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 · 上元月蝕
瑤華映闕,烘散蓂墀雪。
比擬尋常清景別,第一團圓時節。
影娥忽泛初弦,分輝借與宮蓮。
七寶修成合璧,重輪歲歲中天。
《清平樂·上元月蝕》是清代詞人納蘭性德的詞作。
此詞全用白描,不加雕琢。
上闋前二句描繪了月全蝕時所見的景象,後二句贊美其景象不比尋常,即由於月色不明,故使得宮中燈火反顯出輝煌,如此美境就更富朦朧感、夢幻感。
下闋寫月出蝕的情景,前二句寫月蝕漸出呈現「初弦」之景,後二句寫蝕出復圓。
前後八句,寫了月蝕的全過程及其不同的景象。
上元:俗以農歷正月十五日爲上元節,也叫元宵節。
瑤(yáo)華:美玉。
晉·葛洪《抱樸子·勖學》:「故瑤華不琢,則耀夜之景不發。」此處借指入蝕之月仿佛是光彩照人的美玉一般。
闕(què):帝王的住所。
烘:用火或蒸氣使身體暖和或使物體變熱、乾燥。
蓂墀(míng chí):生有蓂莢的宮殿臺階。
蓂,一種傳説中的瑞草。
墀,臺階上的空地,也指臺階。
雪:天空中飄落的白色結晶體,多爲六角形,是天空中的水蒸氣冷至攝氏零度以下凝結而成。
比擬:比較、對照。
尋常:平常、普通。
清景:清光。
晉·葛洪《抱樸子·廣譬》:「三辰蔽於天,則清景暗於地。」又三國曹植《公宴》:「明月澄清景,列宿正參差。」
第一團圓時節:一年當中的第一次月圓。
影娥:即影娥池,漢代未央宮中池名。
此池本鑿以爲玩月,後代指清可鑑月的水池。
《三輔黃圖·未央宮》:「影娥池,武帝鑿以玩月。
其旁起望鵠臺,以眺月影入池中,亦曰眺蟾臺。」
初弦:上弦月,指陰歷每月初七八的月亮。
其時月如弓弦,故稱。
宮蓮:蓮花瓣的美稱,這裏指宮燈。
七寶:古代民間傳説,月由七寶合成。
唐·段成式《酉陽雜坦·天咫》:「君知月乃七寶合成乎,月勢如丸,其影日爍其凸處也,常有八萬二千戶修之。」
合璧:兩箇半璧合成一圓形,稱之爲合璧。
南朝梁·江淹《麗色賦》:「賞以雙珠,賜以合璧。」
重輪:月亮周圍光綫經雲層冰晶折射而形成的光圈,古代以爲祥瑞之象。
中天:高空中、當空。
《列子·周穆王》:「王執化人之袪,騰而上者,中天迺止。」唐·杜甫《後出塞》詩:「中天懸明月,令嚴夜寂寥。」
月光映徹宮闕,照在長著瑞草的殿階前,雪白一片。
與尋常月夜之景不同,這是一年第一箇月圓時節。
忽然,影娥池中倒映出的天空如同初弦新月一樣暗淡無光,衹能藉助庭院裏的盞盞蓮花似的宮燈增添光輝,七種珍寶綴飾成一輪圓月,月亮輪廓外圍的光圈年年都高懸天空。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04s
Copyright ©2025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