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聖
〔漢〕 ? - ? 年
戴聖,生卒年不詳,字次君,西漢梁國睢陽(今河南商丘睢陽區)人。西漢官員、學者、漢代今文經學的開創者,世稱小戴,與叔父戴德同學《禮》於後蒼,宣帝時以博士參與石渠閣論議,任九江太守,今本《禮記》(儒家經典著作之一),即《小戴禮記》傳爲聖編。《漢書》成書於漢建初七年(公元80年)。
子言之曰:「爲上易事也,爲下易知也,則刑不煩矣
」子曰:「好賢如《緇衣》,惡惡如《巷伯》,則爵不瀆而民作願,刑不試而民鹹服
大雅曰:『儀刑文王,萬國作孚
』」子曰:「夫民,教之以德,齊之以禮,則民有格心;教之以政,齊之以刑,則民有遁心
故君民者,子以愛之,則民親之;信以結之,則民不倍;恭以蒞之,則民有孫心
《甫刑》曰:『苗民罪用命,制以刑,惟作五虐之刑曰法
是以民有惡德,而遂絕其世也
』」
子曰:「下之事上也,不從其所令,從其所行
上好是物,下必有甚者矣
故上之所好惡,不可不慎也,是民之表也
」子曰:「禹立三年,百姓以仁遂焉,豈必盡仁?《詩》雲:『赫赫師尹,民具爾瞻
』《甫刑》曰:『一人有慶,兆民賴之
』大雅曰:『成王之孚,下土之式
』」子曰:「上好仁,則下之爲仁爭先人
故長民者章志、貞教、尊仁,以子愛百姓;民致行己以說其上矣
《詩》雲:『有梏德行,四國順之
』」
子曰:「王言如絲,其出如綸;王言如綸,其出如綍
故大人不倡遊言
可言也,不可行
君子弗言也;可行也,不可言,君子弗行也
則民言不危行,而行不危言矣
《詩》雲:『淑慎爾止,不愆於儀
』」子曰:「君子道人以言,而禁人以行
故言必慮其所終,而行必稽其所敝;則民謹於言而慎於行
《詩》雲:『慎爾出話,敬爾威儀
』大雅曰:『穆穆文王,於緝熙敬止
』」
子曰:「長民者,衣服不貳,從容有常,以齊其民,則民德壹
《詩》雲:『彼都人士,狐裘黃黃,其容不改,出言有章,行歸於周,萬民所望
』」子曰:「爲上可望而知也,爲下可述而志也,則君不疑於其臣,而臣不惑於其君矣
《尹吉》曰:『惟尹躬及湯,鹹有壹德
』《詩》雲:『淑人君子,其儀不忒
』」
子曰:「有國者章義惡,以示民厚,則民情不貳
《詩》雲:『靖共爾位,好是正直
』」子曰:「上人疑則百姓惑,下難知則君長勞
故君民者,章好以示民俗,慎惡以御民之淫,則民不惑矣
臣儀行,不重辭,不援其所不及,不煩其所不知,則君不勞矣
《詩》雲:『上帝闆闆,下民卒
』小雅曰:『匪其止共,惟王之邛
』」
子曰:「政之不行也,教之不成也,爵祿不足勸也,刑罰不足恥也
故上不可以褻刑而輕爵
《康誥》曰:『敬明乃罰
』《甫刑》曰:『播刑之不迪
』」
子曰:「大臣不親,百姓不寧,則忠敬不足,而富貴已過也;大臣不治而邇臣比矣
故大臣不可不敬也,是民之表也;邇臣不可不慎也,是民之道也
君毋以小謀大,毋以遠言近,毋以內圖外,則大臣不怨,邇臣不疾,而遠臣不蔽矣
葉公之顧命曰:『毋以小謀敗大作,毋以嬖御人疾莊後,毋以嬖御士疾莊士、大夫、卿士
』」
子曰:「大人不親其所賢,而信其所賤;民是以親失,而教是以煩
《詩》雲:『彼求我則,如不我得;執我仇讎,亦不我力
』《君陳》曰:『未見聖,若己弗克見;既見聖,亦不克由聖
』」
子曰:「小人溺於水,君子溺於口,大人溺於民,皆在其所褻也
夫水近於人而溺人,德易狎而難親也,易以溺人;口費而煩,易出難悔,易以溺人;夫民閉於人,而有鄙心,可敬不可慢,易以溺人
故君子不可以不慎也
《太甲》曰:『毋越厥命以自覆也;若虞機張,往省括於厥度則釋
』《兌命》曰:『惟口起羞,惟甲冑起兵,惟衣裳在笥,惟干戈省厥躬
』《太甲》曰:『天作孽,可違也;自作孽,不可以逭
』《尹吉》曰:『惟尹躬天,見於西邑;夏自周有終,相亦惟終
』」
子曰:「民以君爲心,君以民爲體;心莊則體舒,心肅則容敬
心好之,身必安之;君好之,民必欲之
心以體全,亦以體傷;君以民存,亦以民亡
《詩》雲:『昔吾有先正,其言明且清,國家以寧,都邑以成,庶民以生;誰能秉國成,不自爲正,卒勞百姓
《君雅》曰:『夏日暑雨,小民惟曰怨;資冬祁寒,小民亦惟曰怨
』」
子曰:「下之事上也,身不正,言不信,則義不壹,行無類也
