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
〔宋〕 1140 - 1207 年
南宋著名豪放派词人、将领,济南府歴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歴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宋高宗绍兴十年(1140年),生于金山东东路(原北宋京东东路)济南府歴城县,时中原已陷于金。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海陵王南侵,稼轩趁机聚众二千,投忠义军隶耿京部。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奉京命奏事建康,高宗劳师建康,授天平军节度掌书记,并以节度使印告召京。时京部将张安国杀京降金,稼轩还至海州,约忠义军五十骑,径趋金营,缚张安国以归,献俘行在,改差签判江阴军,时年二十一岁。宋孝宗干道四年(1168年)通判建康府。干道时,累知滁州,宽征赋、招流散,教民兵、议屯田。历提点江西刑狱,京西转运判官,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使,淳熙中,知潭州兼湖南安抚使,创建“飞虎军”,雄镇一方。后再知隆兴府,任上因擅拨粮舟救荒,为言者论罢。宋光宗绍熙二年(1191年),起提点福建刑狱,迁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未几又为谏官诬劾落职,居铅山。宋宁宗嘉泰三年(1203年),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嘉泰四年(1204年),迁知镇江府,旋坐谬举落职。开禧三年(1207年)召赴行在奏事,进枢密都承旨,未受命而病卒,年六十八。后赠少师,谥“忠敏”。稼轩擅长短句,以豪放为主,有“词中之龙”之称,与东坡并称“苏辛”,又与易安并称“济南二安”。平生力主抗金,“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尝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然命运多舛,屡与当政之主和派政见不合,备受排挤,壮志难酬。故满腔激情多寓于词。词风多样,题材广阔,悲郁沉雄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更善化前人典故入词。现存词六百馀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传世。诗集《稼轩集》已佚。清嘉庆间辛敬甫辑有《稼轩集钞存》,近人邓恭三增辑为《辛稼轩诗文钞存》。生平见《宋史·卷四百〇一·辛弃疾传》,近人陈思有《辛稼轩年谱》及邓恭三《辛稼轩年谱》。
龙泉佳处,种花满县却东归
腰间玉若金累
须信功名富贵,长与少年期
怅高山流水,古调今悲
卧龙暂而
算天上、有人知
最好五十学易,三百篇诗
男儿事业,看一日、须有致君时
端的了、休更寻思
龙山何处?记当年高会,重阳佳节
谁与老兵供一笑,落帽参军华发
莫倚忘怀,西风也曾,点检尊前客
凄凉今古,眼中三两飞蝶
须信采菊东篱,高情千载,只有陶彭泽
爱说琴中如得趣,弦上何劳声切
试把空杯,翁还肯道,何必杯中物
临风一笑,请翁同醉今夕
少日尝闻:「富不如贫
贵不如、贱者长存
」由来至乐,总属闲人
且饮瓢泉,弄秋水,看停云
岁晚情亲
老语弥真
记前时、劝我殷勤:「都休殢酒,也莫论文
把《相牛经》,种鱼法,教儿孙
君诗好处,似邹鲁儒家,还有奇节
下笔如神彊押韵,遗恨都无毫发
炙手炎来,掉头冷去,无限长安客
丁宁黄菊,未消勾引蜂蝶
天上绛阙清都,听君归去,我自癯山泽
人道君才刚百炼,美玉都成泥切
我爱风流,醉中傾倒,丘壑胸中物
一杯相属,莫孤风月今夕
簟铺湘竹帐笼纱,醉眠些,梦天涯
一枕惊回,水底沸鸣蛙
借问喧天成鼓吹,良自苦,为官哪
心空喧静不争多,病维摩,意云何
扫地烧香,且看散天花
斜日绿阴枝上噪,还又问,是蝉么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1.25s
Copyright ©2022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