本初,辟争地也。
昏世之主,不可黜近,久而阽危,必有谗慝间其中者。
”遂南度武陵。
太祖定荆州,辟为丞相掾属。
时毛玠、崔琰并以忠清干事,其选用先尚俭节。
洽言曰:“天下大器,在位与人,不可以一节俭也。
俭素过中,自以处身则可,以此节格物,所失或多。
今朝廷之仪,吏有着新衣、乘好车者,谓之不清。
长吏过营,形容不饰,衣裘敝坏者,谓之廉洁。
至令士大夫故污辱其衣,藏其舆服。
朝府大吏,或自挈壶餐以入官寺。
夫立教观俗,贵处中庸,为可继也。
今崇一概难堪之行以检殊涂,勉而为之,必有疲瘁。
古之大教,务在通人情而已。
凡激诡之行,则容隐伪矣。

魏国既建、为侍中。
后有白毛玠谤毁太祖,太祖见近臣,怒甚。
洽陈玠素行有本,求案实其事。
罢朝,太祖令曰:“今言事者白玠不但谤吾也,乃复为崔琰觖望。
此损君臣恩义,妄为死友怨叹,殆不可忍也。
昔萧、曹与高祖并起微贱,致功立勋。
高祖每在屈笮,二相恭顺,臣道益彰,所以祚及后世也。
和侍中比求实之,所以不听,欲重参之耳。
”洽对曰:“如言事者言,玠罪过深重,非天地所覆载。
臣非敢曲理玠以枉大伦也,以玠出群吏之中。
特见拔擢,显在首职,历年荷宠,刚直忠公,为众所惮,不宜有此。
然人情难保,要宜考核,两验其实。
今圣恩垂含垢之仁,不忍致之于理,更使曲直之分不明,疑自近始。
“太祖曰:”所以不考,欲两全玠及言事者耳。
“洽对曰:”玠信有谤主之言,当肆之市朝;若玠无此,言市者加诬大臣以误主听;二者不加检核,臣窃不安。
“太祖曰:”方有军事,安可受人言便考之邪?狐射姑刺阳处父于朝,此为君之诫也。

太祖克张鲁,洽陈便宜以时拔军徙民,可省置守之费。
太祖未纳,其后竟徙民弃汉中。
出为郎中令。
文帝践阼,为光禄勋,封安城亭侯。
明帝即位,进封西陵乡侯,邑二百户。
太和中,散骑常侍高堂隆奏:“时风不至,而有休废之气,必有司不勤职事以失天常也。
”诏书谦虚引咎,博咨异同。
洽以为‘民稀耕少,浮食者多。
国以民为本,民以谷为命。
故废一时之农,则失育命之本。
是以先王务蠲烦费,以专耕农。
自春夏以来,民穷于役,农业有废,百姓嚣然,时风不至,未必不由此
任城威王彰,字子文。
少善射御,膂力过人,手格猛兽,不避险阻。
数从征伐,志意慷慨。
太祖尝抑之曰:“汝不念读书慕圣道,而好乘汗马击剑,此一夫之用,保足贵也!”课彰读《诗》、《书》,彰谓左右曰:“丈夫一为卫、霍,将十万骑驰沙漠,驱戎狄,立功建号耳,何能作博士邪?”太祖尝问诸子所好,使各言其志。
彰曰:“好为将”。
太祖曰:“为将奈何?”对曰:“被坚执锐,临难不顾,为士卒先;赏必行,罚必信。
”太祖大笑。
建安二十一年,封鄢陵侯。
二十三年,代郡乌丸反,以彰为北中郎将,行骁骑将军。
临发,太祖戒彰曰:“居家为父子,受事为君臣,动以王法从事,尔其戒之。
”彰北征,入涿郡界,叛胡数千骑卒至。
时兵马未集,唯有步卒千人,骑数百匹。
用田豫计,固守要隙,虏乃退散。
彰追之,身自搏战,射胡骑,应弦而倒者前后相属。
战过半日,彰铠中数箭,意气益厉,乘胜遂北,至于桑干,去代二百余里。
长史诸将皆以为新涉远,士马疲顿,以受节度不得过代,不可深近,违令轻敌。
彰曰:“率师而行,唯利所在,何节度乎?胡走未远,追之必破。
从令纵敌,非良将也。
”遂上马,令军中:“后出者斩。
”一日一夜与虏相及,击,大破之,斩首获生以千数。
彰乃倍常科大赐将士,将士无不悦喜。
时鲜卑大人柯比能将数万骑观望强弱,见彰力战,所向皆破,乃请服。
北方悉平。
时太祖在长安,召彰诣行在所。
彰自代过邺,太子谓彰曰:“卿新有功,今西见上,宜勿自伐,应对常若不足者。
”彰到,如太子言,归功诸将。
太祖喜,持彰须曰:“黄须儿竟大奇也!”
太祖东还,以彰行越骑将军,留长安。
太祖至洛阳,得疾,驿召彰,未至,太祖崩。
文帝即王位,彰与诸侯就国。
诏曰:“先王之道,庸勋亲亲,并建母弟,开国承家,故能藩屏大宗,御侮厌难。
彰前受命北伐,清定朔土,厥功茂焉。
增邑五千,并前万户。

