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堂賦
昔在天皇,告成岱宗,改元乾封,經始明堂,年紀總章。
時締構之未輯。
痛威靈之遐邁。
天后繼作,中宗成之。
因兆人之子來,崇萬祀之丕業。
蓋天皇先天,中宗奉天。
累聖纂就,鴻勳史宣。
臣白美頌,恭惟述焉。
其辭曰:
伊皇唐之革天創元也,我高祖乃仗大順,赫然雷發以首之。
於是橫八荒,漂九陽,掃叛換,開混茫。
景星耀而太階平,虹霓滅而日月張。
欽若太宗,繼明重光。
廓區宇以立極,綴蒼顥之頹綱。
淳風沕穆,鴻恩滂洋。
武義烜赫於有截,仁聲馺(馬沓)乎無疆。
若乃高宗紹興,佑統錫羨,神休旁臻,瑞物鹹薦。
元符剖兮地珍見,既應天以順人,遂登封而降禪。
將欲考有洛,崇明堂,惟厥功之未輯兮,乘白雲於帝鄉。
天后勤蓮輔政兮,中宗以欽明克昌。
遵先軌以繼作兮,揚列聖之耿光。
則使軒轅草圖,羲和練日。
經之營之,不彩不質。
因子來於四方,豈殫稅於萬室。
乃準水臬,攢雲樑,馨玉石於隴阪,空瑰材於瀟湘。
巧奪神鬼,高窮昊蒼。
聽天語之察察,擬帝居之鏘鏘。
雖暫勞而永固兮,始聖謨於我皇。
觀夫明堂之宏壯也,則突兀瞳曨,乍明乍蒙,若大古元氣之結空。
巃嵸頹沓,若嵬若嶪,似天閫地門之開闔。
爾乃劃岝峉以嶽立,鬱穹崇而鴻紛。
冠百王而垂勳,燭萬象而騰文。
窙惚恍以洞啓,呼嵌巖而傍分。
又比乎崑山之天柱,矗九霄而垂雲。
於是結構乎黃道,岧嶤乎紫微。
絡勾陳以繚垣,闢閶闔而啓扉。
崢嶸嶒嶷,粲宇宙兮光輝;崔嵬赫奕,張天地之神威。
夫其背泓黃河,垠瀨清洛。
太行卻立,通谷前廓。
遠則標熊耳以作揭,豁龍門以開關。
點翠彩於洪荒,洞清陰乎羣山。
及乎煙雲卷舒,忽出乍沒。
岌嵩噴伊,倚日薄月。
雷霆之所鼓盪,星斗之所伾扢。
挐金龍之蟠蜿,掛天珠之硉矹。
勢拔五嶽,形張四維。
軋地軸以盤根,摩天倪而創規。
樓臺崛岉以奔附,城闕崟岑而蔽虧。
珍樹翠草,含華揚蕤。
目瑤井之熒熒,拖玉繩之離離。
(扌致)華蓋以儻漭,仰太微之參差。
擁以禁扃,橫以武庫。
獻房心以開鑿,瞻少陽而舉措。
採殷制,酌夏步。
雜以代室重屋之名,括以辰次火木之數。
壯不及奢,麗不及素。
層檐屹其霞矯,廣廈鬱以雲布。
掩日道,遏風路。
陽烏轉景而翻飛,大鵬橫霄而側度。
近則萬木森下,千宮對出。
熠乎光碧之堂,炅乎瓊華之室。
錦爛霞駁,星錯波沏。
颯蕭寥以颼飀,窅陰鬱以櫛密。
含佳氣之青蔥,吐祥煙之鬱律。
九室窈窕,五闈聯綿。
飛楹磊砢,走栱夤緣。
雲楣立岌以橫綺,彩桷攢欒而仰天。
皓璧晝朗,朱甍晴鮮。
赬欄各落,偃蹇霄漢。
翠楹回合,蟬聯汗漫。
沓蒼穹之絕垠,跨皇居之太半。
遠而望之,赫煌煌以輝輝,忽天旋而云昏;迫而察之,粲炳煥以照爛,倏山訛而晷換。
