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頌 · 振鷺
振鷺于飛,於彼西雝。
我客戾止,亦有斯容。
在彼無惡,在此無斁。
庶幾夙夜,以永終譽。
我客戾止,亦有斯容。
在彼無惡,在此無斁。
庶幾夙夜,以永終譽。
《周頌·振鷺》是中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的一首詩。
這是周天子設宴招待來鎬京助祭的諸侯的樂歌,寫客人有着美麗的風姿,在本國沒有人怨恨,來到周京城也無人討厭,希望其日夜勤勉,保留衆口交譽的美名。
全詩一章,一共八句,可分四個層次:第一層開頭兩句以飛翔在天空的白鷺起興,引出下文的描寫;第二層三、四兩句將朝周助祭的諸侯比作被商人珍視的白鷺,進行讚美;第三層五、六兩句誇譽朝周助祭的諸侯在其國內外都有較融洽的人際關係;第四層最後兩句表示諸侯和周室都應保持不卑不亢的精神,彼此和睦相處,共同發展。
此詩運用了賦比興手法,篇幅雖短,內容頗豐。
這是周天子設宴招待來鎬京助祭的諸侯的樂歌,寫客人有着美麗的風姿,在本國沒有人怨恨,來到周京城也無人討厭,希望其日夜勤勉,保留衆口交譽的美名。
全詩一章,一共八句,可分四個層次:第一層開頭兩句以飛翔在天空的白鷺起興,引出下文的描寫;第二層三、四兩句將朝周助祭的諸侯比作被商人珍視的白鷺,進行讚美;第三層五、六兩句誇譽朝周助祭的諸侯在其國內外都有較融洽的人際關係;第四層最後兩句表示諸侯和周室都應保持不卑不亢的精神,彼此和睦相處,共同發展。
此詩運用了賦比興手法,篇幅雖短,內容頗豐。
振:鳥羣飛之狀。
鷺:白鷺,水鳥,白色,故又謂之白鳥。
雝(yōng):水澤。
一說爲辟雍。
客:指夏、商之後。
周王以客待之,而不敢以爲臣,故稱“客”。
戾(lì):到。
止:語助詞。
斯容:此容,指白鷺高潔的儀容。
惡:惡感,怨恨。
無斁(yì):不厭棄。
斁,厭倦,厭棄。
庶幾:差不多,此表希望。
夙(sù)夜:指早起晚睡,勤於政事。
永:長。
終譽:即盛譽,恆久的榮譽。
終,與“衆”通,盛也。
鷺:白鷺,水鳥,白色,故又謂之白鳥。
雝(yōng):水澤。
一說爲辟雍。
客:指夏、商之後。
周王以客待之,而不敢以爲臣,故稱“客”。
戾(lì):到。
止:語助詞。
斯容:此容,指白鷺高潔的儀容。
惡:惡感,怨恨。
無斁(yì):不厭棄。
斁,厭倦,厭棄。
庶幾:差不多,此表希望。
夙(sù)夜:指早起晚睡,勤於政事。
永:長。
終譽:即盛譽,恆久的榮譽。
終,與“衆”通,盛也。
一羣白鷺沖天起,西邊澤畔任意翔。
我有嘉賓來助祭,也穿高潔白衣裳。
他在封國沒人厭,在此也受人讚揚。
謹慎勤勉日復夜,美名榮譽永輝煌。
我有嘉賓來助祭,也穿高潔白衣裳。
他在封國沒人厭,在此也受人讚揚。
謹慎勤勉日復夜,美名榮譽永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