箜篌引
公無渡河,公竟渡河。
渡河而死,其柰公何。
《箜篌引》,是朝鮮津管渡口的霍里子高的妻子麗玉所創作的。
子高早晨來撐船,(這時)有一個白頭髮的狂人,披散着頭髮手提着酒壺,在急水中淌水過河,這個人的妻子跟在他的後面阻止他,卻沒來得及,不久就被河水淹沒溺死。
他的妻子就拿過箜篌彈起來,作《公無渡河》這首曲子,曲聲非常淒涼悲愴。
一曲彈完,她也投河而死。
子高回家,把她唱的曲聲告訴他的妻子麗玉,麗玉爲他們的事而傷感,於是彈起箜篌記下所唱的曲子,稱爲《箜篌引》。
(《古詩源》)
渡河而死:一作“墮河而死”。
其:一作“將”、“當”。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家範典》、宋·潘自牧《記纂淵海》卷七十八均引作“墮河而死,當奈公何”。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樂律典》卷一百十五引作“渡河而死,當奈公何”。
叫你不要渡河啊,
你卻偏偏要渡河。
現在你渡河被淹死,
叫我拿你怎麼辦?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04s
Copyright ©2025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