蔑蓬壺之海樓,吞岱宗之日觀。
猛虎失道,潛虯蟠梯。
經通天而直上,俯長河而下低。
玉女攀星於網戶,金蛾納月於璇題。
藻井彩錯以舒蓬,天窗赩翼而銜霓。
扶標川而罔足,擬跟掛而罷躋。
要離欻矐而外喪,精視冰背而中迷。
亙以複道,接乎宮掖。
坌入西樓,實爲崑崙。
前承後疑,正儀躅以出入;九夷五狄,順方面而來奔。
其左右也,則丹陛崿崿,彤庭煌煌,列寶鼎,敵金光。
流辟雍之滔滔,像環海之湯湯。
闢青陽,啓總章。
廓明臺而布玄堂,儼以太廟,處乎中央。
發號施令,採時順方。
其閫域也,三十六戶,七十二牖,度延列位,西八東九。
白虎列序而躨跜,青龍承隅而蚴蟉。
其深沉奧密也,則赤熛掌火,招拒司金,靈威制陽,葉光摧陰,神鬥主土,據乎其心。
若乃熠耀五色,張皇萬殊,人物禽獸,奇形異模。
勢若飛動,瞪眄睢盱。
明君暗主,忠臣烈夫。
威政興滅,表賢示愚。
於是王正孟月,朝陽登曦。
天子乃施蒼玉,轡蒼螭,臨乎青陽左個,方御瑤瑟而彈鳴絲。
展乎國容,輝乎皇儀。
傍瞻神臺,順觀雲之軌;俯對清廟,崇配天之規。
欽若肸蠁,維清緝熙。
崇牙樹羽,熒煌葳蕤。
納六服之貢,受萬年邦之籍。
張龍旗與虹旌,攢金戟與玉戚。
延五更,進百辟,奉珪瓚,獻琛帛。
顒昂俯僂,儼容疊跡。
乃潔菹醢,修粢盛,奠三犧,薦五牲,享於神靈。
太祝正辭,庶官精誠。
鼓大武之隱轔,張鈞天之鏗訇。
孤竹合奏,空桑和鳴。
盡六變,齊九成,羣神來兮降明庭,蓋聖主之所以孝治天下而享祀窅冥也。
然後臨辟雍,宴羣后,陰陽爲庖,造化爲宰,餐元氣,灑太和,千里鼓舞,百寮賡歌。
於斯之時,雲油雨霈,恩鴻溶兮澤汪濊,四海歸兮八荒會。
嚨聒兮區宇,駢闐乎闕外。
羣臣醉德,揖讓而退。
而聖主猶夕惕若厲,懼人未安,乃目極於天,耳下於泉。
飛聰馳明,無遠不察,考鬼神之奧,摧陰陽之荒。
下明詔,班舊章,振窮乏,散敖倉。
毀玉沉珠,卑宮頹牆。
使山澤無間,往來相望。
帝躬乎天田,後親於郊桑。
棄末反本,人和時康。
建翠華兮萋萋,鳴玉鑾之鉠鉠。
遊乎昇平之圃,憩乎穆清之堂。
天欣欣兮瑞穰穰,巡陵於鶉首之野,講武於驪山之旁。
封岱宗兮祀后土,掩慄陸而苞陶唐。
遂邀崆峒之禮,汾水之陽,吸沆瀣之精,黜滋味而貴理國,其若夢華胥之故鄉。
於是元元澹然,不知所在,若羣雲從龍,衆水奔海,此真所謂我大君登明堂之政化也。
豈比夫秦趙吳楚,爭高競奢,結阿房與叢臺,建姑蘇及章華。
非享祀與嚴配,徒掩月而凌霞。
由此觀之,不足稱也。
蒙況瑤臺之巨麗,復安可以語哉!敢揚國美,遂作辭曰:
穹崇明堂倚天開兮,巃嵸鴻蒙構瑰材兮。
偃蹇坱莽邈崔嵬兮,周流辟雍岌靈臺兮。
赫奕日,噴風雷。
宗祀肸蠁,王化弘恢。
鎮八荒,通九垓。
四門啓兮萬國來,考休徵兮進賢才。
儼若皇居而作固,窮千祀兮悠哉!
