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子昂
〔唐〕 六五九 - 七〇〇 年
唐梓州射洪(今屬四川射洪)人,字伯玉。陳元敬子。曾任右拾遺,後人因稱「陳拾遺」。出身豪族,少任俠,成年後發憤攻讀。唐睿宗文明元年(西元六八四年)登進士第(此據趙儋《故右拾遺陳公旌德碑》。按《唐才子傳·巻一·陳子昂傳》云陳拾遺登第在髙宗開耀二年,誤),上書言建唐髙宗陵墓於洛陽,受武則天賞,拜麟臺祕書省正字。武后垂拱二年(西元六八六年)從軍北征,歸朝,補右衞胄曹參軍,遷右拾遺。萬歳通天元年(西元六九六年),從武攸宜北擊契丹,表掌書記,軍中文翰皆委之。立志許國,然不爲所用,貶署軍曹。聖暦元年(西元六九八年),以父老辭官還鄕,旋居父喪。後爲射洪縣令段簡構陷繫獄,憂憤而卒。陳拾遺於襲六朝餘波之初唐詩壇深表不滿,慨嘆「漢魏風骨,晉宋莫傳」,故欲革「采麗競繁」之齊梁詩風,以承建安、正始之詩重比興寄托之傳統(《與東方左史虬修竹篇序》)。陳詩與其詩論相合,代表作爲《感遇》三十八首,反映武周時代之社會現實甚爲廣泛,抨擊時弊亦較深刻,抒寫胸臆之作則慷慨深沉,風格近於阮歩兵《詠懷》。另有《登幽州臺歌》雖僅四句,然爲歴來傳誦之名篇。陳拾遺爲詩主「漢魏風骨」、「興寄」,所爲書疎,亦全用散體,爲唐詩革新先驅,甚得李杜諸人推崇,韓昌黎云:「國朝盛文章,子昂始髙蹈。」(《薦士》)金元遺山云:「論功若準平呉例,合著黃金鑄子昂。」(《論詩絶句》)其詩文集以四部叢刊本《陳伯玉文集》十巻爲通行,今人徐鵬校點之《陳子昂集》最完備。詩注本有今人彭慶生《陳子昂詩注》。《全唐詩》存詩二巻。《全唐詩外編》補詩一首。生平見唐·盧子潛《陳氏別傳》,《舊唐書·巻一百九十中·〈文苑列傳·陳子昂傳〉》、《新唐書·巻一百〇七·陳子昂傳》。
平生倦遊者,觀化久無窮
復來登此國,臨望與君同
坐見秦兵壘,遙聞趙將雄
武安君何在,長平事已空
且歌玄雲曲,御酒舞薰風
勿使青衿子,嗟爾白頭翁
山圖之白雲兮,若巫山之高丘
紛羣翠之鴻溶,又似蓬瀛海水之周流
信夫人之好道,愛雲山以幽求
昆崙元氣,實生慶雲
大人作矣,五色氤氳
昔在帝嬀,南風既薰
叢芳爛熳,鬱郁紛紛
曠矣千祀,慶雲來止
玉葉金柯,祚我天子
非我天子,慶雲誰昌
非我聖母,慶雲誰光
慶雲光矣,周道昌矣
九萬八千,天授皇年
暮春嘉月,上巳芳辰
羣公禊飲,於洛之濱
奕奕車騎,粲粲都人
連帷競野,袨服縟津
青郊樹密,翠渚萍新
今我不樂,含意申
【其一】
銀燭吐靑煙,金樽對綺筵
離堂思琴瑟,別路繞山川
明月隱高樹,長河沒曉天
悠悠洛陽道,此會在何年
【其二】
紫塞白雲斷,靑春明月初
對此芳樽夜,離憂悵有餘
清冷花露滿,滴瀝檐宇虛
懷君欲何贈,願上大臣書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2.02s
Copyright ©2022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