黄初二年,进爵为公。
三年,立为任城王。
四年,朝京都,疾薨于邸,谥曰威。
至葬,赐銮辂、龙旗,虎贲百人,如汉东平王故事。
子楷嗣,徙封中牟。
五年,改封任城县。
太和六年,复改封任城国,食五县二千五百户。
青龙三年,楷坐私遣官属诣中尚方作禁物,削县二千户。
正始七年,徙封济南,三千户。
正元、景元初,连增邑,凡四千四百户。
陈思王植字子建。
年十岁余,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善属文。
太祖尝视其文,谓植曰:“汝倩人邪?”植跪曰:“言出为沦,下笔成章,顾当面试,奈何倩人?”时邺铜爵台新成,太祖悉将诸子登台,使
徐邈宇景山,燕国苏人也。
太祖平河朔,召为丞相军谋掾,试守奉高令,人为东曹议令史。
魏国初建,为尚书郎。
时科禁酒,而邈私饮至于沉醉。
校事赵达问以曹事,邈曰:“中圣人。
”达白之太祖,太祖甚怒。
度辽将军鲜于辅进曰:“平日醉客谓酒清者为圣人,浊者为贤人,邈性修慎,偶醉言耳。
”竟坐得免刑。
后领陇西太守,转为南安。
文帝践阼,历谯相,平阳、安平太守,颖川典农中郎将,所在着称,赐爵关内侯。
车驾幸许昌,问邈曰:“颇复中圣人不?”邈对曰:“昔子反毙于谷阳,御叔罚于饮酒,臣嗜同二子,不能自惩,时复中之。
然宿瘤以丑见传,而臣以醉见识。
”帝大笑,顾左右曰:“名不虚立。
”迁抚军大将军军师。
明帝以凉州绝远,南接蜀寇,以邈为凉州刺史,使持节领护羌校尉。
至,值诸葛亮出祁山。
陇右三郡反,邈辄遣参军及金城太守等击南安贼,破之。
河右少雨,常苦乏谷,邈上修武威、酒泉盐池以收虏谷,又广开水田,募贫民佃之,家家丰足,仓库盈溢。
乃支度州界军用之余,以市金帛犬马,通供中国之费。
以渐收敛民间私仗,藏之俯库。
然后率以仁义,立学明训,禁厚葬,断淫祀,进善黜恶,风化大行,百姓归心焉。
西域流通,荒戎入贡,皆邈勋也。
讨叛羌柯吾有功,封都亭侯,邑三百户,加建威将军。
邈与羌、胡从事,不问小过。
若犯大罪,先告部帅。
使知,应死者乃斩以徇,是以信服畏威,赏赐皆散与将士,无入家者,妻子衣食不充。
天了闻而嘉之,随时供给其家。
弹邪绳枉,州界肃清。
正始元年,还为大司农。
迁为司隶校尉,百寮敬惮之。
公事去官。
后为光禄大夫,数岁即拜司空,邈叹曰:“三公论道之官,无其人则缺,岂可以老病忝之哉?”遂固辞不受。
嘉平元年,年七十八,以大夫薨于家,用公礼葬,谥曰穆侯。
子武嗣。
六年,朝廷追思情节之士,诏曰:“夫显贤表德,圣王所重。
举善而教,仲尼所美。
故司空徐邈、征东将军胡质、卫尉田豫皆服职前朝,历事四世,出统戎马,入赞庶政,忠清在公,忧国忘私,不营产业,身没之后,家无余财,朕甚嘉之。
其赐邈等家谷二千斛,钱三十万,布告天下。
”邈同郡韩观、曼游,有鉴识器干,与邈齐名,而在孙礼、卢毓先,为豫州刺史,甚有治功,卒官。
卢钦着书,称邈曰:“徐公志高行洁,才博气猛。
其施之也,高而不狷,洁而不介,博而守约,猛而能宽。
圣人以清为难,而徐公之所易也。
”右问钦:“徐公当武帝之时,人以为通,自在凉州及还京师,人以为介,何也?”钦答曰:“往者毛孝先、崔季珪等用事,贵清素之士,于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16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