時締構之未輯。
痛威靈之遐邁。
天后繼作,中宗成之。
因兆人之子來,崇萬祀之丕業。
蓋天皇先天,中宗奉天。
累聖纂就,鴻勳史宣。
臣白美頌,恭惟述焉。
其辭曰:
伊皇唐之革天創元也,我高祖乃仗大順,赫然雷發以首之。
於是橫八荒,漂九陽,掃叛換,開混茫。
景星耀而太階平,虹霓滅而日月張。
欽若太宗,繼明重光。
廓區宇以立極,綴蒼顥之頹綱。
淳風沕穆,鴻恩滂洋。
武義烜赫於有截,仁聲馺(馬沓)乎無疆。
若乃高宗紹興,佑統錫羨,神休旁臻,瑞物鹹薦。
元符剖兮地珍見,既應天以順人,遂登封而降禪。
將欲考有洛,崇明堂,惟厥功之未輯兮,乘白雲於帝鄉。
天后勤蓮輔政兮,中宗以欽明克昌。
遵先軌以繼作兮,揚列聖之耿光。
則使軒轅草圖,羲和練日。
經之營之,不彩不質。
因子來於四方,豈殫稅於萬室。
乃準水臬,攢雲樑,馨玉石於隴阪,空瑰材於瀟湘。
巧奪神鬼,高窮昊蒼。
聽天語之察察,擬帝居之鏘鏘。
雖暫勞而永固兮,始聖謨於我皇。
觀夫明堂之宏壯也,則突兀瞳曨,乍明乍蒙,若大古元氣之結空。
巃嵸頹沓,若嵬若嶪,似天閫地門之開闔。
爾乃劃岝峉以嶽立,鬱穹崇而鴻紛。
冠百王而垂勳,燭萬象而騰文。
窙惚恍以洞啓,呼嵌巖而傍分。
又比乎崑山之天柱,矗九霄而垂雲。
於是結構乎黃道,岧嶤乎紫微。
絡勾陳以繚垣,闢閶闔而啓扉。
崢嶸嶒嶷,粲宇宙兮光輝;崔嵬赫奕,張天地之神威。
夫其背泓黃河,垠瀨清洛。
太行卻立,通谷前廓。
遠則標熊耳以作揭,豁龍門以開關。
點翠彩於洪荒,洞清陰乎羣山。
及乎煙雲卷舒,忽出乍沒。
岌嵩噴伊,倚日薄月。
雷霆之所鼓盪,星斗之所伾扢。
挐金龍之蟠蜿,掛天珠之硉矹。
勢拔五嶽,形張四維。
軋地軸以盤根,摩天倪而創規。
樓臺崛岉以奔附,城闕崟岑而蔽虧。
珍樹翠草,含華揚蕤。
目瑤井之熒熒,拖玉繩之離離。
(扌致)華蓋以儻漭,仰太微之參差。
擁以禁扃,橫以武庫。
獻房心以開鑿,瞻少陽而舉措。
採殷制,酌夏步。
雜以代室重屋之名,括以辰次火木之數。
壯不及奢,麗不及素。
層檐屹其霞矯,廣廈鬱以雲布。
掩日道,遏風路。
陽烏轉景而翻飛,大鵬橫霄而側度。
近則萬木森下,千宮對出。
熠乎光碧之堂,炅乎瓊華之室。
錦爛霞駁,星錯波沏。
颯蕭寥以颼飀,窅陰鬱以櫛密。
含佳氣之青蔥,吐祥煙之鬱律。
九室窈窕,五闈聯綿。
飛楹磊砢,走栱夤緣。
雲楣立岌以橫綺,彩桷攢欒而仰天。
皓璧晝朗,朱甍晴鮮。
赬欄各落,偃蹇霄漢。
翠楹回合,蟬聯汗漫。
沓蒼穹之絕垠,跨皇居之太半。
遠而望之,赫煌煌以輝輝,忽天旋而云昏;迫而察之,粲炳煥以照爛,倏山訛而晷換。
蔑蓬壺之海樓,吞岱宗之日觀。
猛虎失道,潛虯蟠梯。
經通天而直上,俯長河而下低。
玉女攀星於網戶,金蛾納月於璇題。
