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風 · 唐風 · 山有樞
山有樞,隰有榆。
子有衣裳,弗曳弗婁。
子有車馬,弗馳弗驅。
宛其死矣,他人是愉。
山有栲,隰有杻。
子有廷內,弗灑弗埽。
子有鐘鼓,弗鼓弗考。
宛其死矣,他人是保。
山有漆,隰有慄。
子有酒食,何不日鼓瑟?且以喜樂,且以永日。
宛其死矣,他人入室。
子有衣裳,弗曳弗婁。
子有車馬,弗馳弗驅。
宛其死矣,他人是愉。
山有栲,隰有杻。
子有廷內,弗灑弗埽。
子有鐘鼓,弗鼓弗考。
宛其死矣,他人是保。
山有漆,隰有慄。
子有酒食,何不日鼓瑟?且以喜樂,且以永日。
宛其死矣,他人入室。
《山有樞》,《詩經·唐風》的一篇。
爲先秦時代晉地漢族民歌。
關於這首詩的主題,全詩三章,每章八句。
《毛詩序》認爲是諷刺晉昭公,說晉昭公“不能修道以正其國,有財不能用,有鐘鼓不能以自樂,有朝廷不能灑埽,政荒民散,將以危亡,四鄰謀取其國家而不知,國人作詩以刺之也”。
這一說法毫無史實根據,不足爲信。
從詩歌本身來考察,認爲它該是嘲諷一個守財奴式的貴族統治者的作品。
爲先秦時代晉地漢族民歌。
關於這首詩的主題,全詩三章,每章八句。
《毛詩序》認爲是諷刺晉昭公,說晉昭公“不能修道以正其國,有財不能用,有鐘鼓不能以自樂,有朝廷不能灑埽,政荒民散,將以危亡,四鄰謀取其國家而不知,國人作詩以刺之也”。
這一說法毫無史實根據,不足爲信。
從詩歌本身來考察,認爲它該是嘲諷一個守財奴式的貴族統治者的作品。
樞(舒shū)、榆(餘yú)、栲(考kǎo)、杻(扭niǔ):皆爲樹木名。
隰(xí):指低溼的地方。
曳(葉yè):拖。
婁:即“摟”,用手把衣服攏着提起來。
《正義》:“曳婁俱是着衣之事。
”
宛:通“菀”,萎死貌。
栲(kǎo):《毛傳》:“栲,山樗(初chū,臭椿)。
杻,檍(億yì)也。
”《傳疏》:“山樗與樗不同。
……葉如櫟木,皮厚數寸,可爲車幅,或謂之栲櫟。
”
廷:指宮室。
埽(掃sào):通“掃”。
考:敲。
保:佔有。
永:《集傳》:“永,長也。
……飲食作樂,可以永長此日也。
”
隰(xí):指低溼的地方。
曳(葉yè):拖。
婁:即“摟”,用手把衣服攏着提起來。
《正義》:“曳婁俱是着衣之事。
”
宛:通“菀”,萎死貌。
栲(kǎo):《毛傳》:“栲,山樗(初chū,臭椿)。
杻,檍(億yì)也。
”《傳疏》:“山樗與樗不同。
……葉如櫟木,皮厚數寸,可爲車幅,或謂之栲櫟。
”
廷:指宮室。
埽(掃sào):通“掃”。
考:敲。
保:佔有。
永:《集傳》:“永,長也。
……飲食作樂,可以永長此日也。
”
山坡上面有刺榆,窪地中間白榆長。
你有上衣和下裳,不穿不戴箱裏裝。
你有車子又有馬,不駕不騎放一旁。
一朝不幸離人世,別人享受心舒暢。
山上長有臭椿樹,菩提樹在低窪處。
你有庭院和房屋,不灑水來不掃除。
你家有鍾又有鼓,不敲不打等於無。
一朝不幸離人世,別人佔有心舒服。
山坡上面有漆樹,低窪地裏生榛慄。
你有美酒和佳餚,怎不日日奏樂器。
且用它來尋歡喜,且用它來度時日。
一朝不幸離人世,別人得意進你室。
你有上衣和下裳,不穿不戴箱裏裝。
你有車子又有馬,不駕不騎放一旁。
一朝不幸離人世,別人享受心舒暢。
山上長有臭椿樹,菩提樹在低窪處。
你有庭院和房屋,不灑水來不掃除。
你家有鍾又有鼓,不敲不打等於無。
一朝不幸離人世,別人佔有心舒服。
山坡上面有漆樹,低窪地裏生榛慄。
你有美酒和佳餚,怎不日日奏樂器。
且用它來尋歡喜,且用它來度時日。
一朝不幸離人世,別人得意進你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