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內東北陬以南者。
鉅燕在東北陬。
國在流沙中者埻端、璽㬇,在崑崙虛東南。
一曰海內之郡,不爲郡縣,在流沙中。
國在流沙外者,大夏、豎沙、居繇、月支之國。
西胡白玉山在大夏東,蒼梧在白玉山西南,皆在流沙西,崑崙虛東南。
崑崙山在西胡西。
皆在西北。
雷澤中有雷神,龍首而人頭,鼓其腹。
在吳西。
都州在海中。
一曰鬱州。
琅邪臺在渤海間,琅邪之東。
其北有山,一曰在海間。
韓雁在海中,都州南。
始鳩在海中,轅厲南。
會稽山在大楚南。
海外自西南陬西北陬者。
滅蒙鳥在結匈國北,爲鳥青,赤尾。
大運山高三百仞,在滅蒙鳥北。
大樂之野,夏後啓於此儛九代,乘兩龍,雲蓋三層。
左手操翳,右手操環,佩玉璜。
在大運山北。
一曰大遺之野。
三身國在夏後啓北,一首而三身。
一臂國在其北,一臂、一目、鼻孔。
有黃馬虎文,一目而一手。
奇肱之國在其北。
其人一臂三目,有陰有陽,乘文馬。
有鳥焉,兩頭,赤黃色,在其旁。
形天與帝至此爭神,帝斷其首,葬之常羊之山。
乃以乳爲目,以臍爲口,操干鏚以舞。
女祭、女戚在其北,居兩水間,戚操魚䱇,祭操俎。
䳐鳥、【詹鳥】,其色青黃,所經國亡。
在女祭北。
䳐鳥人面。
居山上。
一曰維鳥,青鳥、黃鳥所巢。
丈夫國在維鳥北,其爲人衣冠帶劍。
女丑之屍,生而十日炙殺之。
在丈夫北。
以右手鄣其面。
十日居之,女丑居山之山。
巫咸國在女丑北,右手操青蛇,左手操赤蛇。
在登葆山,羣巫所從上下也。
並封在巫咸東,其狀如彘,前後皆有首,黑。
女子國在巫咸北,兩女子居,水周之。
一曰居一門中。
軒轅之國在此窮山之際,其不壽者八百歲。
在女子國北。
人面蛇身,尾交首上。
窮山在其北,不敢西射,畏軒轅之丘。
在軒轅國北。
其丘方,四蛇盯繞。
此諸夭之野,鸞鳥自歌,鳳鳥自舞皇卵,民食之;甘露,民飲之:所欲自從也。
百獸相與羣居。
在四蛇北。
其人兩手操卵食之,兩鳥居前導之。
龍魚陵居在其北,狀如狸。
一曰𩹨。
即有神聖乘此以行九野。
一曰鱉魚在夭野北,其爲魚也如鯉。
白民之國在龍魚北,白身披髮。
有乘黃,其狀如狐,其背上有角,乘之壽二千歲。
肅慎之國在白民北。
有樹名曰雄常,先入伐帝,於此取之。
長股之國在雄常北,披髮。
一曰長腳。
西方蓐收,左耳有蛇,乘兩龍。
海外自東南陬至東北陬者。
【長差】丘,爰有遺玉、青馬、視肉、楊柳、甘華。
甘果所生,在東海。
兩山夾丘,上有樹木。
一曰嗟丘。
一曰百果所在,在堯葬東。
大人國在其北,爲人大,坐而削船。
一曰在【長差】丘北。
奢比屍國在其北,獸身、人面、大耳,珥兩青蛇。
一曰肝榆之屍在大人北。
君子國在其北,衣冠帶劍,食獸,使二大虎在旁,其人好讓不爭。
有薰華草,朝生夕死。
一曰在肝榆之屍北
【上工下蟲】在其北,各有兩首。
一曰在君子國北。
朝陽之谷,神曰天吳,是爲水伯。
在【上工下蟲】北兩水間。
其爲獸也,八首人面,八足八尾,皆青黃。
青丘國在其北,其狐四足九尾。
一曰在朝陽北。
帝命豎亥步,自東極至於西極,五億十選九千八百步。
豎亥右手把算,左手指青丘北。
一曰禹令豎亥。
一曰五億十萬九千八百步。
