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雅 · 采綠
終朝采綠,不盈一匊。
予發曲局,薄言歸沐。
終朝採藍,不盈一襜。
五日爲期,六日不詹。
之子於狩,言韔其弓。
之子於釣,言綸之繩。
其釣維何?維魴及鱮。
維魴及鱮,薄言觀者。
《小雅·采綠》是中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的一首詩。
這是一位婦女思念出門在外丈夫的詩,通過婦女無心採菉採藍,無心梳妝打扮,表現對丈夫的急切思念之情。
全詩四章,每章四句。
前兩章以實極寫幽怨神理,刻畫情思細緻入微;後兩章以虛極言倡隨之樂,更顯出別離之苦。
前爲景中情,後爲情中景,形象生動地表現了夫妻的恩愛和妻子對丈夫的癡情。
綠(lù):通“菉”,草名,即藎草,又名王芻(chú),一年生草本,汁可以染黃。
終朝(zhāo):終日。
一說整個早晨。
匊(jū):同“掬”,兩手合捧。
曲局:彎曲,指頭髮彎曲蓬亂。
薄言:語助詞。
歸沐:回家洗頭髮。
藍:草名。
此指蓼藍,可作染青藍色的染料。
襜(chān):護裙,田間採集時可用以兜物。
《毛傳》:“衣蔽前謂之襜”,即今俗稱之圍裙。
五日:五天,並非確指。
《鄭箋》解爲“五月之日”。
期:約定的時間。
六日:六天,並非確指。
《鄭箋》解爲“六月之日”。
詹:至,來到。
之子:此子。
狩:打獵。
韔(chànɡ):弓袋,此處用作動詞,是說將弓裝入弓袋。
綸:釣絲。
此處作動詞,即整理絲繩的意思。
維何:是什麼。
維,是。
魴(fáng):鯿魚。
鱮(xù):鰱魚。
觀者:此指釣的魚衆多。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此引申之義,物多而後可觀,故曰:觀,多也。
整天在外採藎草,採了一捧還不到。
我的頭髮亂蓬蓬,趕快回家洗沐好。
整天在外採蓼藍,一衣兜也沒采滿。
本來說好五天歸,過了六天不回還。
此人外出去狩獵,我就爲他裝弓箭。
此人外出去垂釣,我就爲他理好線。
他所釣的是什麼?鯿魚鰱魚真不錯。
鯿魚鰱魚真不錯,竟然釣到這麼多。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04s
Copyright ©2025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