藻井彩錯以舒蓬,天窗赩翼而銜霓。
扶標川而罔足,擬跟掛而罷躋。
要離欻矐而外喪,精視冰背而中迷。
亙以複道,接乎宮掖。
坌入西樓,實爲崑崙。
前承後疑,正儀躅以出入;九夷五狄,順方面而來奔。
其左右也,則丹陛崿崿,彤庭煌煌,列寶鼎,敵金光。
流辟雍之滔滔,像環海之湯湯。
闢青陽,啓總章。
廓明臺而布玄堂,儼以太廟,處乎中央。
發號施令,採時順方。
其閫域也,三十六戶,七十二牖,度延列位,西八東九。
白虎列序而躨跜,青龍承隅而蚴蟉。
其深沉奧密也,則赤熛掌火,招拒司金,靈威制陽,葉光摧陰,神鬥主土,據乎其心。
若乃熠耀五色,張皇萬殊,人物禽獸,奇形異模。
勢若飛動,瞪眄睢盱。
明君暗主,忠臣烈夫。
威政興滅,表賢示愚。
於是王正孟月,朝陽登曦。
天子乃施蒼玉,轡蒼螭,臨乎青陽左個,方御瑤瑟而彈鳴絲。
展乎國容,輝乎皇儀。
傍瞻神臺,順觀雲之軌;俯對清廟,崇配天之規。
欽若肸蠁,維清緝熙。
崇牙樹羽,熒煌葳蕤。
納六服之貢,受萬年邦之籍。
張龍旗與虹旌,攢金戟與玉戚。
延五更,進百辟,奉珪瓚,獻琛帛。
顒昂俯僂,儼容疊跡。
乃潔菹醢,修粢盛,奠三犧,薦五牲,享於神靈。
太祝正辭,庶官精誠。
鼓大武之隱轔,張鈞天之鏗訇。
孤竹合奏,空桑和鳴。
盡六變,齊九成,羣神來兮降明庭,蓋聖主之所以孝治天下而享祀窅冥也。
然後臨辟雍,宴羣后,陰陽爲庖,造化爲宰,餐元氣,灑太和,千里鼓舞,百寮賡歌。
於斯之時,雲油雨霈,恩鴻溶兮澤汪濊,四海歸兮八荒會。
嚨聒兮區宇,駢闐乎闕外。
羣臣醉德,揖讓而退。
而聖主猶夕惕若厲,懼人未安,乃目極於天,耳下於泉。
飛聰馳明,無遠不察,考鬼神之奧,摧陰陽之荒。
下明詔,班舊章,振窮乏,散敖倉。
毀玉沉珠,卑宮頹牆。
使山澤無間,往來相望。
帝躬乎天田,後親於郊桑。
棄末反本,人和時康。
建翠華兮萋萋,鳴玉鑾之鉠鉠。
遊乎昇平之圃,憩乎穆清之堂。
天欣欣兮瑞穰穰,巡陵於鶉首之野,講武於驪山之旁。
封岱宗兮祀后土,掩慄陸而苞陶唐。
遂邀崆峒之禮,汾水之陽,吸沆瀣之精,黜滋味而貴理國,其若夢華胥之故鄉。
於是元元澹然,不知所在,若羣雲從龍,衆水奔海,此真所謂我大君登明堂之政化也。
豈比夫秦趙吳楚,爭高競奢,結阿房與叢臺,建姑蘇及章華。
非享祀與嚴配,徒掩月而凌霞。
由此觀之,不足稱也。
蒙況瑤臺之巨麗,復安可以語哉!敢揚國美,遂作辭曰:
穹崇明堂倚天開兮,巃嵸鴻蒙構瑰材兮。
偃蹇坱莽邈崔嵬兮,周流辟雍岌靈臺兮。
赫奕日,噴風雷。
宗祀肸蠁,王化弘恢。
鎮八荒,通九垓。
四門啓兮萬國來,考休徵兮進賢才。
儼若皇居而作固,窮千祀兮悠哉!
暂无
暂无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