黑齒國在其北,爲人黑,食稻啖蛇,一赤一青,在其旁。
一曰在豎亥北,爲人黑首,食稻使蛇,其一蛇赤。
下有湯谷。
湯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齒北。
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
雨師妾在其北。
其爲人黑,兩手各操一蛇,左耳有青蛇,右耳有赤蛇。
一曰在十日北,爲人黑身人面,各操一龜。
玄股之國在其北。
其爲人衣魚食,使兩鳥夾之。
一曰在雨師妾北。
毛民之國在其北,爲人身生毛。
一曰在玄股北。
勞民國在其北,其爲人黑。
或曰教民。
一曰在毛民北,爲人面目手足盡黑。
東方句芒,鳥身人面,乘兩龍。
建平元年四月丙戊,待詔太常屬臣望校治,侍中光祿勳臣龔,侍中奉車都尉光祿大夫臣秀領主省。
海內西北陬以東者。
蛇巫之山,上有人操柸而東向立。
一曰龜山。
西王母梯幾而戴勝杖。
其南有三青鳥,爲西王母取食。
在崑崙虛北。
有人曰大行伯,把戈。
其東有犬封國。
貳負之屍在大行伯東。
犬封國曰大戎國,狀如犬。
有一女子,方跪進柸食。
有文馬,縞身朱鬣,目若黃金,名曰吉量,乘之壽千歲。
鬼國在貳負之屍北,爲物人面而一目。
一曰貳負神在其東,爲物人而蛇身。
蜪犬如犬,青,食人從首始。
窮奇狀如虎,有翼,食人從首始。
所食被髮。
在犬北。
一曰從足。
帝堯臺、帝嚳臺、帝丹朱臺、帝舜臺,各二臺,臺四方,在崑崙東北。
大蜂,其狀如螽;朱蛾,其狀如蛾。
蟜,其爲人虎文,脛有䏿。
在窮奇東。
一曰狀如人,崑崙虛北所有。
闒非,人面而獸身,青色。
據比之屍,其爲人折頸披髮,無一手。
環狗,其爲人獸首人身。
一曰蝟狀如狗,黃色。
襪,其爲物,人身黑首從目。
戎,其爲人,人首三角。
林氏國有珍獸,大若虎,五采畢具,尾長於身,名曰騶吾,乘之日行千里。
崑崙虛南所,有泛林方三百里。
從極之淵深三百仞,維冰夷恆都焉,,冰夷人面,乘兩龍。
一曰忠極之淵。
陽污之山,河山其中,凌門之山,河出其中。
王子夜之屍,兩手、兩股、胸、首、齒,皆斷異處。
舜夷登比氏生宵明、燭光,處河大澤,二女之靈能照此所方百里。
一曰登北氏。
蓋國在鉅燕南,倭北。
倭屬燕。
朝鮮在列陽東,海北山南。
列陽屬燕。
列姑射在海河州中。
射姑國在海中,屬列姑射。
西南,山環之。
大蟹在海中。
陵魚人面,手足,魚身,在海中。
大鯾居海中。
明組邑居海中。
逢萊山在海中。
大人之市在海中。
東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國。
少吳孺帝顓頊於此,棄其琴瑟。
有甘山者,甘水出焉,生甘淵。
大荒東南隅有,名皮母地丘。
東海之外,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大言,日月所出。
有波谷山者,有大人之國。
有大人之市,名曰大人之堂。
有一大人踆其上,張其兩耳。
有小人國,名靖人。
有神,人面獸身,名曰犂。
有潏山,楊水出焉。
有蒍國,黍食,使四鳥:虎、豹、熊、羆。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合虛,日月所出。