」子曰:「言有物而行有格也;是以生則不可奪志,死則不可奪名
故君子多聞,質而守之;多志,質而親之;精知,略而行之
《君陳》曰:『出入自爾師虞,庶言同
』《詩》雲:『淑人君子,其儀一也
』」
子曰:「唯君子能好其正,小人毒其正
故君子之朋友有鄉,其惡有方;是故邇者不惑,而遠者不疑也
《詩》雲:『君子好仇
』」子曰:「輕絕貧賤,而重絕富貴,則好賢不堅,而惡惡不着也
人雖曰不利,吾不信也
《詩》雲:『朋有攸攝,攝以威儀
』」子曰:「私惠不歸德,君子不自留焉
《詩》雲:『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
子曰:「茍有車,必見其軾;茍有衣,必見其敝;人茍或言之,必聞其聲;茍或行之,必見其成
《葛覃》曰:『服之無射
』」子曰:「言從而行之,則言不可飾也;行從而言之,則行不可飾也
故君子寡言,而行以成其信,則民不得大其美而小其惡
《詩》雲:『自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爲也
』小雅曰:『允也君子,展也大成
』《君奭》曰:『昔在上帝,周田觀文王之德,其集大命於厥躬
』」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無恆,不可以爲卜筮
』古之遺言與?龜筮猶不能知也,而況於人乎?《詩》雲:『我龜既厭,不我告猶
』《兌命》曰:『爵無及惡德,民立而正事,純而祭祀,是爲不敬;事煩則亂,事神則難
』《易》曰:『不恆其德,或承之羞
恆其德偵,婦人吉,夫子兇
』」
親始死,雞斯徒跣,扱上衽,交手哭
惻怛之心,痛疾之意,傷腎幹肝焦肺,水漿不入口,三日不舉火,故鄰里爲之糜粥以飲食之
夫悲哀在中,故形變於外也,痛疾在心,故口不甘味,身不安美也
三日而斂,在牀曰屍,在棺曰柩,動屍舉柩,哭踊無數
惻怛之心,痛疾之意,悲哀志懣氣盛,故袒而踊之,所以動體安心下氣也
婦人不宜袒,故發胸擊心爵踊,殷殷田田,如壞牆然,悲哀痛疾之至也
故曰:「闢踊哭泣,哀以送之
送形而往,迎精而反也

其往送也,望望然、汲汲然如有追而弗及也;其反哭也,皇皇然若有求而弗得也
故其往送也如慕,其反也如疑
求而無所得之也,入門而弗見也,上堂又弗見也,入室又弗見也
亡矣喪矣!不可復見矣!故哭泣闢踊,盡哀而止矣
心悵焉愴焉、惚焉愾焉,心絕志悲而已矣
祭之宗廟,以鬼饗之,徼倖復反也
成壙而歸,不敢入處室,居於倚廬,哀親之在外也;寢苫枕塊,哀親之在土也
故哭泣無時,服勤三年,思慕之心,孝子之志也,人情之實也
或問曰:「死三日而後斂者,何也?」曰:孝子親死,悲哀志懣,故匍匐而哭之,若將復生然,安可得奪而斂之也
故曰三日而後斂者,以俟其生也;三日而不生,亦不生矣
孝子之心亦益衰矣;家室之計,衣服之具,亦可以成矣;親戚之遠者,亦可以至矣
是故聖人爲之斷決以三日爲之禮制也
或問曰:「冠者不肉袒,何也?」曰:冠,至尊也,不居肉袒之體也,故爲之免以代之也
然則禿者不免,傴者不袒,跛者不踊,非不悲也;身有錮疾,不可以備禮也
故曰:喪禮唯哀爲主矣
女子哭泣悲哀,擊胸傷心;男子哭泣悲哀,稽顙觸地無容,哀之至也
或問曰:「免者以何爲也?」曰:不冠者之所服也
《禮》曰:「童子不緦,唯當室緦
」緦者其免也,當室則免而杖矣
或問曰:「杖者何也?」曰:竹、桐一也
故爲父苴杖苴杖,竹也;爲母削杖削杖,桐也
或問曰:「杖者以何爲也?」曰:孝子喪親,哭泣無數,服勤三年,身病體羸,以杖扶病也
則父在不敢杖矣,尊者在故也;堂上不杖,闢尊者之處也;堂上不趨,示不遽也
此孝子之志也,人情之實也,禮義之經也,非從天降也,非從地出也,人情而已矣
發慮憲,求善良,足以謏聞,不足以動衆;就賢體遠,足以動衆,未足以化民
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學乎!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
是故古之王者建國君民,教學爲先
《兌命》曰:「念終始典於學
」其此之謂乎!
