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普觉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快说禅病,令诸大众得未曾有,心意荡然,获大安隐。
世尊,末世众生去佛渐远,贤圣隐伏,邪法增炽,使诸众生求何等人,依何等法,行何等行,除去何病,云何发心,令彼群盲不堕邪见。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尔时,世尊告普觉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咨问如来如是修行,能施末世一切众生无畏道眼,令彼众生得成圣道。
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时,普觉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善男子,末世众生将发大心,求善知识欲修行者,当求一切正知见人,心不住相,不著声闻缘觉境界。
虽现尘劳,心恒清净。
示有诸过,赞叹梵行,不令众生入不律仪。
求如是人,即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末世众生见如是人,应当供养不惜身命。
彼善知识四威仪中,常现清净,乃至示现种种过患,心无骄慢,况复抟财妻子眷属。
若善男子于彼善友不起恶念,即能究竟成就正觉,心华发明,照十方刹。
“善男子,彼善知识所证妙法,应离四病。
云何四病?
“一者作病。
若复有人作如是言,我于本心作种种行,欲求圆觉。
彼圆觉性非作得故,说名为病。
“二者任病。
若复有人作如是言,我等今者不断生死,不求涅槃,涅槃生死无起灭念,任彼一切随诸法性,欲求圆觉。
彼圆觉性非任有故,说名为病。
“三者止病。
若复有人作如是言,我今自心永息诸念,得一切性寂然平等,欲求圆觉。
彼圆觉性非止合故,说名为病。
“四者灭病。
若复有人作如是言,我今永断一切烦恼,身心毕竟空无所有,何况根尘虚妄境界。
一切永寂,欲求圆觉。
彼圆觉性非寂相故,说名为病。
“离四病者,则知清净。
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善男子,末世众生欲修行者,应当尽命供养善友,事善知识。
彼善知识欲来亲近,应断骄慢,若复远离,应断嗔恨。
现逆顺境,犹如虚空。
了知身心毕竟平等,与诸众生同体无异。
如是修行,方入圆觉。
“善男子,末世众生不得成道,由有无始自他憎爱一切种子,故未解脱。
若复有人观彼怨家,如己父母,心无有二,即除诸病。
于诸法中自他憎爱,亦复如是。
“善男子,末世众生欲求圆觉,应当发心作如是言,尽于虚空一切众生,我皆令入究竟圆觉,于圆觉中无取觉者,除彼我人一切诸相。
如是发心,不堕邪见。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普觉汝当知,末世诸众生,
  欲求善知识
佛言:辞亲出家,识心达本,解无为法,名曰沙门。
常行二百五十戒、进止清净,为四真道行成阿罗汉。
阿罗汉者,能飞行变化,旷劫寿命,住动天地。
次为阿那含,阿那含者,寿终灵神上十九天证阿罗汉。
次为斯陀含,斯陀含者,一上一还即得阿罗汉。
次为须陀洹,须陀洹者,七死七生便证阿罗汉。
爱欲断者,如四肢断,不复用之。
阿罗汉已达不生灭的境界,他已断了六道中的「分段生死」,证得小乘最高的果位,能飞行变化,六神通具足,而且有旷劫的寿命(即寿命很长)。
阿罗汉下面的位阶就是「阿那含」,它是第三果,即不再到欲界受生。
证阿那含的修行者寿终后,灵神超生十九天,就能证阿罗汉果。
阿那含下面是「斯陀含」,断欲界六品思惑,是证第二果的修行人,在他生命周期的寿命里,必须分段生死、再一来一返,即得证阿罗汉果。
接下来「须陀洹」是初果,谓去凡夫初入圣道之法流。
逆流者为逆生死暴流,已断见惑入初圣位。
需再经过七次的生死往返,才能证得阿罗汉。
修行,首先就要断爱欲。
爱欲是三界六道轮回的种子(因);断了爱欲这个「因」,就不会有三界轮回的「果」。
佛言:恶人闻善,故来挠乱者,汝自禁息,当无嗔责;彼来恶者而自恶之。
佛言:人有众过而不自悔,顿息其心,罪来赴身,如水归海,渐成深广。
若人有过自解知非,改恶行善,罪自消灭;如病得汗,渐有痊损耳。
佛言:恶人害贤者,如仰天而唾,唾不至天,还从己堕。
逆风扬尘,尘不至彼,还坌己身。
贤不可毁,祸必灭己。
佛言:众生以十事为善,亦以十事为恶。
何等为十?身三,口四,意三。
身三者:杀、盗、淫。
口四者:两舌、恶口、妄言、绮语。
意三者:嫉、恚、痴。
如是十事不顺圣道,名十恶行;是恶若止,名十善行耳。
佛言:剃除须发而为沙门。
受道法者,去世资财,乞求取足,日中一食,树下一宿,慎勿再矣!使人愚蔽者,爱与欲也。
佛言:出家沙门者,断欲去爱,识自心源,达佛深理,悟无为法,内无所得,外无所求,心不系道亦不结业,无念无作非修非证,不历诸位而自崇最,名之为道。
佛言:有人闻吾守道,行大仁慈,故致骂佛,佛默不对。
骂止,问曰:子以礼从人,其人不纳,礼归子乎?对曰:归矣。
佛言:今子骂我,我今不纳,子自持祸归子身矣!犹响应声,影之随形,终无免离,慎勿为恶!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10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