有中容之國。
帝俊生中容,中容人食獸、木實,使四鳥:豹、虎、熊、羆。
有東口之山。
有君子之國,其人衣冠帶劍。
有司幽之國。
帝俊生晏龍,晏龍生司幽,司幽生思土,不妻;思女,不夫。
食黍,食獸,是使四鳥。
有大阿之山者。
大荒中有山,名曰明星,日月所出。
有白民之國。
帝俊生帝鴻,帝鴻生白民,白民銷姓,黍食,使四鳥:豹、虎、熊、羆。
有青丘之國,有狐,九尾。
有柔僕民,是維嬴土之國。
有黑齒之國。
帝俊生黑齒,姜姓,囗食,使四鳥。
有夏州之國。
有蓋餘之國。
有神人,八首人面,虎身十尾,名曰天吳。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鞠陵於天、東極、離瞀,日月所出。
名曰折丹--東方曰折,來風曰俊--處東極以出入風。
東海之渚中,有神,人面鳥身,珥兩黃蛇,踐兩黃蛇,名曰禺【豸虎】。
黃帝生禺【豸虎】,禺【豸虎】生禺京。
禺京處北海,禺【豸虎】處東海,是惟海神。
有招搖山,融水出焉。
有國曰玄股,黍食,使四鳥。
有困民國,勾姓而食。
有人曰王亥,兩手操鳥,方食其頭。
王亥託於有易、河伯僕牛。
有易潛出,爲國於獸,方食之,名曰搖民。
帝舜生戲,戲生搖民。
海內有兩人,名曰女丑。
女丑有大蟹。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孽搖【君頁】羝。
上有扶木,柱三百里,其葉如芥。
有谷曰溫源谷。
湯谷上有扶木,一曰方至,一曰方出,皆載於烏。
有神,人面、犬耳、獸身,珥兩青蛇,名曰奢比屍。
有五采之鳥,相鄉棄沙。
惟帝俊下友。
帝下兩壇,採鳥是司。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猗天蘇山,日月所生。
有【土薰】民之國。
有綦山。
又有搖山。
有【融蟲換曾】山,又有門戶山,又有盛山。
又有待山。
有五采之鳥。
東荒之中,有山名曰壑明俊疾,日月所出。
有中容之國。
東北海中,又有三青馬、三騅、甘華。
愛有遺玉、三青鳥、三騅、視肉、甘華、甘柤。
百穀所在。
有女和月母之國。
有人名曰【上鳥下宛】--北方曰【上鳥下宛】,來之風曰【犭炎】--是處東極隅以止
非國而曰滅,重夏陽也。
虞無師,其曰師,何也?以其先晉,不可以不言師也。
其先晉何也?爲主乎滅夏陽也。
夏陽者,虞、虢之塞邑也。
滅夏陽而虞、虢舉矣。
虞之爲主乎滅夏陽何也?晉獻公欲伐虢,荀息曰:“君何不以屈產之乘、垂棘之璧,而借道乎虞也?”公曰:“此晉國之寶也。
如受吾幣而不借吾道,則如之何?”荀息曰:“此小國之所以事大國也。
彼不借吾道,必不敢受吾幣。
如受吾幣而借吾道,則是我取之中府,而藏之外府;取之中廄,而置之外廄也。
”公曰:“宮之奇存焉,必不使受之也。
”荀息曰:“宮之奇之爲人也,達心而懦,又少長於君。
達心則其言略,懦則不能強諫;少長於君,則君輕之。
且夫玩好在耳目之前,而患在一國之後,此中知以上乃能慮之。
臣料虞君中知以下也。
”公遂借道而伐虢。
宮之奇諫曰:“晉國之使者,其辭卑而幣重,必不便於虞。
