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岱
〔明〕 1597 - 1679 年
张岱,又名维城,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天孙,别号蝶庵居士,晚号六休居士,汉族,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寓居杭州。出生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精于茶艺鉴赏,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张岱为明末清初文学家、史学家,其最擅长散文,著有《琅嬛文集》《陶庵梦忆》《西湖梦寻》《三不朽图赞》《夜航船》等绝代文学名著。
丙辰,学琴于王侣鹅
绍兴存王明泉派者推侣鹅,学《渔樵回答》、《列子御风》《碧玉调》、《水龙吟》、《捣衣环佩声》等曲
戊午,学琴于王本吾,半年得二十馀曲:《雁落平沙》、《山居吟》、《静观吟》、《清夜坐钟》、《乌夜咏》、《汉宫秋》《高山流水》、《梅花弄》、《淳化引》、《沧江夜雨》、《庄周梦》,又《胡笳十八拍》、《普庵咒》等小曲十馀种
王本吾指法圆静,微带油腔
余得其法,练熟还生,以涩勒出之,遂称合作
同学者,范与兰、尹尔韬、何紫翔、王士美、燕客、平子
与兰、士美、燕客、平子俱不成,紫翔得本吾之八九而微嫩,尔韬得本吾之八九而微迂
余曾与本吾、紫翔、尔韬取琴四张弹之,如出一手,听者駴服
后本吾而来越者,有张慎行、何明台,结实有馀而萧散不足,无出本吾上者
越中无佳石
董文简斋中一石,磊块正骨,窋咤数孔,疏爽明易,不作灵谲波诡,朱勔花石纲所遗,陆放翁家物也
文简竖之庭除,石后种剔牙松一株,辟咡负剑,与石意相得
文简轩其北,名“独石轩”,石之轩独之无异也
石篑先生读书其中,勒铭志之
大江以南花石纲遗石,以吴门徐清之家一石为石祖
石高丈五,朱勔移舟中,石盘沉太湖底,觅不得,遂不果行
后归乌程董氏,载至中流,船复覆
董氏破资募善入水者取之
先得其盘,诧异之,又溺水取石,石亦旋起
时人比之延津剑焉
后数十年,遂为徐氏有
再传至清之,以三百金竖之
石连底高二丈许,变幻百出,无可名状
大约如吴无奇游黄山,见一怪石,辄瞋目叫曰:“岂有此理!岂有此理!”
仲叔守瓜州,余借住于园,无事辄登金山寺
风月清爽,二鼓,犹上妙高台,长江之险,遂同沟浍
一日,放舟焦山,山更纡谲可喜
江曲涡山下,水望澄明,渊无潜甲
海猪、海马,投饭起食,驯扰若豢鱼
看水晶殿,寻瘗鹤铭,山无人杂,静若太古
回首瓜州烟火城中,真如隔世
饭饱睡足,新浴而出,走拜焦处士祠
见其轩冕黼黻,夫人列坐,陪臣四,女官四,羽葆云罕,俨然王者
盖土人奉为土谷,以王礼祀之
是犹以杜十姨配伍髭须,千古不能正其非也
处士有灵,不知走向何所?
炉峰石屋,为一金和尚结茅守土之地,后住锡柯桥融光寺
大父造表胜庵成,迎和尚还山住持
命余作启,启曰:
“伏以丛林表胜,惭给孤之大地布金;天瓦安禅,冀宝掌自五天飞锡
重来石塔,戒长老特为东坡;悬契松枝,万回师却逢西向
去无作相,住亦随缘
伏惟九里山之精蓝,实是一金师之初地
偶听柯亭之竹笛,留滞人间;久虚石屋之烟霞,应超尘外
譬之孤天之鹤,尚眷旧枝;想彼弥空之云,亦归故岫
况兹胜域,宜兆异人,了住山之夙因,立开堂之新范
护门容虎,洗钵归龙
茗得先春,仍是寒泉风味;香来破腊,依然茅屋梅花
半月岩似与人猜,请大师试为标指;一片石正堪对语,听生公说到点头
敬藉山灵,愿同石隐
倘静念结远公之社,定不攒眉;若居心如康乐之流,自难开口
立返山中之驾,看回湖上之船,仰望慈悲,俯从大众
陔萼楼后老屋倾圮,余筑基四尺,造书屋一大间
旁广耳室如纱㡡,设卧榻
前后空地,后墙坛其趾,西瓜瓤大牡丹三株,花出墙上,岁满三百馀朵
坛前西府二树,花时积三尺香雪
前四壁稍高,对面砌石台,插太湖石数峰
西溪梅骨古劲,滇茶数茎,妩媚其旁
梅根种西番莲,缠绕如缨络
窗外竹棚,密宝襄盖之
阶下翠草深三尺,秋海棠疏疏杂入
前后明窗,宝襄西府,渐作绿暗
余坐卧其中,非高流佳客,不得辄入
慕倪迂“清閟”,又以“云林秘阁”名之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2.78s
Copyright ©2022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