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 · 上元月蚀
瑶华映阙,烘散蓂墀雪。
比拟寻常清景别,第一团圆时节。
影娥忽泛初弦,分辉借与宫莲。
七宝修成合璧,重轮岁岁中天。
《清平乐·上元月蚀》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词作。
此词全用白描,不加雕琢。
上阕前二句描绘了月全蚀时所见的景象,后二句赞美其景象不比寻常,即由于月色不明,故使得宫中灯火反显出辉煌,如此美境就更富朦胧感、梦幻感。
下阕写月出蚀的情景,前二句写月蚀渐出呈现“初弦”之景,后二句写蚀出复圆。
前后八句,写了月蚀的全过程及其不同的景象。
上元:俗以农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也叫元宵节。
瑶(yáo)华:美玉。
晋·葛洪《抱朴子·勖学》:“故瑶华不琢,则耀夜之景不发。
”此处借指入蚀之月仿佛是光彩照人的美玉一般。
阙(què):帝王的住所。
烘:用火或蒸气使身体暖和或使物体变热、乾燥。
蓂墀(míng chí):生有蓂荚的宫殿台阶。
蓂,一种传说中的瑞草。
墀,台阶上的空地,也指台阶。
雪:天空中飘落的白色结晶体,多为六角形,是天空中的水蒸气冷至摄氏零度以下凝结而成。
比拟:比较、对照。
寻常:平常、普通。
清景:清光。
晋·葛洪《抱朴子·广譬》:“三辰蔽于天,则清景暗于地。
”又三国曹植《公宴》:“明月澄清景,列宿正参差。

第一团圆时节:一年当中的第一次月圆。
影娥:即影娥池,汉代未央宫中池名。
此池本凿以为玩月,后代指清可鉴月的水池。
《三辅黄图·未央宫》:“影娥池,武帝凿以玩月。
其旁起望鹄台,以眺月影入池中,亦曰眺蟾台。

初弦:上弦月,指阴历每月初七八的月亮。
其时月如弓弦,故称。
宫莲:莲花瓣的美称,这里指宫灯。
七宝:古代民间传说,月由七宝合成。
唐·段成式《酉阳杂坦·天咫》:“君知月乃七宝合成乎,月势如丸,其影日烁其凸处也,常有八万二千户修之。

合璧:两个半璧合成一圆形,称之为合璧。
南朝梁·江淹《丽色赋》:“赏以双珠,赐以合璧。

重轮:月亮周围光线经云层冰晶折射而形成的光圈,古代以为祥瑞之象。
中天:高空中、当空。
《列子·周穆王》:“王执化人之袪,腾而上者,中天迺止。
”唐·杜甫《后出塞》诗:“中天悬明月,令严夜寂寥。
月光映彻宫阙,照在长着瑞草的殿阶前,雪白一片。
与寻常月夜之景不同,这是一年第一个月圆时节。
忽然,影娥池中倒映出的天空如同初弦新月一样暗淡无光,只能借助庭院里的盏盏莲花似的宫灯增添光辉,七种珍宝缀饰成一轮圆月,月亮轮廓外围的光圈年年都高悬天空。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04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