娟娟秦關月,偏照崧山雲。
山雲自無心,而能遠淄塵。
崧雲初未閒,下有幽棲人。
曀曀風雨交,悠悠去來頻。
時時宿檐端,姿態如相親。
悲鳴動遙夜,天衢屏遊氛。
秦關謾修阻,月輝皓無垠。
願言奮西飛,奈此由東鄰。
琳宇夏天曉,官曹今日閒。
深鬆欲無路,疏竹不遮山。
靜對黃冠語,時看白鳥還。
平生林壑趣,聊復此窗間。
十年皇華使,諮度愧清帙。
承命甫爲郡,慮無理人術。
簡書劇沈迷,將迎靡虛日。
星言入公府,短髮不遑櫛。
首夏氣清淑,鳥鳴庭樹密。
疏箔懸永晝,南風泛瑤瑟。
退食方息偃,卒史已盈室。
孤臣偶紆組,豈不懷曠佚。
賴有同心人,魁然位丞弼。
昭昭麟鳳瑞,渾渾金玉質。
華緘偎稱題,高誼寡儔匹。
矢心報知己,言語詎能畢。
河流衍洪源,嵩高屹青出。
期公山水間,千秋恆若一。
疏葦長堤接短籬,日來湖上欠支離。
鷗邊人立城陰晚,柳外花明水淨時。
世事紛紛驚倦眼,客懷草草說新詩。
荒祠爲喜文翁笑,醉酹乾姜一片碑。
服藥求長年,孰與孤竹子。
一食西山薇,萬古猶不死。
馬上微風散薄陰,玉笙吹客過華林。
山中宰相杳何許,日暮碧峯雞犬音。
遼天有客訪髯龍,好事山人畫者儂。
笑捲雲煙收拾去,長教函丈在三峯。
安南版圖數千裏,少是居民多山水。
東鄰合浦北宜邕,南抵占城西大理。
古來五嶺號蠻夷,肇自陶唐有交阯。
其在成周爲越裳,重譯曾來供白雉。
秦名象郡漢交州,九真日南接其地。
漢初趙陀總雄據,乃命爲王免誅徙。
繼因高後禁關市,陀復怙強隨僭僞。
即稱帝與中國仵,戕害邊民嚴武備。
漢家自是起兵戈,每戰無功罷力士。
漢文修德不事武,釋罪不誅封趙氏。
陀因感德稱藩臣,遂使嬰齊來入侍。
方物珍奇歲貢輸,傳襲子孫給五世。
呂嘉謀叛暗興兵,故殺其王並漢使。
武皇一怒奮天戈,千里精兵掃兇穢。
路侯博德勇有謀,破越如同破竹勢。
分爲九郡置官守,南越從茲國乃廢。
中華聞化遍九州,漸教遠人通禮義。
光武初除新室難,未遑選擢南方使。
糜洽二女逞奸雄,娣名徵側妹徵貳。
招呼要黨據南交,威服百蠻無與比。
侵邊寇滅六十城,一立爲王一爲帥。
堂堂漢將馬伏波,苦戰三年常切齒。
分軍驅逐到璽溪,賊酋授首悉平治。
廣開漢界極天南,銅柱高標傳漢史。
命官遣將鎮其民,德政清新多惠施。
至於士燮善撫綏,貴重一方人所念。
國政紛紛吳蜀在,爭爲壁壘陳交界。
境入漢制宋齊樑,興誅相承如一軌。
悠悠閱世迨隋唐,始號安南今乃是。
張舟始作都護時,修築羅城制軍器。
高駢威信行在彼,此邦人人多慢易。
鹹通末歲中國亂,轉運遐方肆驕恣。
吳權曲顥矯與楊,篡辱相爭民力匱。
宋初王氏始封王,丁絕轉封黎與李。
李傳九世一百年,嗣有陳王來襲位。
泰平日久重儒風,禮樂衣冠略初似。
皇元一統自古無,德服萬邦恩澤被。
陳王納款三十年,後嗣不道違上旨。
甲申假道徵佔城,令助軍器供餉饋。
居然逆命相抗衡,拒捍王師心懷異。
陳王子侄二三人,慕義來歸沐恩賜。
興師伐罪出有名,千里鷹揚耀旗幟。
進兵數道會於交,勢若雷雲馳萬騎。
其王逃海匿山林,旁及無辜遭罪戾。
師還伏罪進表章,犀象璽珠常踵至。
聖心蕩蕩念斯民,罷戰休兵合天意。
南陲從此悉安然,億萬生靈蒙其庇。
遠人懷德自心歸,天下爲家當盛際。
小臣居沔拜皇恩,竊祿素餐心自愧。
乘間綴緝舊所聞,寫作《安南風土誌》。
竹樹映清曉,坐聞山鳥鳴。
瓶花香病骨,檐雨挾詩聲。
客亦非餘子,春無負此生。
明朝餘問俗,吟罷卻須晴。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43s
Copyright ©2025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