”虞公弗聽,遂受其幣,而借之道。
宮之奇又諫曰:“語曰:‘脣亡齒寒。
’其斯之謂與!”挈其妻、子以奔曹。
獻公亡虢,五年而後舉虞。
荀息牽馬操璧而前曰:“璧則猶是也,而馬齒加長矣。
西山經華山之首,曰錢來之山,其上多鬆,其下多洗石。
有獸焉,其狀如羊而馬尾,名曰羬羊,其脂可以已臘。
西四十五里,曰松果之山。
濩水出焉,北流注於渭,其中多銅。
有鳥焉,其名曰䳋渠,其狀如山雞,黑身赤足,可以已𦢊。
又西六十里,曰太華之山,削成而四方,其高五千仞,其廣十里,鳥獸莫居。
有蛇焉,名曰肥𧔥,六足四翼,見則天下大旱。
又西八十里,曰小華之山,其木多荊杞,其獸多㸲牛,其陰多磬石,其陽㻬琈之玉。
鳥多赤鷩,可以御火。
其草有萆荔,狀如烏韭,而生於石上,赤緣木而生,食之已心痛。
又西八十里,曰符禺之山,其陽多銅,其陰多鐵。
其上有木焉,名曰文莖,其實如棗,可以已聾。
其草多條,其狀如葵,而赤華黃實,如嬰兒舌,食之使人不惑。
符禺之水出焉,而北流注於渭。
其獸多蔥聾,其狀如羊而赤鬣。
其鳥多鴖,其狀如翠而赤喙,可以御火。
又西六十里,曰石脆之山,其木多棕枬,其草多條,其狀如韭,而白華黑實,食之已疥。
其陽多㻬琈之玉,其陰多銅。
灌水出焉,而北流注於禺水。
其中有流赭,以塗牛馬無病。
又西七十里,曰英山,其上多杻橿,其陰多鐵,其陽多赤金。
禺水出焉,北流注於招水,其中多䰷魚,其狀如鱉,其音如羊。
其陽多箭䉋,獸多㸲牛、羬羊。
有鳥焉,其狀如鶉,黃身而赤喙,其名曰肥遺,食之已癘,可以殺蟲。
又西五十二里,曰竹山,其上多喬木,其陰多鐵。
有草焉,其名曰黃雚,其狀如樗,其葉如麻,白華而赤實,其狀如赭,浴之已疥,又可以已胕。
竹水出焉,北流注於渭,其陽多竹箭,多蒼玉。
丹水出焉,東南流注於洛水,其中多水玉,多人魚。
有獸下,其狀如豚而白毛,大如筓而黑端,名曰豪彘。
又西百二十里,曰浮山,多盼木,枳葉而無傷,木蟲居之。
有草焉,名曰薰草,麻葉而方莖,赤華而黑實,臭如蘼蕪,佩之可以已癘。
又西七十里,曰羭次之山,漆水出焉,北流注於渭。
其上多棫囗,其下多竹箭,其陰多赤銅,其陽多嬰垣之玉。
有獸焉,其狀如禺而長臂,善投,其名曰囂。
有鳥焉,其狀如梟,人面而一足,曰橐𩇯,冬見夏蟄,服之不畏雷。
又西百五十里,曰時山,無草木。
逐水出焉,北海注於渭,其中多又西百七十里,曰南山,上多丹粟。
丹水出焉,北流注於渭。
獸多猛豹,鳥多尸鳩。
又西四百八十里,曰大時之山,上多楮柞,下多杻橿,陰多銀,陽多白玉。
涔水出焉,北流注於渭。
清水出焉,南流注於漢水。
又西三百二十里,曰嶓冢之山,漢水出焉,而東南流注於沔;囂水出焉,
海外自東北陬至西北陬者。
無䏿之國在長股東,為人無䏿。
鍾山之神,名曰燭陰,視為晝,瞑為夜,吹為冬,呼為夏,不飲,不食,不息,息為風。
身長千里。
在無䏿之東。
其為物,人面,蛇身,赤色,居鍾山下。
一目國在其東,一目中其面而居。
一曰有手足。
柔利國在一目東,為人一手一足,反䣛,曲足居上。
一雲留利之國,人足反折。
共工之臣曰相柳氏,九首,以食於九山。
相柳之所抵,厥為澤溪。
禹相柳,其血腥,不可以樹五穀種。
禹厥之,三仞三沮,乃以為眾帝之台。
在崑崙之北,柔利之東。
