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炯
〔唐〕 650 - ? 年
楊炯,華州華陰(今陝西華陰市)人,唐代詩人。唐初文壇“四傑”之一。他自幼聰明好學,博涉經傳,尤愛學詩詞。唐高宗顯慶四年(659),他10歲應神童試登第,待制弘文館。上元三年(676),再應制舉試及第,補授校書郎。永淳元年(682),中書侍郎薛元超推薦他爲弘文館學士,後遷太子詹事司直。684年,武則天連廢中宗、睿宗,自己臨朝稱制。徐敬業在揚州起兵反對武則天,楊炯的堂弟楊神讓跟隨徐敬業討伐武則天執政,結果兵敗被殺。楊炯由此事受到牽連,大約在685年被貶爲梓州司法參軍。秩滿後,於天授元年回到洛陽,在司藝館任教。天授三年(692)七月十五日,洛陽宮中拿出盂蘭盆分送佛寺,武則天與羣臣在洛陽城門樓上觀賞,楊炯立即寫成《盂蘭盆賦》一篇,進獻給武則天,極力歌頌武則天的周王朝,並希望武則天“任賢相,淳風俗,遠佞人,措刑獄,省遊宴,披圖策,捐珠璣,寶菽粟”等成爲帝王的風範。大約當年,楊炯調任盈川縣令。他在盈川大約三年多時間,卒於任所。後歸葬於洛陽。705年,中宗復位,曾追贈他爲著作郎。因此後人稱他爲“楊盈川”。
絕壁聳萬仞,長波射千里
盤薄荊之門,滔滔南國紀
楚都昔全盛,高丘烜望祀
秦兵一旦侵,夷陵火潛起
四維不復設,關塞良難恃
洞庭且忽焉,孟門終已矣
自古天地闢,流爲峽中水
行旅相贈言,風濤無極已
及餘踐斯地,瑰奇信爲美
江山若有靈,千載伸知己
賤妾留南楚,征夫向北燕
三秋方一日,少別比千年
不掩嚬紅樓,無論數綠錢
相思明月夜,迢遞白雲天
窗外一株梅,寒花五出開
影隨朝日遠,香逐便風來
泣對銅鉤障,愁看玉鏡臺
行人斷消息,春恨幾裴回
塞北途遼遠,城南戰苦辛
幡旗如鳥翼,甲冑似魚鱗
凍水寒傷馬,悲風愁殺人
寸心明白日,千里暗黃塵
粵大周如意元年秋七月,聖神皇帝御洛城南門,會鑾十方賢衆,蓋天子之孝也
渾元告秋,羲和奏曉
太陰望兮圓魄皎,閶闔開兮涼風嫋
四海澄兮百川晶,陰陽肅兮天地窅
掃離宮,清重閤,設皇邸,張翠幕
鸞飛鳳翔,睒易倏爍;雲舒霞布,翕赫忽霍
陳法供,飾盂蘭
壯神功之妙物,何造化之多端?青蓮吐而非夏,赬果搖而不寒
銅鐵銀錫,璆琳琅玕
映以甘泉之玉樹,冠以承露之金盤
憲章三極,儀形萬類
上寥廓兮法天,下安貞兮象地
殫怪力,窮神異
少君王子,掣曳兮若來;玉女瑤姬,翩躚兮必至
鳴鷫鸘與鸑鷟,舞鶤雞與翡翠
毒龍兮赫然,狂象奔兮沉醉
怖魍魎,潛魑魅
離婁明目,不足見其精微;匠石洗心,不足徵其奧祕
繽繽紛紛,氤氤氳氳
五色成文若榮光,休氣發彩於重雲
蒨蒨粲粲,煥煥爛爛
三光壯觀若合璧,連連珠耿耀於長漢
夫其遠也,天台傑起,繞之以赤霞;夫其近也
削成孤峙,覆之以蓮花
晃兮瑤臺之帝室,兮金闕之仙家
其高也
上諸天於大梵;其廣也,遍法界於恆沙
上可以薦元符於七廟,下可以納羣動於三車者也
於是乎騰聲名,列部伍,前朱雀,後元武,左蒼龍,右白虎,環衛匝,羽林周
雷鼓八面,龍旂九斿,星戈耀日,霜戟含秋
三公以位,百寮乃入,鳴佩鏘鏘,高冠岌岌
規矩中,威容翕,無族談,無錯立
若乃山中禪定,樹下經行
菩薩之權現,如來之化生
莫不汪洋在列,歡喜充庭
天人儼而同會,龍象寂而無聲
聖神皇帝乃冠通天,佩玉璽,冕旒垂目,紞纊塞耳,前後正臣,左右直史,身爲法度,聲爲宮徵,穆穆然南面以觀矣
八枝初會,四影高懸
上妙之座,取於燈王之國,大悲之飯,出於香積之天
隨藍寶味,舍衛金錢
面爲山兮酷爲沼,花作雨兮香作煙
明因不測,大福無邊
鏗九韶,撞六律,歌千人,舞八悄
孤竹之管,雲和之瑟,麒麟在郊,鳳凰蔽日,天神下降,地祇鹹出
於是乎上公列卿,大夫學士,再拜稽首而言曰:“聖人之德,無以加於孝乎?”
散元氣,運洪爐,斷鼇足,受龍圖,定天寶,建皇都
至如立宗廟,平圭臬,繡栭文楣,山楶藻梲
昭穆敘,樽罍設,以覲嚴祖之耿光,以揚先皇之大烈
孝之始也
考辰耀,制明堂
廣四脩一,上圓下方
布時令,合烝嘗
配天而祀文考,配地而祀高皇
孝之中也,定理大乘,昭羣聖,光祖考,登靈慶,發深心,展誠敬
刑于四海,加於百姓
孝之終也,夫孝始於顯親,中於禮神,終缺於法輪
武盡美矣,周命惟新
聖神皇帝於是乎唯寂唯靜,無營無慾,壽命如天,德音如玉
任賢相,惇風俗遠佞人,措刑獄,省遊宴,披圖籙,捐珠璣,寶菽粟
罷官之無事,恤人之不足
鼓天地之化淳,作皇王之軌躅
太陽夕,乘輿歸,下端闈,入紫微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81s
Copyright ©2022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