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日華林園馬射賦(並序)
臣聞堯以仲春之月,刻玉而遊河;舜以甲子之朝,披圖而訓洛。
夏後瑤臺之上,或御二龍;周王玄圃之前,猶驂八駿。
我大周之創業也,南正司天,北正司地,平九黎之亂,定三危之罪。
雲紀御官,鳥司從職,皇王有秉曆之符,玄珪有成功之瑞。
豈直天地合德,日月光華而已哉!皇帝以上聖之姿,膺下武之運,通乾象之靈,啓神明之德。
夷典秩宗,見之三禮;夔爲樂正,聞之九成。
克己備於禮容,威風總於戎政。
加以卑躬菲食,皁帳綈衣,百姓爲心,四海爲念。
西郊不雨,即動皇情;東作未登,彌迴天眷。
兵革無會,非有待于丹烏;宮觀不移,故無勞於白燕。
銀甕金船,山車澤馬。
豈止竹葦兩草,共垂甘露;青赤三氣,同爲景星。
雕題鑿齒,識海水而來王;烏戈黃支,驗東風而受吏。
於時玄鳥司曆,蒼龍御行;羔獻冰開,桐華萍生。
皇帝幸於華林之園。
玉衡正而泰階平,閶闔開而勾陳轉。
千乘雷動,萬騎雲屯。
落花與芝蓋同飛,楊柳共春旗一色。
乃命羣臣,陳大射之禮。
雖行祓禊之飲,即同春蒐之儀。
止立行宮,裁舒帳殿。
階無玉璧,既異河間之碑;戶不金鋪,殊非許昌之賦。
洞庭既張,《承雲》乃奏。
《騶虞》九節,《狸首》七章。
正繪五采之雲,壺寧百福之酒。
唐弓九合,冬幹春膠。
夏箭三成,青莖赤羽。
於是選朱汗之馬,校黃金之埒。
紅陽、飛鵲,紫燕、晨風,唐成公之肅爽,海西侯之千里。
莫不飲羽銜竿,吟猿落雁。
鐘鼓震地,塵埃漲天。
酒以罍行,餚由鼎進。
採則錦市俱移,錢則銅山合徒。
太史聽鼓而論功,司馬張旃而賞獲。
上則雲布雨施,下則山藏海納。
實天下之至樂,景福之歡欣者也。
既若木將低,金波欲上,天顧惟穆,賓歌惟醉。
雖複暫離北闕,聊宴西城,即同酆水之朝,更是岐山之會。
小臣不舉,奉詔爲文。
以管窺天,以蠡酌海,盛德形容,豈陳梗概?歲次昭陽,月在大梁。
其日上巳,其時少陽。
春史司職,青只效祥。
徵萬騎於平樂,開千門於建章。
屬車釃酒,複道焚香。
皇帝翊四校於仙園,回六龍於天苑,對宣曲之平林,望甘泉之長阪。
華蓋平飛,風鳥細轉。
路直城遙,林長騎遠。
帷宮宿設,帳殿開筵,旁臨細柳,斜界宜年。
開鶴。
列之陣,靡魚須之旃。
行漏抱刻,前旌載鳶。
河湄剃草,渭口澆泉。
棚雲五色,的暈重圓。
陽管既調,純弦實撫。
總章協律,成均樹羽。
翔鳳爲林,靈芝爲圃。
草御長帶,桐垂細孔。
鳥轉歌來,花濃雪聚。
玉律調鍾,金醇節鼓。
於是咀銜拉鐵,逐日追風。
並試長楸之埒,俱下蘭池之宮。
鳴鞭則汗赭,入埒則塵紅。
既觀賢於大射,乃頒政於司弓。
變三驅而畫鹿,登百尺而懸熊。
繁弱振地,鐵驪蹋空。
禮正六藕,詩歌九節。
七札俱穿,五豸巴(bā)同穴。
弓如明月對棚,馬似浮雲向埒。
雁失羣而行斷,猿求林而路絕。
控玉勒而搖星,跨金鞍而動月。
乃有六郡良家,五陵豪選,新回馬邑之兵,始罷龍城之戰。
將軍戎服,來參武宴,尚帶流星,猶乘奔電。
始聽鼓而唱籌,即移竿而標箭。
馬噴沾衣,塵驚灑面。
石堰水而澆園,花乘風而繞殿。
熊耳刻杯,飛雲畫罍。
水衡之錢山積,織室之錦霞開。
司筵賞至,酒正杯來。
至樂則賢乎秋水,歡笑則勝上春臺。
既而日下澤宮,筵闌相圃,悵徒蹕之留歡,眷迴鑾之餘舞。
欲使石樑銜箭,銅山飲羽。
橫弧於楚水之蛟,飛鏃於吳亭之虎。
況複恭己無爲,《南風》在斯,非有心於蜓翼,豈留情於戟枝?惟觀揖讓之禮,蓋取威雄之儀。
暂无
暂无
暂无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04s
Copyright ©2025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