相柳者,九首人面,蛇身面青。
不敢北射,畏共工之台。
台在其東。
台四方,隅有一蛇,虎色,首衝南方。
深目國在其東,為人舉一手一目。
無腸之國在深目東,其為人長而無腸。
聶耳之國在無腸國東,使兩文虎,為人兩手聶其耳。
縣居海水中,及水所出入奇物。
兩虎在其東。
誇父與日逐走,入日。
渴欲得飲,飲於河渭,河渭不足,北飲大澤。
未至,道渴而死。
棄其杖。
化為鄧林。
博父國在聶耳東,其為人大,右手操青蛇,左手操黃蛇。
鄧林在其東,二樹木。
一曰博父。
禹所積石之山在其東,河水所入。
拘纓之國在其東,一手把纓。
一曰利纓之國。
尋木長千里,在拘纓南,生河上西北。
跂踵國在拘纓東,其為人大,兩足亦大。
一曰大踵。
歐絲之野大踵東,一女子跪據樹歐絲。
三桑無枝,在歐絲東,其木長百仞,無枝。
範林方三百里,在三桑東,洲環其下。
務隅之山,帝顓頊葬於陽,九嬪葬於陰。
一曰爰有熊、羆、文虎、離朱、【丘鳥】久、視肉。
平丘在三桑東。
爰有遺玉、青鳥、視肉、楊柳、甘柤、甘華,百果所生。
有兩山夾上谷,二大丘居中,名曰平丘。
北海內有獸,其狀如馬,名曰騊駼。
有獸焉,其名曰駮,狀如白馬,鋸牙,食虎豹。
有素獸焉,狀如馬,名曰蛩蛩。
有青獸焉,狀如虎,我曰羅羅。
北方禺強,人面鳥身,珥兩青蛇。
踐兩青蛇。
海內西南陬以北者。
貳負之臣曰危,危與貳負窫窳。
帝乃梏之疏屬之山,桎其右足,反縛兩手與發,系之山上木。
在開題西北。
大澤方百里,羣鳥所生及所解。
在雁門北。
雁門山,雁出其間。
在氐國西。
高柳在代北。
后稷之葬,山水環之。
在氐國西。
流黃酆氏之國,中方三百里;有塗四方,中有山。
在後稷葬西。
流沙出鐘山,西行又南行崑崙之虛,西南入海,黑水之山。
東胡在大澤東。
夷人在東胡東。
貊國在漢水東北。
地近於燕,滅之。
孟鳥在貊國東北。
其鳥文赤、黃、青,東鄉。
海內崑崙之虛,在西北,帝之下都。
崑崙之虛,方圓八百里,高萬仞。
上有木禾,長五尋,大五圍。
面有九井,以玉爲檻。
面有九門,門有開明獸守之,百神之所在。
在八隅之巖,赤水之際,非仁羿莫能上岡之巖。
赤水出東南隅,以行其東北。
河水出東北隅,以行其北,西南又入渤海,又出海外,即西而北,入禹所導積石山。
洋水、黑水出西北隅,以東,東行,又東北,南入海,羽民南。
弱水、青水出西南隅,以東,又北,又西南,過畢方鳥東。
崑崙南淵深三百仞。
開明獸身大類虎而九首,皆人面,東向立崑崙上。
開明西有鳳皇、鸞鳥,皆戴蛇踐蛇,膺有赤蛇。
開明北有視肉、珠樹、文玉樹、玗琪樹、不死樹。
鳳皇、鸞鳥皆戴瞂。
又有離朱、木禾、柏樹、甘水、聖木曼兌,一曰挺木牙交。
開明東有巫彭、巫抵、巫陽、巫履、巫凡、巫相,夾窫窳之屍,皆操不死之藥以距之。
窫窳者,蛇身人面,貳負臣所殺也。
服常樹,其上有三頭人,伺琅玕樹。
開明南有樹鳥,六首;蛟、蝮、蛇、蜼、豹、鳥秩樹,於表池樹木,誦鳥、鶽、視肉。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35s
Copyright ©2025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