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書
太宗嘗謂朝臣曰:“書學小道,初非急務,時或留心,猶勝棄日
凡諸藝業,未有學而不得者也
病在心力懈怠,不能專精耳
朕少時爲公子,頻遭敵陣,義旗之始,乃平寇亂
執金鼓必有指揮,觀其陣即知強弱
以吾弱對其強,以吾強對其弱,敵犯吾弱,追奔不逾百數十步,吾擊其弱,必突過其陣,自背而返擊之,無不大潰
多用此致勝,朕思得其理深也
今吾臨古人之書,殊不學其形勢,惟在求其骨力,而形勢自生耳
吾之所爲,皆先作意,是以果能成也
”
凡諸藝業,未有學而不得者也
病在心力懈怠,不能專精耳
朕少時爲公子,頻遭敵陣,義旗之始,乃平寇亂
執金鼓必有指揮,觀其陣即知強弱
以吾弱對其強,以吾強對其弱,敵犯吾弱,追奔不逾百數十步,吾擊其弱,必突過其陣,自背而返擊之,無不大潰
多用此致勝,朕思得其理深也
今吾臨古人之書,殊不學其形勢,惟在求其骨力,而形勢自生耳
吾之所爲,皆先作意,是以果能成也
”
暫無
暫無
唐太宗曾對朝臣說:“書法屬於小道,不是什麼急迫的要務。只要時常留心,比白白的空度時日好。凡是一種技道,沒有學不會的。問題在於鬆懈懶散、不能專心一志。我在少年時代,屢次與敵軍對陣,自從舉起義旗後,遇到寇亂,先後評定。在與敵人對陣時,雙方都有掌握擊金鳴鼓的指揮,看一看敵人的陣營,就知道他的強弱。如果我方弱於敵方,可以用我方的優勢兵力攻擊敵方的薄弱處;敵方進攻我方薄弱處時,追擊不超過百十步;反之,我方攻擊敵方薄弱處時,必定要突破他的陣營,從背後打擊敵人,這樣,無不把打得大敗。每次都用這種方法克敵制勝,原因就在於我作了深思,對其中的道理了解得很透徹。現在我臨摹古人的書法,從不去學它的表面形態,只是從它力感剛性的體質結構上去探求,而表面形態自然而然就具備了。凡是我要做的事,都在事先想好如何去做,所以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