雖有嘉餚,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
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
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
《兌命》曰:「學學半
」其此之謂乎!
古之教者,家有塾,黨有庠,術有序,國有學
比年入學,中年考校
一年視離經辨志,三年視敬業樂羣,五年視博習親師,七年視論學取友,謂之小成;九年知類通達,強立而不反,謂之大成
夫然後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說服,而遠者懷之,此大學之道也
《記》曰:「蛾子時術之
」其此之謂乎!
大學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三,官其始也;入學鼓篋,孫其業也;夏楚二物,收其威也;未卜禘不視學,遊其志也;時觀而弗語,存其心也;幼者聽而弗問,學不躐等也
此七者,教之大倫也
《記》曰:「凡學官先事,士先志
」其此之謂乎!
大學之教也時,教必有正業,退息必有居
學,不學操縵,不能安弦;不學博依,不能安《詩》;不學雜服,不能安禮;不興其藝,不能樂學
故君子之於學也,藏焉,修焉,息焉,遊焉
夫然,故安其學而親其師,樂其友而信其道
是以雖離師輔而不反也
《兌命》曰:「敬孫務時敏,厥修乃來
」其此之謂乎!
今之教者,呻其佔畢,多其訊,言及於數,進而不顧其安,使人不由其誠,教人不盡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
夫然,故隱其學而疾其師,苦其難而不知其益也,雖終其業,其去之必速
教之不刑,其此之由乎!
大學之法,禁於未發之謂豫,當其可之謂時,不陵節而施之謂孫,相觀而善之謂摩
此四者,教之所由興也
發然後禁,則捍格而不勝;時過然後學,則勤苦而難成;雜施而不孫,則壞亂而不修;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燕朋逆其師;燕闢廢其學
此六者,教之所由廢也
君子既知教之所由興,又知教之所由廢,然後可以爲人師也
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
道而弗牽則和,強而弗抑則易,開而弗達則思;和易以思,可謂善喻矣
學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
人之學也,或失則多,或失則寡,或失則易,或失則止
此四者,心之莫同也
知其心,然後能救其失也
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
善歌者,使人繼其聲;善教者,使人繼其志
其言也約而達,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謂繼志矣
君子知至學之難易,而知其美惡,然後能博喻;能博喻然後能爲師;能爲師然後能爲長;能爲長然後能爲君
故師也者,所以學爲君也
是故擇師不可不慎也
《記》曰:「三王四代唯其師
」此之謂乎!
凡學之道,嚴師爲難
師嚴然後道尊,道尊然後民知敬學
是故君之所不臣於其臣者二:當其爲屍則弗臣也,當其爲師則弗臣也
大學之禮,雖詔於天子,無北面;所以尊師也
善學者,師逸而功倍,又從而庸之;不善學者,師勤而功半,又從而怨之
善問者,如攻堅木,先其易者,後其節目,及其久也,相說以解;不善問者反此
善待問者,如撞鐘,叩之以小者則小鳴,叩之以大者則大鳴,待其從容,然後盡其聲;不善答問者反此
此皆進學之道也
記問之學,不足以爲人師
必也聽語乎,力不能問,然後語之;語之而不知,雖舍之可也
良冶之子,必學爲裘;良弓之子,必學爲箕;始駕者反之,車在馬前
君子察於此三者,可以有志於學矣
古之學者:比物醜類
鼓無當於五聲,五聲弗得不和
水無當於五色,五色弗得不章
學無當於五官
五官弗得不治
師無當於五服,五服弗得不親
君子曰: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約,大時不齊
