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
〔唐〕 773 - 819 年
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河东郡(今山西永济县)人,著名杰出诗人、哲学家、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记》等六百多篇文章,经后人辑为三十卷,名为《柳河东集》。
因为他是河东人,人称柳河东,又因终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称柳柳州。
柳宗元与韩愈同为中唐古文运动的领导人物,并称“韩柳”。
市之鬻鞭者,人问之,其贾宜五十,必曰五万。
复之以五十,则伏而笑;以五百,则小怒;五千,则大怒;必以五万而后可。
有富者子,适市买鞭,出五万,持以夸余。
视其首,则拳蹙而不遂。
视其握,则蹇仄而不植。
其行水者,一去一来不相承。
其节朽黑而无文,掐之灭爪,而不得其所穷。
举之,翲然若挥虚焉。
余曰:“子何取于是而不爱五万?”曰:“吾爱其黄而泽,且贾者云……”余乃召僮爚汤以濯之,则遫然枯,苍然白。
向之黄者栀也,泽者蜡也。
富者不悦,然犹持之三年。
后出东郊,争道长乐坂下。
马相踶,因大击,鞭折而为五六。
马踶不已,坠于地,伤焉。
视其内则空空然,其理若粪壤,无所赖者。
今之栀其貌、蜡其言、以求贾技于朝者,当其分则善。
一误而过其分则喜,当其分则反怒曰:“余曷不至于公卿?”然而至焉者亦良多矣。
居无事,虽过三年不害。
当其有事,驱之于陈力之列以御乎物,以夫空空之内,粪壤之理,而责其大击之效,恶有不折其用而获坠伤之患者乎?
古之州治,在浔水南山石间。
今徙在水北,直平四十里,南北东西皆水汇。
北有双山,夹道崭然,曰背石山。
有支川,东流入于浔水。
浔水因是北而东,尽大壁下。
其壁曰龙壁。
其下多秀石,可砚。
南绝水,有山无麓,广百寻,高五丈,下上若一,曰甑山。
山之南,皆大山,多奇。
又南且西,曰驾鹤山,壮耸环立,古州治负焉。
有泉在坎下,恒盈而不流。
南有山,正方而崇,类屏者,曰屏山。
其西曰四姥山,皆独立不倚。
北沉浔水濑下。
又西曰仙弈之山。
山之西可上。
其上有穴,穴有屏,有室,有宇。
其宇下有流石[1]成形,如肺肝,如茄房[2],或积于下,如人,如禽,如器物,甚众。
东西九十尺,南北少半。
东登入小穴,常有四尺,则廓然甚大。
无窍,正黑,烛之,高仅见其宇,皆流石怪状。
由屏南室中入小穴,倍常而上,始黑,已而大明,为上室。
由上室而上,有穴,北出之,乃临大野,飞鸟皆视其背。
其始登者,得石枰于上,黑肌而赤脉,十有八道,可弈,故以云。
其山多柽,多槠,多筼筜之竹,多橐吾。
其鸟,多秭归。
石鱼之山,全石,无大草木,山小而高,其形如立鱼,尤多秭归。
西有穴,类仙弈。
入其穴,东出,其西北灵泉在东趾下,有麓环之。
泉大类毂[3]雷鸣,西奔二十尺,有洄,在石涧,因伏无所见,多绿青之鱼,多石鲫,多鯈。
雷山,两崖皆东西,雷水出焉。
蓄崖中曰雷塘,能出云气,作雷雨,变见有光。
祷用俎鱼、豆彘、脩形、糈轇、阴酒,虔则应。
在立鱼南,其间多美山,无名而深。
峨山在野中,无麓,峨水出焉,东流入于浔水。
问曰: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冥昭瞢暗,谁能极之?冯翼惟像,何以识之?明明暗暗,惟时何为?
对曰:本始之茫,诞者传焉。
鸿灵幽纷,曷可言焉!曶黑晰眇,往来屯屯,庞昧革化,惟元气存,而何为焉!
阴阳三合,何本何化?
合焉者三,一以统同。
吁炎吹冷,交错而功。
圜则九重,孰营度之?
无营以成,沓阳而九。
运辕浑沦,蒙以圜号。
惟兹何功,孰初作之?
冥凝玄厘,无功无作。
斡维焉系?天极焉加?
乌溪系维,乃糜身位。
无极之极,漭イ非垠。
或形之加,孰取大焉!
八柱何当,东南何亏?
皇熙,胡栋胡宇!宏离不属,焉恃夫八柱!
九天之际,安放安属?
无青无黄,无赤无黑。
无中无旁,乌际乎天则。
隅隈多有,谁知其数?
巧欺淫诳,幽阳以别。
无隈无隅,曷懵厥列。
天何所沓?十二焉分?
折剡,午施旁竖,鞠明究曛,自取十二。
非予之为,焉以告汝!
日月安属?列星安陈?
规毁魄渊,太虚是属。
棋布万荧,咸是焉托。
出自汤谷,次于蒙汜?
辐旋南昼,轴奠于北。
轨彼有出次,惟汝方之侧。
平施旁运,恶有谷汜!
自明及晦,所行几里?
当焉为明,不逮为晦。
度引无穷,不可以里。
夜光何德,死则又育?
毁炎莫俪,渊迫而魄,遐违乃专,何以死育!
厥利维何,而顾菟在腹?
元阴多缺,爰感厥兔,不形之形,惟神是类。
女歧无合,夫焉取九子?
阳健阴淫,降施蒸摩,歧灵而子,焉以夫为!
伯强何处?惠气安在?
怪イ冥更,伯强乃阳。
顺和调度,应气出行。
时届时缩,何有处乡。
何阖而晦?何开而明?
明焉非辟,晦兮非藏。
角宿未旦,曜灵安藏?
孰旦孰幽,缪躔于经。
苍龙之寓,而廷彼角亢。
不任汩鸿,师何以尚之?佥答何忧,何不课而行之?
惟鲧讠尧讠尧,邻圣而孽。
恒师庞蒙,乃尚其圯。
后惟师之难,颦使试。
鸱龟曳衔,鲧何听焉?顺欲成功,帝何刑焉?永遏在羽山,夫何三年不施?
盗堙息壤,招帝震怒。
赋刑在下,而投弃于羽。
方陟元子,以允功定地。
胡离厥考,而鸱龟肆喙!
伯禹腹鲧,夫何以变化?纂就前绪,遂成考功。
何续初继业,而厥谋不同?
气孽宜害,而嗣续得圣,污涂而蕖,夫固不可以类。
胝躬步,桥踣。
厥十有三载,乃盖考丑。
宜仪刑九畴,受是玄宝。
昏成厥孽,昭生于德。
惟氏之继,夫孰谋之式!
洪泉极深,何以之?
行鸿下ㄨ,厥丘乃降。
焉填绝渊,然后夷于土!
地方九则,何以坟之?
皆知敌之仇,而不知为益之尤;皆知敌之害,而不知为利之大。
秦有六国,兢兢以强;六国既除,訑訑乃亡。
晋败楚鄢,范文为患;厉之不图,举国造怨。
孟孙恶臧,孟死臧恤,“药石去矣,吾亡无日”。
智能知之,犹卒以危,矧今之人,曾不是思。
敌存而惧,敌去而舞,废备自盈,只益为愈。
敌存灭祸,敌去召过。
有能知此,道大名播。
惩病克寿,矜壮死暴;纵欲不戒,匪愚伊耄。
我作戒诗,思者无咎。
三日柴门拥不开,阶平庭满白皑皑。
今朝踏作琼瑶迹,为有诗从凤沼来。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28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