鵲踏枝 · 梅落繁枝千萬片
梅落繁枝千萬片,猶自多情,學雪隨風轉。
昨夜笙歌容易散,酒醒添得愁無限。
樓上春山寒四面,過盡征鴻,暮景煙深淺。
一晌憑欄人不見,鮫綃掩淚思量遍。
《鵲踏枝·梅落繁枝千萬片》是南唐詞人馮延巳所作的一首詞。
這是一首寫思婦閨怨的豔詞。
上闋開頭三句寫眼前之景,構成悽豔驚人的意境。
寫景實寫離情也。
“昨夜笙歌容易散”寫憶中餞行宴會的草草結束,正寫人之“帳飲無緒”,愁悶有加。
下闋寫登樓翹望盼歸,然而春寒襲人。
四周山圍,歸雁過盡,暮藹沉沉,寫歷時之久,寓離恨之深。
最後“思量遍”三字,含蘊不盡,情自深遠。
詞人借這名女子抒發了一種情場失意的傷感之情,同時又表達了對“盛宴終散”、“人生無常”的感慨。
寫作手法上雖沒有附會什麼比興,多是直抒其情,愈是別後“思量遍”,愈惜當時的“容易散’’,這種心理轉換在這首詞中表現得巧妙而酣暢。
風格上具有較濃郁的感傷氣息,形成一種哀愁之美。
鵲踏枝:即《蝶戀花》,原唐教坊曲名,商調曲。
又名《黃金縷》《鳳棲梧》《卷珠簾》《一籮金》。
其用爲詞牌始於宋。
雙調六十字,前後片各四仄韻。
笙(shēng)歌:吹笙唱歌。
容易:輕易。
徵鴻:遠行的大雁。
徵鴻過盡,昭示着節令的轉換。
“暮景”句:遠處近處,只有濃濃淡淡的煙靄裝點着無邊的暮色。
一晌:表示時間,有片刻多時二意。
鮫綃(jiāoxiāo):傳說是南海鮫人所織之綃,這裏指精美的手帕。
掩(yǎn)淚:掩面而泣。
繁茂枝頭,梅花飄落千萬片,落時猶多情,學着雪花隨風轉。
昨夜歌舞草草散,酒醒又添愁無限。
樓上清寒,寒山圍四面,大雁過盡暮靄深深漫。
半晌憑欄不見人,羅帕掩淚把他思量遍。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04s
Copyright ©2025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