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牧
〔元〕 1247 - 1306 年
鄧牧,字牧心,自稱三教外人,又號九鎖山人,世稱文行先生,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宋末元初思想家。 家世貧寒,南宋亡,遍遊名山大川,其身世史無詳載。據《洞霄圖志》中的《鄧文行先生傳》記載,鄧牧少年時,喜讀《莊子》、《列子》等先秦諸子典籍,崇尚古代學者。鄧牧雖出身貧寒,但爲人清高孤傲,不附權貴,淡泊名利。宋亡後,剛過而立之年的鄧牧拒不入仕新朝,與當時的民族誌士謝翱、周密等人相來往,同時和一些道士也有比較密切的關係。元大德三年(1299年),鄧牧到餘杭大滌山中的洞霄宮隱居。大德九年,元廷鑑於鄧牧的名聲,派玄教大師吳全節親至洞霄宮請其出山做官,被鄧牧嚴詞拒絕。隱居期間,鄧牧曾和沖霄觀道士孟宗玉編輯了《洞霄圖志》和《洞霄詩集》二書,詳細記載了該地宮觀、山水、洞府、古蹟、人物、碑記及遊覽、酬答詩篇。又作傳世名作《伯牙琴》。該書是鄧牧的詩文集,原作一卷,有詩文六十餘篇。在編《四庫全書》時,僅存文三十一篇,詩十三首。
歲癸已春暮,餘遊甬東,聞雪竇遊勝最諸山,往觀焉
甘四日,由石湖登舟,二十五里下北堰達江
江行九折,達江口
轉之西,大橋橫絕溪上,覆以棟宇
自橋下入溪行,九折達泉口
凡舟楫往還,視潮上下,頃刻數十里
非其時,用人力牽挽,則勞而緩焉
初,大溪薄山轉,巖壑深窈,有曰“仙人巖”,巨石臨水,若坐垂踵者;有曰“金雞洞”,相傳鑿石破山,有金雞鳴飛去,不知何年也
水益澀,曳舟不得進,陸行六七裏,止藥師寺
寺負紫芝山,僧多讀書,不類城府
越信宿,遂緣小溪,益出山左,涉溪水,四山迴環,遙望白蛇蜿蜒下赴大壑,蓋澗水爾
桑畦麥隴,高下聯絡,田家隱翳竹樹,樵童牧豎相徵逐,真行畫圖中
欲問地所歷名,則輿夫樸野,不深解吳語,或強然諾,或不應所問,率十問僅得二三
次度大溪,架木爲樑,首尾相齧,廣三尺餘,修且二百跬,獨野人往返捷甚
次溪口市,凡大宅多廢者,間有誦聲出廊廡,久聽不知何書,殆所謂《兔園冊》耶?
漸上,陟林麓,路益峻,則睨松林在足下
花粉逆風起爲黃塵,留衣襟不去,他香無是清也
越二嶺,首有亭當道,髹書“雪竇山”字
山勢奧處,仰見天宇,其狹若在陷井
忽出林際,則廓然開朗,一瞬百里
次亭曰隱秀,翳萬杉間,溪聲繞亭址出山去
次亭曰寒華,多留題,不暇讀
相對數步爲漱玉亭,復泉,竇雖小,可汲,飲之甘
次大亭,值路所入,路析爲兩
先朝御書“應夢名山”其上,刻石其下,蓋昭陵夢遊絕境,詔圖天下名山以進,茲山是也
左折鬆徑,徑達雪竇
自右折入,中道因橋爲亭,曰錦鏡
亭之下爲圓池,徑餘十丈,植海棠環之,花時影注水涘,爛然疑乎錦,故名
度亭去徑亦達寺,而繚曲
主僧少野,有詩聲,具觴豆勞客,相與道錢塘故舊,止餘宿
餘度詰旦且雨,不果留
出寺右偏登千丈巖,流瀑自錦鏡出,瀉落絕壁下潭中,深不可計
臨崖端,引手援樹下顧,率目眩心悸
初若大練,觸崖石,噴薄如急雷飛下,故其上爲飛雪亭
憩亭上,時覺霑醉,清談玄辯,觸喉吻動欲發,無足與雲者,坐念平生友,悵然之
寺前秧田羨衍,山林所環,不異平地
然側出見在下村落,相去已數百丈;仰見在上峯巒,高複稱此
次妙高臺,危石突巖畔,俯視山址環湊,不見來路
周覽諸山,或紺或蒼,覆盂者,委弁者,蛟而躍,獸而踞者,不可殫狀
遠者晴嵐上浮,若處子光豔溢眉宇,未必有意,自然動人
凡陵登,勝觀花焉
土人云,又有爲小雪竇,爲板錫寺,爲四明洞天,餘亦興盡,不暇登陟矣
  • 1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3.72s
Copyright ©2022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