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風 · 鄘風 · 鶉之奔奔
鶉之奔奔,鵲之彊彊。
人之無良,我以爲兄。
鵲之彊彊,鶉之奔奔。
人之無良,我以爲君。
《國風·鄘風·鶉之奔奔》是中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的一首詩。
古代學者一般認爲此詩是譴責、諷刺衛國國君的詩,現代學者一般認爲這是寫女子責怪男人的詩。
全詩二章,每章四句。
上下兩章前兩句完全一樣,只是位置發生了改變,造成一種迴環與交錯的效果。
每章後兩句,雖然只有一字之差,卻避免了反覆詠唱時容易引起的單調的感覺。
鄘(yōng):中國周代諸侯國名,在今河南省汲縣北。
鶉:鳥名,即鵪鶉。
大如小雞,頭細而無尾,毛有斑點。
奔奔:跳躍奔走。
鵲:喜鵲。
彊(qiáng)彊:翩翩飛翔。
奔奔、彊彊,都是形容鶉鵲居有常匹,飛則相隨的樣子。
無良:不善。
我:“何”之借字,古音我、何相通。
一說爲人稱代詞。
君:君主,一說君子。
鵪鶉尚且雙雙飛,喜鵲也是成雙對。
這人心地不善良,爲何以他爲兄長。
喜鵲尚且成雙對,鵪鶉也是雙雙飛。
這人絲毫沒良心,爲何把他當國君。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04s
Copyright ©2025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