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呂 · 寄生草 · 飲
長醉後方何礙,不醒時有甚思?糟醃兩個功名字,醅渰千古興亡事,麴埋萬丈虹霓志。
不達時皆笑屈原非,但知音盡説陶潛是。
不達時皆笑屈原非,但知音盡説陶潛是。
《寄生草·飲》是元曲作家白樸(一説是范康)的作品。
此曲以《飲》爲題,而在多方歌頌酒鄉的背後實寓藏著對現實的全面否定,它句句不離飲酒,其實「意不在酒」,而是藉題發揮以抒寫其身世之恨、家國之痛,以表達其對現實的極端不滿。
全曲思想深刻,情感哀痛,表現形式淺顯達觀,構思巧妙,用心良苦,在綺麗婉約之外又別開生面,堪稱白樸曲中珍品。
此曲以《飲》爲題,而在多方歌頌酒鄉的背後實寓藏著對現實的全面否定,它句句不離飲酒,其實「意不在酒」,而是藉題發揮以抒寫其身世之恨、家國之痛,以表達其對現實的極端不滿。
全曲思想深刻,情感哀痛,表現形式淺顯達觀,構思巧妙,用心良苦,在綺麗婉約之外又別開生面,堪稱白樸曲中珍品。
飲:此曲一説係范康(字子安)所作,曲題《酒》。
方何礙:卻有什麽妨礙,即無礙。
方,卻。
有甚思:還有什麽思念?
「長醉後方何礙,不醒時有甚思?」句:長期昏醉有什麽挂礙,昏睡不醒有什麽思慮。
化用《楚辭·漁父》中「舉世皆濁我獨清,世人皆醉我獨醒」語意。
糟醃(yān):用酒糟醃漬之意。
醃,這裏有玷污的意思。
醅渰(pēiyān):用濁酒淹沒。
渰,同「淹」。
麴(qū)埋:用酒麴埋掉。
麴,酒糟。
虹霓志:氣貫長虹的豪情壯志。
「糟醃兩箇功名字,醅淹千古興亡事,麴埋萬丈虹霓志。」句:言酒把個人的功名,千古的興亡,無限的壯志都埋葬了。
達:顯達,與「窮」相對。
屈原(公元前330?年~公元前278年):戰國時期偉大詩人。
爲了實現以民爲本、舉賢授能、修明法度的「美政」,他與楚國的貴族統治集團進行了堅決的鬬爭,宣稱「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離騷》),終於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
然自班固以來,就有指責屈原「露才揚已,競乎危國群小之間,以離讒賊」(《離騷序》)的。
知音:知己。
陶潛(公元365年~公元427年):即陶淵明,東晉著名詩人,淡泊名利,棄縣令回鄉隱居,詩酒爲伴。
方何礙:卻有什麽妨礙,即無礙。
方,卻。
有甚思:還有什麽思念?
「長醉後方何礙,不醒時有甚思?」句:長期昏醉有什麽挂礙,昏睡不醒有什麽思慮。
化用《楚辭·漁父》中「舉世皆濁我獨清,世人皆醉我獨醒」語意。
糟醃(yān):用酒糟醃漬之意。
醃,這裏有玷污的意思。
醅渰(pēiyān):用濁酒淹沒。
渰,同「淹」。
麴(qū)埋:用酒麴埋掉。
麴,酒糟。
虹霓志:氣貫長虹的豪情壯志。
「糟醃兩箇功名字,醅淹千古興亡事,麴埋萬丈虹霓志。」句:言酒把個人的功名,千古的興亡,無限的壯志都埋葬了。
達:顯達,與「窮」相對。
屈原(公元前330?年~公元前278年):戰國時期偉大詩人。
爲了實現以民爲本、舉賢授能、修明法度的「美政」,他與楚國的貴族統治集團進行了堅決的鬬爭,宣稱「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離騷》),終於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
然自班固以來,就有指責屈原「露才揚已,競乎危國群小之間,以離讒賊」(《離騷序》)的。
知音:知己。
陶潛(公元365年~公元427年):即陶淵明,東晉著名詩人,淡泊名利,棄縣令回鄉隱居,詩酒爲伴。
長醉以後沒有妨礙,不醒的時候有什麽可以想的呢?用酒糟醃漬了功名二字,用濁酒淹沒了千年來的興亡史事,用酒麴埋掉了萬丈凌雲壯志。
不求顯達的人都笑話屈原不應輕生自盡,但知己的人都説陶淵明歸隱田園是正确的。
不求顯達的人都笑話屈原不應輕生自盡,但知己的人都説陶淵明歸隱田園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