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斛珠 · 元夜月蝕
星球映徹,一痕微褪梅梢雪
紫姑待話經年別,竊藥心灰,慵把菱花揭
踏歌才起清鉦歇,扇紈仍似秋期潔
天公畢竟風流絕,教看蛾眉,特放些時缺
紫姑待話經年別,竊藥心灰,慵把菱花揭
踏歌才起清鉦歇,扇紈仍似秋期潔
天公畢竟風流絕,教看蛾眉,特放些時缺
《一斛珠 · 元夜月蝕》是清代詞人納蘭性德的詞作。上片結合神話傳說寫月蝕。“待話”兩字,活脫出紫姑在天上寂寞,忙着到人間來的神情。下片是月開始復圓的一個鏡頭,月亮剛露出和秋月一樣皎潔的面容,原來爲月蝕而敲的鑼聲驟停,仰望等待的萬衆歡聲雷動,踏歌四起。結尾說天公風流,更寫出詩人對月蝕奇觀的讚歎。全詞富有人情味,是清新、風趣的民俗風情畫。
元夜:元宵。
月蝕:即月食。
星球:一團團的煙火。
映徹:晶瑩剔透的樣子。
紫姑:傳說中的廁神,又名子姑、坑三姑。傳說紫姑爲李景妾,因爲大婦所妒,常被役爲穢事,死後爲神。
竊藥:神話傳說中的后羿在西王母處得到不死神藥,被他的妻子嫦娥盜走,食後成仙奔月。此事見《淮南子·覽冥訓》,後人以“竊藥”比喻求仙。
心灰:心如死灰,極度消沉。
菱花:菱花鏡。多呈六角形或背面刻有菱花者。
踏歌:傳統的羣衆歌舞形式,舞蹈時相互搭肩或牽手,以腳踏地作爲節奏。
清鉦(zhēng)歇:指鑼聲停止,表示月食結束。鉦,古代軍中樂器,行軍時敲擊以節制步伐。古代習俗,認爲月食是月亮被天狗吃掉了,因而月食時敲鑼以嚇退天狗。
扇紈(wán):指紈扇,白色絲絹做的團扇。
秋期:指七夕,這一天是牛郎織女相會之期,故名。
蛾眉:形容女子細長的眉毛,此喻月食時部分明亮處。
些時:一會兒。
京城的元宵之夜到處都是花燈和焰火,梅梢的積雪竟在這一夜裏微微地融化了一些。廁神紫姑正欲與人訴說多年的離情別緒,嫦娥卻正在懊悔着當初偷了仙藥獨上月宮,不願揭開鏡面見人,所以月華被深深地掩住了。
但很快地,驅逐天狗的銅鑼聲停了下來,月亮又露出了臉來。地上的人們手拉着手,腳踏着節拍,再次把歌聲唱響,天上的月亮也恢復了七夕時候的明豔皎潔。都是因爲天公的風流啊,爲了看一眼月兒那彎彎的蛾眉,特地製造了這一次的月蝕。