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岱
〔明〕 1597 - 1679 年
张岱,又名维城,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天孙,别号蝶庵居士,晚号六休居士,汉族,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寓居杭州。出生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精于茶艺鉴赏,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张岱为明末清初文学家、史学家,其最擅长散文,著有《琅嬛文集》《陶庵梦忆》《西湖梦寻》《三不朽图赞》《夜航船》等绝代文学名著。
己巳,至曲阜谒孔庙,买门者门以入
宫墙上有楼耸出,匾曰“梁山伯祝英台读书处”,骇异之
进仪门,看孔子手植桧
桧历周、秦、汉晋几千年,至晋怀帝永嘉三年而枯
枯三百有九年,子孙守之不毁,至隋恭帝义宁元年复生
生五十一年,至唐高宗乾封三年再枯
枯三百七十有四年,至宋仁宗康定元年再荣
至金宣宗贞祐三年罹于兵火,枝叶俱焚,仅存其干,高二丈有奇
后八十一年,元世祖三十一年再发
至洪武二十二年己巳,发数枝,蓊郁;后十余年又落
摩其干,滑泽坚润,纹皆左纽,扣之作金石声
孔氏子孙恒视其荣枯,以占世运焉
再进一大亭,卧一碑,书“杏坛”二字,党英笔也
亭界一桥,洙、泗水汇此
过桥,入大殿,殿壮丽,宣圣及四配、十哲俱塑像冕旒
案上列铜鼎三、一牺、一象、一辟邪,款制遒古,浑身翡翠,以钉钉案上
阶下竖历代帝王碑记,独元碑高大,用风磨铜赑屭,高丈余
左殿三楹,规模略小,为孔氏家庙
东西两壁,用小木匾书历代帝王祭文
西壁之隅,高皇帝殿焉
庙中凡明朝封号,俱置不用,总以见其大也
孔家人曰:“天下只三家人家:我家与江西张、凤阳朱而已
江西张,道士气;凤阳朱,暴发人家,小家气
曲阜出北门五里许,为孔林
紫金城,城之门以楼,楼上见小山一点,正对东南者,峄山也
折而西,有石虎、石羊三四,在榛莽中
过一桥,二水汇,泗水也
享殿后有子贡手植楷
楷大小千余本,鲁人取为材、为棋枰
享殿正对伯鱼墓,圣人葬其子得中气
由伯鱼墓折而右,为宣圣墓
去数丈,案一小山,小山之南为子思墓
数百武之内,父、子、孙三墓在焉
谯周云:“孔子死后,鲁人就冢次而居者百有余家,曰‘孔里’

《孔丛子》曰:“夫子墓茔方一里,在鲁城北六里泗水上”
诸孔氏封五十余所,人名昭穆,不可复识
有碑铭三,兽碣俱在
《皇览》曰:“弟子各以四方奇木来植,故多异树不能名
一里之中未尝产棘木、荆草
”紫金城外,环而墓者数千家,三千二百余年,子孙列葬不他徙,从古帝王所不能比隆也
宣圣墓右有小屋三间,匾曰“子贡庐墓处”
盖自兖州至曲阜道上,时官以木坊表识,有曰“齐人归讙处”,有曰“子在川上处”,尚有义理;至泰山顶上,乃勒石曰“孔子小天下处”,则不觉失笑矣
燕子矶,余三过之
水势湁潗,舟人至此,捷捽抒取,钩挽铁缆,蚁附而上
篷窗中见石骨棱层,撑拒水际,不喜而怖,不识岸上有如许境界
戊寅到京后,同吕吉士出观音门,游燕子矶
方晓佛地仙都,当面蹉过之矣
登关王殿,吴头楚尾,是侯用武之地,灵爽赫赫,须眉戟起
缘山走矶上,坐亭子,看江水潎洌,舟下如箭
折而南,走观音阁,度索上之
阁旁僧院,有峭壁千寻,碚礌如铁;大枫数株,蓊以他树,森森冷绿;小楼痴对,便可十年面壁
今僧寮佛阁,故故背之,其心何忍?是年,余归浙,闵老子、王月生送至矶,饮石壁下
兖州鲁藩烟火妙天下
烟火必张灯,鲁藩之灯,灯其殿、灯其壁、灯其楹柱、灯其屏、灯其座、灯其宫扇伞盖
诸王公子、宫娥僚属、队舞乐工,尽收为灯中景物
及放烟火,灯中景物又收为烟火中景物
天下之看灯者,看灯灯外;看烟火者,看烟火烟火外
未有身入灯中、光中、影中、烟中、火中,闪烁变幻,不知其为王宫内之烟火,亦不知其为烟火内之王宫也
殿前搭木架数层,上放“黄蜂出窠”、“撒花盖顶”、“天花喷礴”
四旁珍珠帘八架,架高二丈许,每一帘嵌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一大字
每字高丈许,晶映高明
下以五色火漆塑狮、象、橐驼之属百余头,上骑百蛮,手中持象牙、犀角、珊瑚、玉斗诸器,器中实“千丈菊”、“千丈梨”诸火器,兽足蹑以车轮,腹内藏人
旋转其下,百蛮手中瓶花徐发,雁雁行行,且阵且走
移时,百兽口出火,尻亦出火,纵横践踏
端门内外,烟焰蔽天,月不得明,露不得下
看者耳目攫夺,屡欲狂易,恒内手持之
昔者有一苏州人,自夸其州中灯事之盛,曰:“苏州此时有烟火,亦无处放,放亦不得上
”众曰:“何也?”曰:“此时天上被烟火挤住,无空隙处耳!”人笑其诞
于鲁府观之,殆不诬也
朱云崃教女戏,非教戏也
未教戏先教琴,先教琵琶,先教提琴、弦子、萧、管,鼓吹歌舞,借戏为之,其实不专为戏也
郭汾阳、杨越公、王司徒女乐,当日未必有此
丝竹错杂,檀板清讴,入妙腠理,唱完以曲白终之,反觉多事矣
西施歌舞,对舞者五人,长袖缓带,绕身若环,曾挠摩地,扶旋猗那,弱如秋药
女官内侍,执扇葆璇盖、金莲宝炬、纨扇宫灯二十馀人,光焰荧煌,锦绣纷叠,见者错愕
云老好胜,遇得意处,辄盱目视客;得一赞语,辄走戏房,与诸姬道之,佹出佹入,颇极劳顿
且闻云老多疑忌,诸姬曲房密户,重重封锁,夜犹躬自巡历,诸姬心憎之
有当御者,辄遁去,互相藏闪,只在曲房,无可觅处,必叱咤而罢
殷殷防护,日夜为劳,是无知老贱自讨苦吃者也,堪为老年好色之戒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1.23s
Copyright ©2022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