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寿
〔晋〕 233 - 297 年
陈寿,字承祚。
巴西郡安汉县(今四川南充)人。
三国时蜀汉及西晋时著名史学家。
陈寿少时好学,师事同郡学者谯周,在蜀汉时曾任卫将军主簿、东观秘书郎、观阁令史、散骑黄门侍郎等职。
当时,宦官黄皓专权,大臣都曲意附从。
陈寿因为不肯屈从黄皓,所以屡遭遣黜。
蜀降晋后,历任著作郎、长广太守、治书待御史、太子中庶子等职。
晚年多次被贬,屡次受人非议。
元康七年(297年)病逝,享年六十五岁。
太康元年(280年),晋灭吴结束了分裂局面后,陈寿历经10年艰辛完成了纪传体史学巨著《三国志》,全书共65卷,36.7万字,完整地记叙了自汉末至晋初近百年间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全貌,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并称“前四史”。
诸葛恪字元逊,瑾长子也。
少知名。
弱冠拜骑都尉,与顾谭、张休等侍太子登讲论道艺,并为宾友。
从中庶子转为左辅都尉。
恪父瑾面长似驴。
孙权大会群臣,使人牵一驴入,长检其面,题曰诸葛子瑜。
恪跪曰:“乞请竺益两字。
因听与笔。
恪绩其下曰:”之驴。
“举座欢笑,乃以驴赐恪。
他日复见,权问恪曰:”卿父与叔父孰贤?“对曰:”臣父为优。
“权问其故。
对曰:”臣父知所事,叔父不知,以是为优。
“权又大噱。
命恪行酒,至张昭前,昭先有酒色,不肯饮。
曰:“此非养老之礼也。
”权曰:“卿其能令张公辞屈,乃当饮之耳。
”恪难昭曰:“昔师尚父九十,秉旄仗钺,犹未告老也。
今军旅之事,将军在后,酒食之事,将军在先,何谓不养老也?“昭卒无辞,遂为尽爵。
后蜀好,群臣并会,权谓使曰:“此诸葛恪雅使至骑乘,还告丞相,为致好马。
”恪因下谢,权曰:“马未至面谢何也?”恪对曰:“夫蜀者陛下之外厩,今有恩诏,马必至也,安敢不谢?”恪之才捷,皆此类也。
权甚异之,欲试以事,令守节度。
节度掌军粮谷,文书繁猥,非其好也。
恪以丹杨山险,民多果劲,虽前发兵,徒得外县平民而已。
其余深远,莫能禽尽,屡自求乞为官出之。
三年可得甲士四万。
众议咸以“丹杨地势险阻,与吴郡、会稽、新都、鄱阳四郡邻接,周旋数千里,山谷万重,其幽邃民人,未尝人城邑,对长吏,皆仗兵野逸,白首于林莽。
逋亡宿恶,咸共逃窜。
山出铜铁,自铸甲兵。
俗好武习战,高尚气力,其升山赴险,抵突丛棘。
若鱼之走渊,猨狖之腾木也。
时观间隙,出为寇盗,每致兵征伐,寻其窟藏。
其战则蜂至,败则鸟窜,自前世以来,不能羁也”。
皆以为难。
恪父瑾闻之,亦以事终不逮,叹曰:“恪不大兴吾家,将大赤吾族也。
”恪盛陈其必捷。
权拜恪抚赵将军,领丹杨太守,授棨戟武骑三百。
拜毕,命恪备威仪,作鼓吹,导引归家,时年三十二。
恪到府,乃移书四部属城长空。
令各保其疆界,明立部伍,其从化平民,悉令屯居。
乃分内诸将,罗兵幽阻,但缮藩篱,不与交锋,候其谷稼将熟,辄纵兵芟刈,使无遗种。
旧谷既尽,新田不收,平民屯居,略无所入,于是山民饥穷,渐出降首。
恪乃复敕下曰:“山民去恶从化,皆当抚慰,徙出外县,不得嫌疑,有所执拘。

臼阳长胡伉得降民周遗,遗旧恶民,困迫暂出,内图叛逆,伉缚送言府。
恪以伉违教,遂斩以徇,以状表上。
民闻伉坐执人被戮,知官惟欲出之而已,于是老幼相携而出,岁期,人数皆如本规。
恪自领万人,余分给诸将。
权嘉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17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