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宮調· 三棒鼓聲頻· 題淵明醉歸圖
先生醉也,童子扶者。
有詩便寫,無酒重賒,山聲野調欲唱些,俗事休說。
問青天借得鬆間月,陪伴今夜。
長安此時春夢熱,多少豪傑,明朝鏡中頭似雪,烏帽難遮。
星般大縣兒難棄捨,晚入廬山社。
比及眉未攢,腰已折,遲了也去官陶靖節!
《三棒鼓聲頻·題淵明醉歸圖》是元代散曲家曹德的所寫的一首小令。
這首小令先描寫陶淵明隱居山中休閒自得的生活,後表達了作者對於隱居生活的嚮往和對於社會現狀的不滿之情。
全曲多次使用用典的表現手法,將作者內心的不滿與嚮往之情表達地淋漓盡致。
三棒鼓聲頻:元代時令小調,所屬官調不明,元散曲中僅曹德有出一曲。
曲調弄三疊,構成急促的三棒鼓聲。
先生:指陶淵明。
長安:指京城。
春夢熱:借用“黃粱一夢”典故,意謂京城裏在朝百官此刻正做耆飛黃騰達的美夢。
烏帽:指官帽。
廬山社:慧遠法師在廬山東林寺創建佛門白蓮社。
“遲了”二句:意謂陶淵明辭官歸隱實在太晚了,一個潔身自好的人根本就不應該踏入官場。
先生我喝得醉了,僕童好好地攙扶着。
有詩馬上就寫,沒有酒喝就再去賒。
山聲小調想要唱一些、那些俗事咱不說,且向青天借一些鬆間的明月,陪伴俺度過今夜長安城裏這時候春夢非常熱。
多少英雄豪傑,一天過後明天早晨的明鏡中就白髮如雪,那麼點幾的烏紗帽實在難遮。
多少可憐的人,星星大個縣官也不能捨,晚年則纔想着要出家入什麼白蓮社、等到你加入白蓮社,腰也經過多少次地向人折,一切都已經晚了遲了許多。
看看,那纔是拋棄烏紗帽的陶靖節。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06s
Copyright ©2025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