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頌 · 天作
天作高山,大王荒之。
彼作矣,文王康之。
彼徂矣岐,有夷之行。
子孫保之。
彼作矣,文王康之。
彼徂矣岐,有夷之行。
子孫保之。
《周頌·天作》是中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的一首詩。
這是周武王在岐山祭祀從古公亶父至周文王等歷代君主的詩歌。
全詩一章,一共七句,開篇寫天賜岐山,接着寫古公亶父開創基業,再寫到周文王經營以及強大,表現了周人在岐山根據地上積蓄力量的過程,揭示了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同時也塑造了古公亶父及周文王的人物形象。
此詩融歌頌聖地與讚頌聖人爲一體,文筆如大河滔滔,飛流直瀉,既顯莊嚴,又富氣勢。
這是周武王在岐山祭祀從古公亶父至周文王等歷代君主的詩歌。
全詩一章,一共七句,開篇寫天賜岐山,接着寫古公亶父開創基業,再寫到周文王經營以及強大,表現了周人在岐山根據地上積蓄力量的過程,揭示了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同時也塑造了古公亶父及周文王的人物形象。
此詩融歌頌聖地與讚頌聖人爲一體,文筆如大河滔滔,飛流直瀉,既顯莊嚴,又富氣勢。
作:生,造就。
高山:指岐山,在今陝西岐山東北。
大王:即太王古公亶父,周文王的祖父。
荒:開荒墾田。
作:治理。
一說始。
康:安康。
徂(cú):往,指百姓來歸附。
夷:平坦易通。
行(háng):道路。
保:守住。
高山:指岐山,在今陝西岐山東北。
大王:即太王古公亶父,周文王的祖父。
荒:開荒墾田。
作:治理。
一說始。
康:安康。
徂(cú):往,指百姓來歸附。
夷:平坦易通。
行(háng):道路。
保:守住。
上天造就岐山高,大王開始來開荒。
百姓在此蓋新房,文王讓民享安康。
民衆奔往岐山旁,岐山大道坦蕩蕩。
子孫永保這地方。
百姓在此蓋新房,文王讓民享安康。
民衆奔往岐山旁,岐山大道坦蕩蕩。
子孫永保這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