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
〔宋〕 1140 - 1207 年
南宋著名豪放派词人、将领,济南府歴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歴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宋高宗绍兴十年(1140年),生于金山东东路(原北宋京东东路)济南府歴城县,时中原已陷于金。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海陵王南侵,稼轩趁机聚众二千,投忠义军隶耿京部。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奉京命奏事建康,高宗劳师建康,授天平军节度掌书记,并以节度使印告召京。时京部将张安国杀京降金,稼轩还至海州,约忠义军五十骑,径趋金营,缚张安国以归,献俘行在,改差签判江阴军,时年二十一岁。宋孝宗干道四年(1168年)通判建康府。干道时,累知滁州,宽征赋、招流散,教民兵、议屯田。历提点江西刑狱,京西转运判官,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使,淳熙中,知潭州兼湖南安抚使,创建“飞虎军”,雄镇一方。后再知隆兴府,任上因擅拨粮舟救荒,为言者论罢。宋光宗绍熙二年(1191年),起提点福建刑狱,迁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未几又为谏官诬劾落职,居铅山。宋宁宗嘉泰三年(1203年),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嘉泰四年(1204年),迁知镇江府,旋坐谬举落职。开禧三年(1207年)召赴行在奏事,进枢密都承旨,未受命而病卒,年六十八。后赠少师,谥“忠敏”。稼轩擅长短句,以豪放为主,有“词中之龙”之称,与东坡并称“苏辛”,又与易安并称“济南二安”。平生力主抗金,“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尝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然命运多舛,屡与当政之主和派政见不合,备受排挤,壮志难酬。故满腔激情多寓于词。词风多样,题材广阔,悲郁沉雄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更善化前人典故入词。现存词六百馀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传世。诗集《稼轩集》已佚。清嘉庆间辛敬甫辑有《稼轩集钞存》,近人邓恭三增辑为《辛稼轩诗文钞存》。生平见《宋史·卷四百〇一·辛弃疾传》,近人陈思有《辛稼轩年谱》及邓恭三《辛稼轩年谱》。
路入门前柳
到君家、悠然细说,渊明重九
岁晚凄其无诸葛,惟有黄花入手
更风雨、东篱依旧
陡顿南山高如许,是先生、拄杖归来后
山不记,何年有
是中不减康庐秀
倩西风、为君唤起,翁能来否
鸟倦飞还平林去,云自无心出岫
賸准备、新诗几首
欲辨忘言当年意,慨遥遥、我去羲农久
天下事,可无酒
曾与东山约,为鯈鱼、从容分得,清泉一勺
堪笑高人读书处,多少松窗竹阁
甚长被、游人占却
万卷何言达时用,士方穷、早与人同乐
新种得,几花药
山头怪石蹲秋鹗
俯人间、尘埃野马,孤撑高攫
拄杖危亭扶未到,已觉云生两脚
更换却、朝来毛发
此地千年曾物化,莫呼猿、且自多招鹤
吾亦有,一丘壑
听我三章约:有谈功、谈名者舞,谈经深酌
作赋相如亲涤器,识字子云投阁
算枉把、精神费却
此会不如公荣者,莫呼来、政尔妨人乐
医俗士,苦无药
当年众鸟看孤鹗
意飘然、横空直把,曹呑刘攫
老我山中谁来伴?须信穷愁有脚
似剪尽、还生僧发
自断此生天休问,倩何人、说与乘轩鹤
吾有志,在丘壑
被公惊倒瓢泉,倒流三峡词源泻
长安纸贵,流传一字,千金争舍
割肉怀归,先生自笑,又何廉也
但衔杯莫问:“人间岂有,如孺子、长贫者

谁识稼轩心事,似风乎、舞雩之下
回头落日,苍茫万里,尘埃野马
更想隆中,卧龙千尺,高吟才罢
倩何人与问:“雷鸣瓦釜,甚黄钟哑
木末翠楼出,诗眼巧安排
天公一夜,削出四面玉崔嵬
畴昔此山安在,应为先生见晚,万马一时来
白鸟飞不尽,却带夕阳回
劝公饮,左手蟹,右手杯
人间万事变灭,今古几池台
君看庄生达者,犹对山林皋壤,哀乐未忘怀
我老尚能赋,风月试追陪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1.81s
Copyright ©2022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