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炯
〔唐〕 650 - ? 年
楊炯,華州華陰(今陝西華陰市)人,唐代詩人。唐初文壇“四傑”之一。他自幼聰明好學,博涉經傳,尤愛學詩詞。唐高宗顯慶四年(659),他10歲應神童試登第,待制弘文館。上元三年(676),再應制舉試及第,補授校書郎。永淳元年(682),中書侍郎薛元超推薦他爲弘文館學士,後遷太子詹事司直。684年,武則天連廢中宗、睿宗,自己臨朝稱制。徐敬業在揚州起兵反對武則天,楊炯的堂弟楊神讓跟隨徐敬業討伐武則天執政,結果兵敗被殺。楊炯由此事受到牽連,大約在685年被貶爲梓州司法參軍。秩滿後,於天授元年回到洛陽,在司藝館任教。天授三年(692)七月十五日,洛陽宮中拿出盂蘭盆分送佛寺,武則天與羣臣在洛陽城門樓上觀賞,楊炯立即寫成《盂蘭盆賦》一篇,進獻給武則天,極力歌頌武則天的周王朝,並希望武則天“任賢相,淳風俗,遠佞人,措刑獄,省遊宴,披圖策,捐珠璣,寶菽粟”等成爲帝王的風範。大約當年,楊炯調任盈川縣令。他在盈川大約三年多時間,卒於任所。後歸葬於洛陽。705年,中宗復位,曾追贈他爲著作郎。因此後人稱他爲“楊盈川”。
脣齒標形勝,關河壯邑居
寒山抵方伯,秋水面鴻臚
君子從遊宦,忘情任卷舒
風霜下刀筆,軒蓋擁門閭
平野芸黃遍,長洲鴻雁初
菊花宜泛酒,浦葉好裁書
昔我芝蘭契,悠然雲雨疏
非君重千里,誰有惠雙魚
銅門初下闢,石館始沈研
遊霧千金字,飛雲五色箋
樓臺橫紫極,城闕俯青田
暄入瑤房裏,春回玉宇前
霞文埋落照,風物澹歸煙
翰墨三餘隙,關山四望懸
頹峯暌酌羽,流水曠鳴弦
雖欣承白雪,終恨隔青天
淨業初中日,浮生大小年
無人本無我,非後亦非前
簫鼓旁喧地,龍蛇直映天
法門摧棟宇,覺海破舟船
書鎮秦王餉,經文宋國傳
聲華周百億,風烈被三千
蕪沒青園寺,荒涼紫陌田
德音殊未遠,拱木已生煙
福地陰陽合,仙都日月開
山川臨四險,城樹隱三臺
伏檻排雲出,飛軒繞澗回
參差凌倒影,瀟灑軼浮埃
百果珠爲實,羣峯錦作苔
懸蘿暗疑霧,瀑布響成雷
方士燒丹液,真人泛玉杯
還如問桃水,更似得蓬萊
漢帝求仙日,相如作賦才
自然金石奏,何必上天台
遁甲爰皇裏,星佔太乙宮
天門開奕奕,佳氣鬱蔥蔥
碧落三乾外,黃圖四海中
邑居環若水,城闕抵新豐
玉檻昆崙側,金樞地軸東
上真朝北斗,元始詠南風
漢君祠五帝,淮王禮八公
道書編竹簡,靈液灌梧桐
草茂瓊階綠,花繁寶樹紅
石樓紛似畫,地鏡淼如空
桑海年應積,桃源路不窮
黃軒若有問,三月住崆峒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53s
Copyright ©2022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