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 · 再送荪友南还
人生南北真如梦,但卧金山高处。
白波东逝,鸟啼花落,任他日暮。
别酒盈觞,一声将息,送君归去。
便烟波万顷,半帆残月,几回首,相思苦。
可忆柴门深闭,玉绳低、剪灯夜雨。
浮生如此,别多会少,不如莫遇。
愁对西轩,荔墙叶暗,黄昏风雨。
更那堪几处,金戈铁马,把凄凉助。
《水龙吟·再送荪友南还》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所著一首词。
词的上阕写的是词人对与好友聚少离多的感叹,并想象好友离开后的孤独寂寞之状。
下阕是对二人昔日亲密相处场景的回忆,再转回眼下国家狼烟四起的局势,将个人情感与报国之志结合在一起,超脱了纳兰词固有的私人情感滥溢的现象,境界极高。
全词用词精炼,却意蕴深含。
水龙吟:《水龙吟》调名源自李白“笛奏龙吟水”,一说取自李贺“雌龙怨吟寒水光”,又称《龙吟曲》《小楼连苑》《鼓笛慢》《庄椿岁》《丰年瑞》《海天阔处》等。
此调有多种体格,皆为双调,这首词便是其中之一体。
上、下阕各十一句,共一百零二字。
上阕第二、第五、第八、第十一句,下阕第一、第二、第五、第八、第十一句押仄声韵。
再送:严绳孙南归时,纳兰容若先作《送荪友》诗相送,之后再作此词,是为“再送”。
荪友:严绳孙(公元1623年-公元1702年),字荪友,自号勾吴严四,复一号藕荡老人、藕荡渔人。
江苏无锡人(一说崑山人)。
清初诗人、文学家、画家,与朱彝尊、姜宸英号为“江南三布衣”。
著有《秋水集》十五卷。
卧:“高卧”之意,形容悠然归隐的生活。
金山:山名,指江苏镇江西北之金山。
这里代指荪友之家乡。
白波:水流,唐·李群玉《题金山寺石堂》:“白波四面照楼台,日夜潮声绕寺回。
”此处白波喻指时光。
白波东逝:意谓光阴流逝。
盈:满。
觞(shāng):古代酒器。
将息:珍重、保重。
半帆残月:
半帆:指小船.
残月:下半月的“娥眉月”,这里残月表示伤感。
玉绳低:谓夜已深。
玉绳:北斗七星之斗杓,在北斗第五星玉衡之北,即天乙、太乙二星。
《太平御览·卷五》引《春秋纬·元命苞》:“玉衡北两星为玉绳。
”宋·苏轼《洞仙歌》:“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绳低转。

剪(jiǎn)灯夜雨:语出史达祖《绮罗香·咏春雨》“记当日、门掩梨花,剪灯深夜雨”。
剪,同“剪”。
浮生:指人生。
容若《送荪友》有“人生何如不相识,君老江南我燕北。
何如相逢不相合,更无别恨横胸臆”。
轩:这里指有窗的长廊。
荔墙:即薜荔墙。
荔,薜荔(又称木莲)之省称。
金戈铁马:指战争,其时正值“三藩之乱”,严绳孙南还,距离战区愈近。
《旧五代史·李袭吉传》載,李克用与朱温书云:“岂谓运由奇特,谤起奸邪,毒手尊拳,交相于暮夜;金戈铁马,蹂践于明时。
”宋·辛弃疾《永遇乐》:“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纳兰填此词时“三藩”刚刚平定,但收复台湾、雅克萨,平定噶尔丹等战事仍在进行中,故云。
人的一生,南北漂泊,四处奔走,宛如幻梦。
现在你终于可以高卧在金山之上,看大江东去,伴鸟啼花落,任凭夕阳西下而无所牵挂。
离别的酒已经倒满酒杯,道一声珍重,愿您平安返回故乡。
在烟波浩渺的漫漫长路上,在午夜梦回,只有孤帆残月相伴之时,你是否会回头北望,思念远方知己的朋友?
可曾想起那夜我们紧闭柴门,一直到深夜之时,还在灯前说着知心的话语。
人生就是这样,别离的时候多,相聚的时日少。
还不如我们从来就没有相遇。
黄昏之时,“我”孤独一人,对着西轩而寂寞忧愁,昏暗的薜荔墙上的叶子在风雨中飘摇晃动,更有频繁的故事,使“我”心中更加凄凉。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03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