察於此四者,可以有志於學矣
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後海;或源也,或委也
此之謂務本
孔子曰:「入其國,其教可知也
其爲人也:溫柔敦厚,《詩》教也;疏通知遠,《書》教也;廣博易良,《樂》教也;潔靜精微,《易》教也;恭儉莊敬,《禮》教也;屬辭比事,《春秋》教也
故《詩》之失,愚;《書》之失,誣;《樂》之失,奢;《易》之失,賊;《禮》之失,煩;《春秋》之失,亂
其爲人也:溫柔敦厚而不愚,則深於《詩》者也;疏通知遠而不誣,則深於《書》者也;廣博易良而不奢,則深於《樂》者也;潔靜精微而不賊,則深於《易》者也;恭儉莊敬而不煩,則深於《禮》者也;屬辭比事而不亂,則深於《春秋》者也
鄉飲酒之義
主人拜迎賓於庠門之外,入,三揖而後至階,三讓而後升,所以致尊讓也
盥洗揚觶,所以致也
拜至,拜洗,拜受,拜送,拜既,所以致敬也
尊讓敬也者,君子之所以相接也
君子尊讓則不爭,敬則不慢,不慢不爭,則遠於鬥辨矣,不鬥辨則無暴亂之禍矣,斯君子之所以免於人禍也,故聖人制之以道
鄉人、士、君子,尊於房戶之間,賓主共之也
尊有玄酒,貴其質也
羞出自東房,主人共之也
洗當於東榮,主人之所以自,而以事賓也
賓主象天地也,介亻巽象陰陽也,三賓象三光也
讓之三也,象月之三日而成魄也
四面之坐,象四時也
天地嚴凝之氣,始於西南,而盛於西北,此天地之尊嚴氣也,此天地之義氣也
天地溫厚之氣,始於東北,而盛於東南,此天地之盛德氣也,此天地之仁氣也
主人者尊賓,故坐賓於西北,而坐介於西南以輔賓,賓者,接人以義者也,故坐於西北
主人者,接人以德厚者也,故坐於東南
而坐亻巽於東北,以輔主人也
仁義接,賓主有事,俎豆有數曰聖,聖立而將之以敬曰禮,禮以體長幼曰德
德也者,得於身也
故曰:“古之學術道者,將以得身也
是故聖人務焉
”祭薦、祭酒,敬禮也
嚌肺,嘗禮也
啐酒,成禮也
於席末,言是席之正,非專爲飲食也,爲行禮也,此所以貴禮而賤財也
卒觶,致實於西階上,言是席之上,非專爲飲食也,此先禮而後財之義也
先禮而後財,則民作敬讓而不爭矣
鄉飲酒之禮,六十者坐,五十者立侍,以聽政役,所以明尊長也
六十者三豆,七十者四豆,八十者五豆,九十者六豆,所以明養老也
民知尊長養老,而後乃能入孝弟
民入孝弟,出尊長養老,而後成教,成教而後國可安也
君子之所謂孝者,非家至而日見之也,合諸鄉射,教之鄉飲酒之禮,而孝弟之行立矣
孔子曰:“吾觀於鄉,而知王道之易易也

主人親速賓及介,而衆賓自衆之
至於門外,主人拜賓及介,而衆賓自入
貴賤之義別矣
三揖至於階,三讓以賓升,拜至、獻、酬、辭讓之節繁
及介省矣
至於衆賓升受,坐祭,立飲,不酢而降
隆殺之義別矣
工入,升歌三終,主人獻之
笙入三終,主人戲之
間歌三終,合樂三終,工告樂備,遂出
一人揚觶,乃立司正焉
知其能和樂而不流也
賓酬主人,主人酬介,介酬衆賓,少長以齒,終於沃洗者焉
知其能弟長而無遺矣
降,說屨升坐,修爵無數
飲酒之節,朝不廢朝,莫不廢夕
賓出,主人拜送,節文終遂焉
知其能安燕而不亂也
貴賤明,隆殺辨,和樂而不流,弟長而無遺,安燕而不亂,此五行者,足以正身安國矣
彼國安而天下安
故曰:“吾觀於鄉,而知王道之易易也

鄉飲酒之義,立賓以象天,立主以象地,設介亻巽以象日月,立三賓以象三光
古之制禮也,經之以天地,紀之以日月,參之以三光,政教之本也
亨狗於東方,祖陽氣之發於東方也
洗之在阼,其水在洗東,祖天地之左海也
尊有玄酒,教民不忘本也
賓必南鄉,東方者春,春之爲言蠢也,產萬物者聖也
南方者夏,夏之爲言假也,養之,長之,假之,仁也
西方者秋,秋之爲言愁也,愁之以時察,守義者也
北方者冬,冬之爲言中也,中者藏也
是以天子之立也,左聖鄉仁,右義亻背藏也
介必東鄉,介賓主也
主人必居東方,東方者春,春之爲言蠢也,產萬物者也
主人者造之,產萬物者也
月者三日則成魄,三月則成時,是以禮有三讓,建國必立三卿
三賓者,政教之本,禮之大參也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3.08s
Copyright ©2022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